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抱怨却不敢离婚”的女人,可悲之处在于:不知自己想要什么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1
幸福分为两种:一种是“空”,一种是“满”。
佛家追求“空”,正如那四句偈语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俗家追求“满”,认为啥都不缺才算幸福。
但是,这是两种极端,绝对的空不现实,绝对的满也不现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辩证看待空和满,能做到“空中有满,满中有空”,就幸福了。
人生很多事都可以用辩证的思维去对待,当人的思维不偏执的时候,答案才会浮现出来。
这本应该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可惜每人从小教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悟,悟到了就能获益,悟不到就继续糊里糊涂。
2
婚姻也需要用辩证的思维去对待,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否则就会陷入“二律背反”:既想让婚姻带给自己幸福,却又无法忍受婚姻不堪的一面,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留给自己的就只有痛苦。
比如蒋勋在《因为孤独的缘故》一书中提到的那个女人:面对巨大的寂寞,她无法排解,想跟丈夫沟通却又不被理解,于是决定离婚,决定出走,结果走到巷口,遇到眼镜行的老板,对方只说了一句“回家吗?再见哦”,她就转头回家了。
蒋勋说这是一种伦li的束缚:那个女人所遵守的伦li,是被一个巷子里的人认可的,她要走也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因为她早就不是一个“个人”了,她的身份变成了某某人的太太,人们称她为X太太,她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失去了。人一旦习惯这种伦li规范,就会被一条无形的绳索拴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因为这样的婚姻而让自我长期消失的人,是没有信仰的人,赶她走她也不会走,这就是有的人为何受尽欺负还不敢离婚的原因,因为她们恪守着那种伦li规范,她们认为离婚是一件可耻的事。
还有一种人,看似没有失去自我,但只是假象,她们同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接触过这样的人,她们整天抱怨自己的丈夫,抱怨自己的婆婆,还会伴随着眼泪,但当你让她离婚,当你说要帮助她们离婚,她们就怂了。
就像蒋勋提到的他的一个学生的父母,他母亲总是抱怨他父亲,哭着说受够了,没办法再跟他父亲生活下去了,而当他说了“我明天就带你去办离婚”之后,他母亲反倒生气骂他:“你这个不孝的孩子,怎么可以说这种话?怎么可以这样做?”
从道德层面来说,这是一种“伦li纠缠”的问题,因为受制于无形的规范,以至于不敢把离婚合理化,于是就只剩下了抱怨,并且用一辈子扮演这样的角色,所谓的“怨妇”,说的就是这类人。
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们拒绝思考,以至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缘故。如蒋勋所说:“如果她们对婚姻对丈夫不满的时候开始思考,是不会哭的,是不会抱怨的,而是会想怎么解决问题。选择哭和抱怨而不选择思考,就只是在发泄情绪,并不是在做自己。”
3
人到底应该为了“伦li”而活,还是应该为了自己而活,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虽然现在很多人说要做自己,也认识到了“完成自我”的重要性,但不知不觉间还是会偏向于“完成伦li”,比如有的人因为父母控制欲太强,一直为了父母而活,一直在按父母灌输的规则活着,属于自我的部分很少;还有的人是为了孩子而活,觉得自己这一生的使命就是为了孩子,属于自我的部分同样很少。
我们不难发现,既不该丢了伦Li,也不该丢了自我,关键在于如何让二者平衡。
如果不平衡的话,父母完全对孩子不负责任,只顾着自己享受,是不合理的;子女完全不管父母的死活,只顾自己享受,同样是不合理的。
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思考”,不能一有不平衡就急忙从这边跳到那边,这样做很容易顾此失彼,并不能达到平衡。
结合婚姻来说,如果想从婚姻中得到幸福,又无法忍受婚姻不堪的一面,则需要先从自身角度“思考”自己该做什么,通过“自我完成”去对待“伦li完成”,才能相对平衡。
这种事如果能在结婚前就去做,认清自己想要什么,婚姻对你来说就很容易,你也不会出现“整天抱怨却不敢离婚”的问题,如果婚前疏忽了,婚后则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出现问题并非不可破,同样还是需要“思考”,把那个消失的自我给揪回来,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