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读《论语》和劝人读《论语》
关于怎么读《论语》,本人先前写过多篇文章,给大家一些我的建议和想法,希望大家能学得进,学得通,并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来回顾一下,在《怎样学习〈论语〉》一文中,我建议学习者先了解原文内容和注释,再挖掘文本所想表达的思想。
在《人生何时学〈论语〉》一文中,本人提出不赞成小孩和年轻人过早接触《论语》的建议,其中原因很多,不再赘述,倒是迫切希望等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再去认真研读和持续学习,这样,相对的感悟会有,相对的实践也会有。
在《〈论语〉究竟该怎样读》一文中,本人采用的是南怀瑾先生的观点,建议大家一是把《论语》当作整体来看,前后联系来看,不断章取义,不牵强附会;二是存疑,用经典解释经典。因为直至今日,对《论语》的解释依然没有一个意见相对统一的解释,所以,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地方,可以“阙如”,或者用经典注解经典。
在《怎么学儒家经典〈论语〉》一文中,建议大家参照某学院老师的《论语》五法,该方法是指研修论语的五种方法,即读、背、抄、解、行,并增加了自己读书的一些心得,如悟、恒、乐等方法。
今天重新写同样的话题,是看了一个讲座,主讲是曲阜师大的周海生教授,他专门辟出一章来讲《怎么读〈论语〉》,他提出四点建议,本人觉得挺新颖,也很有说服力,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他首先交代了一下学习《论语》的背景,他从1905年废科举开始,到1912废学校读经,之后在新文化运动和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脱离了经典。他引用钱穆先生的话“我认为,今天中国的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来说明学习《论语》的重要和必要,他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用温情和敬意对待《论语》
他举了徐复观的例子,说徐复观在熊十力先生处求学时,被熊先生惊天一骂,终成一代大儒。告诉我们不能将经典视为糟粕,尤其是像被传承了几千年的《论语》。
他认为,没有不可接受的经典内容,只有我们尚未理解和认识的经典内容。凡是经典与我不一致的地方,都应该反身来找,而且一定能找到我的肤浅、扭曲、偏离的地方,都应该根据经典来自我批评。要学会“君子求诸己”,要反思自我。
这个建议很好,如果对孔子不尊重,如果对《论语》不尊重,我想,想学好《论语》根本不可能。心中没有敬畏,怎么能走进古代圣贤的心中心中,聆听他们的教诲,与他们展开心灵的对话?
二、用生命体贴《论语》
他认为,经典蕴含巨大的智慧宝藏,不停留在知识层面,必须让经典智慧点燃我们的智慧,让经典的声音点燃我们的声音。要与古代圣贤展开对话,要修身养性,“学能以变化气质为功”。
他引用程子的三段话来说明,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意思是,程子说:“今天的人不会读书,像读《论语》,未读的时候是这种人,读了后还是这种人,就是等于没有读《论语》。”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意思是,程子说:“读《论语》:有读了全部还无所事事的人;有读了其中一两句就很高兴的人;有读了后知道它是好的人;读了后不理解为什么还会有人喜欢它的人,也是有的。”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意思是,我十七八岁读《论语》,当时我已经知道文章的义理和内容了。读得越久,越觉得意味深长。
真的,读《论语》不是装点门面,不是附庸风雅,而是通过学习,实实在在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要改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君子,成为一个圣人,将自己的生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三、知行合一地“学”“习”《论语》
他认为,要将生命的智慧落实到生命的实践中,强调“学而时习之”。
我们学习知识,学习文化,都是为了掌握和发挥其功用,提升自己。“学”是为了“习”,同样,“习”能更好地促进“学”,二者是相互的。特别是对《论语》的学习,一方面我们可以掌握和了解古代圣贤的思想,另一方面,将付诸实践,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学会怎样更好地做人和做事,怎样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怎样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
四、读《论语》需要加强古文学习,借助古今人的解读
他建议大家先接触译注本的学习,比如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他还推荐了孙钦善的《论语本解》,黄克剑的《论语疏解》,杨朝明的《论语诠解》,刘强的《论语新识》等。另外对古本的何晏的集解、皇侃的义疏,邢昺的注疏和朱熹的《论语集注》和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作了好的推介。
这与我以前的推荐很接近,除了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我还特别推荐了傅佩荣先生的《解读论语》,古本,我特别推荐了《论语注疏》,这是何晏集解,邢昺注疏的,只一本足也。
当然,我也赞同他的学习观点,摒弃标新立异,牵强附会,做些天马行空的胡乱猜测和臆造,老老实实地向古代大家和现代大家学习,这是学习的方法,也是做人的方法。
最后,我想再把钱穆先生的话再重申一遍,“今天中国的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这不是口号,也不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今天的我们,缺的就是《论语》的思想,儒家的传统。如果自己不赶紧来学习,如果不让全社会的人都知道学习《论语》的重要,那这个社会真的是岌岌可危了。
好在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各地的书院也越来越多,我相信,“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等儒家思想一定会在全世界得到体现,自觉建构和谐世界和美好生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一定能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