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嘉峪关古长城
探秘嘉峪关古长城
梁永斌
关城六百载,长城越千年。虽然是因为长城而诞生,但在明朝以前,嘉峪关是有关无城,而在嘉峪关关城建设之前,河西走廊的长城却已经有了千年历史,几乎和丝绸之路一样悠久。嘉峪关遗存下来的文物及文物建筑、古遗址应是这里的历史文脉。本期让我们一同去探寻嘉峪关长城遗存下来的文物、遗址及其历史传说,去探寻嘉峪关古长城印记。
中华长城,纵横万里,雄峙千年。长城的修筑持续了两千余年。秦、汉、明是我国古代三个大规模修建长城的时代,三个时期修建的长城长度都超过了万里。
河西走廊作为历代边塞地区,不仅是中西交往必经之门户,更是长城沿线需要重点设防和布局的重要地区之一。历史上,河西走廊的兴衰与河西长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秦长城并未涉及到河西地区,真正延伸到河西地区的只有汉长城和明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都毫不例外地经过了如今的嘉峪关一带。
丝绸之路打通后,为了巩固统治,抵御匈奴,确保西域交通的畅通,西汉政府先后设立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和玉门、阳关两关,并在四郡北侧修筑了两条长城,东起黄河西岸,横贯河西走廊北境全线。
从此,河西汉长城伫立在大漠、绿洲间,守望着丝绸之路。河西长城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历史作用。此后朝代更迭,丝绸之路时断时续,而长城拱卫中原王朝边防的作用也日渐式微,一直到了明朝。
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它西起甘肃嘉峪关,跨越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9个省区市。嘉峪关的修建,就始于明朝大将军冯胜平定河西之后。1372年,冯大将军经过多方勘察,选定了文殊山和黑山之间最狭窄处修建土城,结束了嘉峪关“宋元以前有关无城”的历史。从此,嘉峪关成为东西交通的门户。有了明朝万里长城,才有了完整的嘉峪关。这里蕴藏的不仅是历史文化,还藏着文物遗址、故事传说,以及古代人们的智慧。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天下第一雄关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兼具人工墙体、壕堑、天然险三大类于一身,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的“百科全书”,堪称辖域规模巨大、军事设施布局严密的巧夺天工之作。
明代西部的吐鲁番地方势力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防御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明代,政府军和吐鲁番兵曾数次在嘉峪关周边作战。荒漠地区是怕缺水,嘉峪关却城中有井,山上有泉,用水不患匮乏。
在600多年的历史中,嘉峪关虽存在过一段闭关时期,但开放包容始终是主旋律,尤其是在嘉峪关关城修建之后,丝绸之路再度蓬勃,贸易再度进入兴盛时期。
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千米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讨赖河谷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关城坐东向西,平面呈梯形,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等五部分组成。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防守之势,与附近的长城、壕堑、墩台等设施构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关城是中国西部明长城最重要的军事关隘,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防御作用和历史价值,由于地处丝路交通要道,为保障商贸往来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岁月如梭,这里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如今,走进嘉峪关这座以明长城最西端重要关隘命名并因之而闻名遐迩的城市,就像走进了长城的天然博物馆——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以及横亘于戈壁之上随处可见的汉、明长城,这些珍贵的长城遗址、遗迹,串接成一条历史文化长河。
1961年,“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长城沿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雄伟的古代军事关隘,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明长城嘉峪关段
嘉峪关长城由西长城、东长城和北长城三部分组成,现存全长约43.6公里,主要由墙体、壕堑、关堡、墩台、敌台及相关遗存组成。其中,墙体26段,壕堑6段,关堡8座,墩台和敌台49个,相关遗存6座。
在嘉峪关市境内,明长城主要分布在峪泉镇和新城镇。东长城和北长城分布于嘉峪关市境东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均修筑于洪积扇冲积平原的盐碱草滩湿地、田野村庄、戈壁平原及工厂园区,区域内陆势平坦。西长城是嘉峪关关城两翼,分为南、北两段。南段长城修筑在戈壁滩上,地势平坦,在关外可以看到长城墙体,故称“明墙”。该段长城起自讨赖河北岸,邻近一墩(讨赖河墩),向北偏东延伸,经二墩、三墩,至嘉峪关关城外城南墙西段与关城相接;北段长城靠近嘉峪山东麓修筑,所在区域地貌多山,地势变化较大,土壤以戈壁砂砾石为主,在关外无法看到长城墙体,故称“暗壁”。该段长城起自嘉峪关关城外城闸门墩,在嘉峪山内侧向北延伸,经嘉峪关村二组、四组、五组,穿过戈壁滩,进入峪泉镇黄草营村一组西面,至黄草营西面黑山梁上。另有“断壁长城”(2007年长城资源调查时命名为“暗壁支线长城”),位于石关峡口南侧,呈“T”字形与西长城连接。西长城外侧挖有壕堑,称“西长城外壕”。
嘉峪关东北方向约20公里的野麻湾堡遗址,现在仍能看到嘉峪关古长城的部分遗存。野麻湾堡为黄土夯筑而成,城垣一半以上比较完好,部分残缺。城堡周长476米,东南宽,西北窄。现存西、北两面墙比较完整,南墙残缺约四分之三,东墙残缺约三分之一。东墙内侧有同样高低的木梯马道,木桩眼还整齐地排列在墙上。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此堡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兵备李应魁、参将祁忠仪呈请巡抚祁光宗获许建筑,记明“土城周围一百四十丈”。
筑长城,因地形,以险制塞。为巩固西北边陲,冯胜于洪武五年(1372年),奉旨在河西选址建关设防,扼河西咽喉,后经168年,历数次大规模扩建,至嘉靖十八年(1539年)李涵立边墙、修墩台,才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将南北通途全部隔断,东去西来,唯嘉峪关可过。
冯胜将军奉朱元璋命令选址建关,带领部下考察河西,所到处宽皆百公里以上,及至肃州西面嘉峪山下,只见祁连山雄峙于南,讨赖河谷与文殊山为天然屏障,北有黑山地势险峻,山后橙湖开阔隐蔽,利于操练埋伏;西接大漠,黄草平沙,为古战场,东连良畴绿野,东南有“九眼泉”,灌溉饮用,终年不绝;山脚地势平坦,基石牢固。冯胜感叹:“此地乃咽喉之地,建关地势天成,妙哉!”便定此为关址。
长城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
明嘉靖十八年,李涵将西长城修筑至讨赖河悬壁后便停止,一是以滔滔讨赖河水作为天险,拒敌于长城以外;二是过了讨赖河往南,全凭山险做障碍,山口再以驻兵把守,形成双重防线。第一墩位于长城内侧约二米处,威严高耸于讨赖河峡谷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其雄险之势,猿臂难攀,步骑之兵更难逾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矣”。
长城第一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长城第一墩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讨赖河水滔滔东去。极目南眺,山峰终年洁白,映衬着蓝色天空,更觉清新如画。正所谓“余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舞飘”。对于它的雄险,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在一万多华里的明代长城线上,墩台无数,密如繁星,而嘉峪关长城第一墩与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长城“龙”的首尾,成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美名。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丰碑,那么长城第一墩就是这座丰碑崛起的地方。
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东坡,该长城是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关城的防御,在黑山石关峡山脊上,就地取材附近的砾石、片石和黄土,用夯筑的方式修筑而成的长城。
工程完工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石关峡两侧各修成一段长城,统称为石关峡长城。石关峡右侧的长城,史称“断壁长城”,这段长城所修建的地方十分高耸陡峭,部分修筑于约四十五度的山脊上,从远处看长城犹如凌空倒挂,所以俗称“悬壁长城”,与石关峡左侧的“暗壁长城”共同封锁了石关峡口。
悬壁长城原墙如今只余一截,底阔4米,上宽2米,高0.5-6米不等,现存的750米长城为1987年重修。重修的一段,以片石、黄土为原料,修旧如旧。
悬壁长城颇似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有“西部八达岭”或“小八达岭”之称,它们同为明代长城的防御据点。历史上,石关峡悬壁长城段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
大岩泉墩
大岩泉墩,位于今嘉峪关市峪泉镇黄草营村西北的黑山东麓大岩泉一山顶上,月儿湾墩西南2.66千米处。墩台依山而建,石块垒砌而成,残高3.40米。墩台东面垒砌层长1.40米,山体长2.10米,高3.20米,墩台南面垒砌层长5米,底部利用山体充当墩基,墩台西面底长5.60米,高3.20米,墩台北面仅在墩顶为岩石垒砌层。墩顶南北长4.70米,东西长3.60米。此墩接月儿湾墩烽火。
历史传说
嘉峪关关城自修建以来,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主要有“击石燕鸣”“定城砖”“冰道运石”“山羊驼转”等,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成果和结晶。
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两燕出关,日暮,雌燕先归,及至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之声,也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击墙有“啾啾”的燕鸣声。从此以后,游人到此,都要击墙听燕鸣,以至墙面击痕累累。为了保护城墙,现在已将击墙改为击石,依然能听到燕鸣。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可知产生这种神奇现象的原因是由嘉峪关建筑结构的特殊性造成的。这些地方的墙角是砖砌的,结构严密,墙体表面平实,墙体又向上呈梯形倾斜,而墙角呈喇叭状,下小上大,又由于人们所站的位置与墙壁的距离不等,所以以石击墙,或两石相击,就会发出连续的啾鸣回音,这回音由快变慢,由低向高,最后消失在空中,使人听到似有一种“啾啾”的燕鸣声。古时候,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的燕鸣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以至于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求吉。
定城砖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就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官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官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者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
嘉峪关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官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忽悠道:“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官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冰道运石
冰道运石说的是在修建嘉峪关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发现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事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吁短叹之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了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地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时间。工匠们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