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灯谜史研究的指针
灯谜是社会文化的一分子,它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相联系,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有着自身发展的历程,同时也受着客观世界一般规律的制约。因此我们研究中华灯谜史,必须毫不含糊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同样可以作为我们中华灯谜史研究的指导思想。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要求,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中华灯谜史研究必须联系灯谜发展过程中社会人文大环境,联系灯谜本身的发展特点,才能体现出灯谜的生机和活力,才能领略出灯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魅力。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就必须做到客观地看待灯谜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阐述和归纳总结,做到资料与观点的统一,从而全面真实地反映灯谜的历史与现状。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要求,必须坚持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是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中华灯谜史虽然与政治经济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属于闲暇娱乐文学之类,但也有社会人文属性,也有长期形成的体法格律和文体规范,也有基本成体系的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因此,也有一个扬弃的问题。灯谜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中体现出来的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发扬、保留和继承,这是“扬”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发展的环节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抛弃、克服,这是“弃”的过程,是事物发展中的非连续性。灯谜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要去其糟粕,也要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优良文化。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要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中华灯谜史研究是一项学术工作,必须要有科学的根据,灯谜史料如茫茫大海,古代灯谜史料细微散落,现代灯谜史料充裕广泛。灯谜史研究应充分利用历史研究的成果,根据前人留下的各类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编纂,力求不疏漏、不夸张、不虚伪。整理编纂时要特别注意,灯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为资料不足,或因为认识不及,灯谜的历史书刊文著中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符合实际的说法,存在着一些人云亦云的转述错误等,都待通过史料研究,通过翔实的史料予以澄清。编纂时,更要特别注意鉴别史料的真伪,防止谜著中包括《中华谜语大辞典》《中华谜典》等书中的谜史材料差错带入新编纂的谜史中,防止将后人假托前人之名编的故事情节记入前人史志,避免收入掺水加工放大事实的资料,还要坚决杜绝为了表现地方、社团灯谜悠久历史及人物成就而伪造谜史材料或牵强附会历史材料的行为。
中华灯谜史研究也要按照编史的基本要求,对事件、社团、人物的记述以客观叙述为主。对于古代灯谜人物,一般客观地记录其业绩,少做或不做评价;对于当代灯谜人物,只记录业绩,不做评价。
中华灯谜史研究的成果如何,也有一个评判的基本标准,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中所提出的“存真求实,确保质量,全面、客观地记述”,亦可以作为中华灯谜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整体要求和评判标准。
当今,中华灯谜史研究已经有了一个谜学繁荣的好基础,再加上我国有长期编纂史志的经验借鉴,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和运用科学的方法,一定能取得超越前人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