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大国峰会(十)

6.4.3 德黑兰会议

11月27日,在有关远东问题的辩论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丘吉尔和罗斯福分别乘机由开罗飞往德黑兰,参加与斯大林的重要约会。由美、英、苏三大军事强国首次参加的这次会议被命名为“尤蕾卡”。老酒一直纳闷,既然“四分仪”和“六分仪”都有了,老丘为什么不把它命名为“八分仪”呢?

沿途天气晴朗,两国代表团沿不同航线陆续飞抵德黑兰。丘吉尔对由俄国人负责的安全工作非常不满,尽管莫洛托夫已提前两天来到这里,和贝利亚一起进行了精心安排。在进入德黑兰市区前往英国公使馆的5公里路程中,每隔50米就有一名波斯骑兵站岗,这分明是向暗杀者公示“有重要人物到来”。车速很慢,很快就有多达四五层的当地民众挤到离汽车仅仅几米远的地方。丘吉尔想,此时刺客用手枪或炸弹就能轻易下手,但他还是努力向人群做出微笑的样子。直到汽车驶入公使馆,老丘才大大松了一口气。英国公使馆是一座破破烂烂的建筑,距豪华的苏联使馆不到200米。

第二天上午是周末,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一脸凝重地来到美国公使馆,煞有介事地说,“市内可能有轴心国的特务要谋害盟国的领袖们”。俄国人对美国领导人一天要数次驱车通过普通街道感到不安,因为美国公使馆与其余两国公使馆距离足足有两公里远,“如果发生了任何此类事件,就会造成极其不幸的影响。”为安全起见,莫洛托夫提议罗斯福最好移驾到苏联使馆的一座楼房里去,俄国人的使馆比美国和英国的要大上两三倍。这样会前就不必驱车出入大街小巷,规避风险。霍普金斯、美国驻英大使阿夫里尔·哈里曼和丘吉尔的参谋长伊斯梅中将认真讨论了这件事,虽然大家一致认为这很可能是俄国人的诡计,但还是力劝罗斯福搬家。

据说,被称作“欧洲第一恶汉”的纳粹党卫军少校奥托·斯科尔兹尼——他以策划并成功执行营救墨索里尼的“橡树行动”闻名,如果将来有机会讨论欧洲战场牛人榜上肯定有他的一席之地——曾精心策划了暗杀行动,派出6名杀手空降伊朗。但1970年斯科尔兹尼在回忆录中写道,自己从未听说过这个行动,“我诚实地说,我不相信采取过这种行动。”

为了保证总统搬家过程中的不出意外,美国人使出了障眼法。次日上午,一列警卫严密的大车队快速驶出了美国公使馆,乘员中甚至包括总统的几名菲律宾厨师。大车队渐渐远去之后,又有一辆小轿车孤零零地开了出来,里边坐着罗斯福、霍普金斯和莱希上将。司机当然是白宫的特工人员。他驾车绕了不少道,却依然在假总统车队之前驶入了苏联使馆。罗斯福在车内饶有兴致地看着外面演出的这出好戏,开心极了。迈克尔·莱利手下的白宫特工人员将和贝利亚的苏联内务部人员共同担负起苏联使馆的警戒任务。

根据对当时苏联窃听技术的了解,可以推测,莫洛托夫这种做法绝非仅仅出于好客和对罗斯福安全的担心。霍普金斯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整理床铺和打扫房间的服务员应该全部是来自内务部的秘密特务,他们白色外衣下的臀部口袋里有明显凸起。对莱利和他的白宫特工来说,这是一段极度紧张的时期,因为他们会去怀疑每个人且不允许哪怕携带一根金牙签的人进入总统房间。”

罗斯福在房间刚刚坐稳,15分钟后,苏联领导人就匆匆来访。这是美苏两大军事强国首脑间的首次见面。“见到您我非常高兴,”罗斯福通过翻译查尔斯·波伦告诉俄国人,“我早就想同您见面。”

斯大林通过翻译巴甫洛夫在对会见总统表达了愉快心情之后,对不能早日与总统会面表示歉意,“这都是我的过错”,他解释说自己军务羁身,以至拖延了这次会见。个头矮小的斯大林步子大而缓慢,由于上衣略显宽大,他看上去比实际要矮胖一些。

罗斯福谈到了蒋介石和随后将在缅甸发起的攻势,斯大林对此似乎并不特别关心,他对中国军队作战能力的评价很低。罗斯福说,需要教育印度支那、缅甸、马来亚和东印度群岛的人民懂得自治,并吹嘘美国在使菲律宾人为获得自由作好准备方面的良好记录。随后两人就第二战场、战后商船转让、远东时局、法国问题以及触及丘吉尔痛处的印度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谈持续了大约45分钟,很多时间都花在了艰苦的翻译上。

罗斯福对苏联人提供房子给他住表示感谢,说自己很乐意住在这里,因为这使他能更经常地有机会在毫不拘礼和全新的气氛中与斯大林元帅见面。罗斯福的爽直态度被认为有助于使斯大林把总统看作是一位“可信赖的盟友”——真正有实力的人是不需要耍阴谋诡计的。最后罗斯福以悄悄话的方式提醒斯大林,不要主动向英国人提起印度,那是最让温斯顿头疼的事儿。斯大林也认为,“这无疑是一个容易伤感情的问题”。

28日下午16时,盟军“三巨头”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历史性地见面。英国人参会的还有艾登、迪尔、三军参谋长和伊斯梅。美国人则是霍普金斯、莱希、金和两名其他军官。马歇尔和阿诺德并未出现在会议上。据霍普金斯的传记作者说:“两人弄错了会议时间,提前出发到德黑兰郊外观光去了。”除翻译巴甫洛夫之外,斯大林还带来了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陆军元帅。这位苏联领导人穿着一件金光闪耀的制服,“这套制服好似从未穿过,”莫兰勋爵这样写道,“让人感觉它就是为了特别场合而设计的,看起来就像裁缝把它的两个肩膀部分放在架子上,然后在上面倾倒了大量金色花边和白色五角星。他的裤子没有一丝折痕,上边是红色的宽条纹,但所有这些却搭配着一顶糟糕透顶的帽子和一条令人作呕的穗带。”

根据之前的约定,罗斯福被推举为会议主席。他说,“作为在座三人中的最年轻者,我不揣冒昧地欢迎我的长者,并要对加入到这个家庭圈子里来的新成员表示欢迎”,随后他提议斯大林“来几句开场白”。

“不,”巴甫洛夫把话翻译过来,“他宁愿听。”

罗斯福宣布,“俄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第一次作为同一个家庭的成员相聚一堂,我们所抱的唯一目标是赢得战争的胜利。这类性质的会议是朋友间在完全坦率的气氛中进行的,所谈论的一切均不宜公开,三国的合作将经历战争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他笑容可掬地把坐在桌子四周的人扫视了一番,好象是仁慈有钱的大叔看望穷亲戚一样,”丘吉尔的翻译伯斯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步入会场

愤怒的丘吉尔

伏罗希洛夫

马歇尔、迪尔、阿诺德

(0)

相关推荐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六)

    当天下午17时,总统和首相偕同他们的参谋长签署了双方关于1943年盟军战略轻重缓急次序的文件: 第一,击败德国潜艇仍处于物力损耗上的首位,所以应最先把力量集中于大西洋战场. 第二,必须为苏联提供大量援 ...

  • 【每天老照片】-1万-2076- 三巨头的首次会晤,二战的转折点,你知道这次会议吗?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辉煌胜利使整个战略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英美两国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战略战术的某些观点.这两国的领导人明白,苏联不需要英.美的援助,凭自己的力量就能赢取战争.而且在罗斯福 ...

  • 二战期间,美苏亲密联手,情比金坚的兄弟情从何而来?

    美苏的深情往事 提起美国和苏联,人们第一个反应就是"死对头",他们何来的兄弟情深?这个故事,还要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讲起. 1933年,苏维埃政权已经成立16年了,美苏关系也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猎杀山本五十六(二)

    丘吉尔向罗斯福提议,在和斯大林会晤之前英美两国代表团先碰面,至少要有一个彼此大致同意的看法作为基础.罗斯福在12月3日回电说,同意只有和斯大林会晤才能圆满作出重大战略结论的意见,并提议会议最好在1月1 ...

  • 传奇女间谍:救三大巨头,推动诺曼底登陆,为情报和一人结婚三次

    关于特工,从来都是一个敏感的名字,人们都将危险.诡诈.智慧等词用在他们身上.但是,事实证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根本离不开特工这个职业.今天就讲一个苏联女特工的故事,她一手救起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进 ...

  • 改变世界的三位男人:二战三巨头中谁的能力最强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以上的人口加入战争,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经过几年的鏖战才战胜了邪恶轴心国.战争一结束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大国峰会(五)

    对会议地点,丘吉尔以德黑兰治安状况不佳为由相继提出了塞浦路斯.喀土穆或开罗三地.斯大林依然咬定德黑兰不放.罗斯福提出自己不能去德黑兰,因为会议期间美国国会有一次重要会议,宪法规定必须在10天内由总统签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大国峰会(七)

    沃尔特命令立即向"衣阿华"号发出示警.由于编队严格保持无线电静默,信号只能以灯光发出.谁知忙中出错,新入伍的信号兵慌乱中把信号发成了"水中有鱼雷,正远离你而去"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大国峰会(十一)

    丘吉尔因重感冒发着高烧,咽喉肿痛导致说话异常困难,莫兰勋爵不断用药水喷他的嗓子,"终于使我能够说出不得不说的话--不得不说的话可真不少哩!"伤病丝毫无损他的口才,况且在这种场合,以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三十六)

    13日艾克尔伯格.贝利曼.瓦西和第七师参谋长波拉德上校一起讨论了前线局势.瓦西认为继续向敌人丛林中的坚固阵地发起正面进攻只会徒增伤亡,得不偿失.当晚艾克尔伯格向赫林报告了会议作出的决定:目前对日军阵地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三十五)

    1942年最后一天夜间,日军第四十一联队联队长矢泽大佐接到了接应布纳教区守军撤退的命令.因登陆艇燃料不足,当矢泽临时纠集400余人在1943年1月2日准备出发时,前方传来了布纳教区已经失守的消息.判断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三十四)

    当天美军左右两翼的进攻均被日军顽强击退,但他们不要命的进攻同样使日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安田不得不从花园区北角防御要点抽调部分兵力支援布纳教区,左支右绌的日军已经非常困难.圣诞节清晨,美军再次对布纳教区实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三十二)

    澳军坦克和步兵之间保持在可相互支援的有限距离之内,坦克直接冲向从海岸到新跑道东角的日军工事群.尽管盟军的炮火准备并未摧毁日军工事,但澳军向恩代阿德雷海角的突击仍然取得了成功.突然杀出的坦克让日军惊慌失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二十二)

    11月3日,麦克阿瑟携肯尼乘一架B-17亲往前线视察.飞机刚从布里斯班起飞就出了故障,一个引擎油压下降突然失灵.麦克阿瑟惧怕乘飞机人人皆知,肯尼担心他发生过度反应想去宽慰他一下,却吃惊地发现司令官已靠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十八)

    位于伊米塔岭的澳军完全未曾料到,一路高歌猛进的日军竟然会转身撤走,堀井的撤退完全达成了突然性.接到撤退命令之后,日军仅存的士气完全丧失.进攻时翻山越岭虽然艰险,但心中始终有目标存在,现在撤退行程因完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