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不够, 邪不走! 蒋宝素的医案, 教你养血祛风湿, 请欣赏
点击加载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问斋医案》、《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万籁俱静、月朗星稀。
此时此刻,铺纸、研墨、润笔,焚檀香,净十指。
我想为我的读者朋友,写点什么。
我告诉你一句话吧,希望你记住——血不通,我们体内风寒湿邪,就赖着不走。
还是给你讲一则医案故事吧。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蒋宝素。这个名字,您可能很陌生。他是清代的一位医学家,生于1795年,卒于1873年。
这个人的父亲,是当时的一代名医。但是他的母亲,却早早亡故了。由于母亲走得早,所以儿时的蒋宝素特别受奶奶的宠溺,从小就顽劣不堪,不喜欢读书学习。
点击加载图片
后来,蒋宝素的父亲病倒了。家中的经济支柱坍塌,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历史记载,全家几次陷入断炊的尴尬局面。
到这时候,蒋宝素才幡然醒悟,觉得读书学习、掌握本领,实在是太重要了。于是,他一面安心服侍父亲,一面用心钻研中医学经典。等到父亲的病好起来以后,他也学有所成。
后来,在父亲以及当世名医王久峰的帮助、教导下,蒋宝素逐渐成为一代大医,医名很盛。
蒋宝素有一部书,叫做《问斋医案》。我下面讲的这个故事,就源于《问斋医案》。
话说有这么一次,蒋宝素接待一个患者。这个患者姓甚名谁,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他的病症,却比较特别,令人难忘。
最初啊,他就是大拇指僵硬,屈伸不利,还有些发麻。到后来,这种感觉从大拇指开始蔓延,最后差不多牵连整个身体。浑身上下变得僵硬、屈伸不利,“彼此相牵”。 等到求治蒋宝素的时候,身体多处出现疼痛,如针刺一样,身体筋脉抽动,已经持续半年了。
这个患者已经找了不少郎中看,屡用祛风除湿之品,但是效果很不好,相反越来越重。
蒋宝素看到这个患者以后,略一寻思,一语道出问题所在:“素本阴亏体质,风寒湿得以乘之,合而为痹”。
点击加载图片
接着,蒋宝素写了一张配伍。但见——
大熟地、怀山药、山萸肉、当归、木瓜、怀牛膝、红花、苏木、制香附、威灵仙。具体的用量,受年代所限,已经无法考证了。
结果,这个人服用一段时间后,感觉到浑身刺痛之感大大缓解,关节的僵硬、肌肉的紧张感都大大减轻。未几,竟然可以做简单的劳动了。
对于这一切变化,蒋宝素在医案中做了诠释。这就是:“气血如泉源,源流不畅则不通,寒湿稽留而不去。法当静补真阴为主,流气活血辅之”。
这张医案,能带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我给你简单说说吧。
读者朋友,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就是清理在墙上粘贴的报纸。
我经历过。从前在读书的时候,学校曾经多次组织学生,响应号召,清理墙壁上粘的报纸、纸张。
后来,我就发现了,仅用工具去蹭,很难把它们蹭干净。方法是往上头泼点水,用水润一润,润透了,一蹭就干净了。
我们身体里的风寒湿邪,也是一样。它们黏附在我们的肌体里,是很难去除的。尤其是病程久的人,那真的好似墙上粘了十多年的报纸,扯不下来啊。怎么办?我告诉你,养阴血。养好阴血,使得血在身体里自如流动,这个就好比往墙上泼水了,减轻了风寒湿邪在身体里的黏附性,从而使得它们可以被有效祛除。
这就正如蒋宝素所说的:“源流不畅则不通,寒湿稽留而不去”。你要想把邪气处理干净,阴血必须充足、血液必须流动起来。
回过头,咱们看上面医案中的患者。
这个人最初,就是肢体强直、麻痹不舒。肢体有病,风寒湿邪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但是呢,你看后来,他开始“筋脉动惕”。这说明什么?说明有肝风,肢体开始蠕动、抽动。这个肝风怎么起来的?原因是肝肾阴血亏虚,阴虚则生风啊。
所以说,蒋宝素断定,这个患者的本质问题,在于阴血亏少、滞涩不通。在这个基础上,风寒湿邪难以祛除。
这时候怎么办?就要养阴血、活气血,在这个基础上祛风除湿。
点击加载图片
这时候,你看蒋宝素用的这些药,就十分明了了。熟地、山药、山萸肉、当归、怀牛膝,这是滋补阴血的。红花、苏木、香附,这是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木瓜舒筋活络,威灵仙祛风除湿。你看看,多明确啊。
其实,医案中患者的问题,在中医风湿病学的领域中,基本可以被划分为“燥痹”。燥痹,说白了,就是素体阴血亏虚,有燥热之气,在这个基础上,外感风寒湿邪。患者的舌头,多红或者暗红,舌苔少,脉多细数、沉涩、细涩,或者弦而细数。在关节疼痛、肢体不适的同时,多可以伴随诸如头痛眩晕、面部发热、口咽干燥、眼睛干涩、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心烦易怒等现象。这类症候,现代中医临床也有方药应对,如生地30克,熟地24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甘草5克等等。大体上,都体现养血活血、祛风除湿的思路。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们参考吧。说实在的,这类阴血亏少而外感风寒湿邪的人,还是很多的。我说的思路,未必就适合所有人。但是,作为一种经验之谈,它是值得重视的。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就医案中的配伍,请中医师加减调整应用。我觉得,如果辨证准确,应用得当,它可以给很多人带来帮助。
好了,对这个话题,我就时候这么多。希望我的文字,能给您带来一点启迪。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