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我们家的老兵们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外面下着雨,没法出去散步,我正打算搜部电视剧来打发时间,先生在一旁不经意地打趣说:八一节快到了,看什么电视剧,不打算写篇文章来慰问一下家里的老兵们么?我的心瞬间就颤抖一下,是啊!我们家是个革命家庭呢,我爸三兄弟皆是老兵,皆是一名朴实无华的老兵,皆是最可爱的人。
大老兵我伯父,1959年入伍当兵,41军的,在部队一呆就是19年。转业后在梅城工作,平时较少回老家,逢年过节回来都是和爷爷奶奶聊开心的事,所以也没机会给我们讲当兵的故事,后来我到梅城读书,周末常回伯父家,伯父家住东门塘,消防大队附近,带我散步时常会遇上那些兵哥哥们出勤或跑步锻炼,那一刻伯父总会停下脚步,静静看着他们,我发现伯父的表情会变得特别严肃,眼里透着光芒。我想,那时伯父肯定是透过他们重温他在部队的过往。
二老兵是我爹,1969年入伍,42军的,当兵四年,在珠海筑了两年河堤,他也从不和我们说当兵的辛苦,记事起就仅听他说过退潮后的河堤边上都是鱼,战士们都是用萝框挑回驻地去的。爸爸转业后一直在老家工作,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为家乡作出一名老兵应有的贡献。退休后的这几年来,为了让我哥上班没有后顾之忧,他去梅城照顾侄子侄女,节假日回老家,大街上见着哪位年轻的当过兵的,他就上前“攀亲”:“你是谁谁家的儿子吗?在部队是当什么兵啊?几年入的伍?退伍后在哪工作?”虽然爸爸平时世情挺好,但我知道他如此攀亲其实就是看到当兵的格外亲,就像是见到当年的战友,内心充满荣耀和亲切。
小老兵是我叔叔,1976年入伍到1995年转业。他是最应该接受节日慰问的人了,他当兵不像我爹那样只为祖国和人民付出汗水和青春,他曾两次进入越南参加战争,为了我国边疆的和平与安全,他差点付出生命。
于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其实所知不多。叔叔虽然亲历了战争,却一直不曾向我们说起参加越战的事情。小时候我哥曾要求叔叔给我们讲战争故事,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叔叔板着脸和我们说:不要问了,没什么好讲的。往后的30年都快过去了,叔叔到现在都没和我们讲过他的故事,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战争,对他的一生产生了不可泯灭的影响。我还记得某次婶婶让我给她在抽屉里拿东西时看到叔叔的军功章,婶婶和我说:这些是叔叔的命,是叔叔在越南经历九死一生换回来的。特别是第一次作为卫生员随侦察队潜入越南时,因不了解越南全民皆兵,很多战士死在那些妇女甚至老人和孩子的武器下,叔叔是回来的少数人之一。
虽然叔叔参加过的战争已成过往,但历史不能忘,英雄不能忘。突然想起我曾经在我爸蔵在老家木棚上压箱底的,一封叔叔让爸爸看过就烧掉的家书。叔叔的一手钢笔字很漂亮,但那封信却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满满两大页,我到现在都依稀记得有问候爷爷奶奶的身体,有问小侄子乖不乖(那时候我还没出生)说他将要上前线了,他说虽然他对他自己生命也所留恋,但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让爸爸照顾爷爷奶奶并要求不要给他们和我妈知道。看似简单的话,简单的要求,那时候我不懂为什么叔叔要写得涂涂改改。直到今天,我才深刻感受到那是一个青涩男儿即将奔赴战场前,给亲人留下遗言,在军旗下宣誓,踏上布满地雷,枪林弹雨战场的悲壮。
前年暑假,叔叔他们战士聚会,从梅城出发一路南下,又重回战地。回来后,婶婶给我看照片,叔叔依然轻描淡写地和我们说他们去过的哪些地方,就像只是去哪儿旅游了一下似的。可是看着照片里神情孤寂的他,手扶着一块中越边境的石头标识,我知道,当他独自站在一座座烈士们墓碑前,环顾周围山峰青翠一片片时候,他的内心,一定是百感交集的。光阴如丝,硝烟尽散,战场无言,烈士也无言。我们家的小老兵,他把很多情绪深埋心底,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遗留在了那里。
爸爸兄弟三人当兵,我们这代6兄妹却没有一个进过部队。虽觉得遗憾,但我们都继承了我们家老兵们的优良传统的。我们能爱国爱党,不计得失,顾大局。在工作上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在生活中乐于助人、诚实守信。我们向我们家的和所有的老兵们保证,虽未及战场的硝烟,我们也要在和平时代贡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在平凡中体现着自己的价值。顺祝:天下的军人们节日快乐!
写于:2021-7-30午夜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李瑜;校对:林诗晴;
策划:饶云;责编:廖秋香;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李妮,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径门人,任职于丰顺县华侨中学,平日里喜欢美丽的诗篇和字行,希望文字如花香,给自己和友人一份悠然心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