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在人间天堂寻找心灵的呼吸

在人间天堂寻找心灵的呼吸
圭襄
作者简介  

圭襄,原名何桂香,江苏南通人。199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现为徐州日报常务副总编辑。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

1灵隐寺边

清明之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到了杭州。林徽音说,最美人间四月天。这个时候去访问一处人间的天堂,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我去了灵隐。那里正一派新绿。香樟、广玉兰、五角枫、女贞、栾树、合欢、榉树、朴树、榔榆……一树一树的新绿在头顶上蔓延,一片一片翠绿在脚下铺陈。

万物生。

一溪清流,从山上而下,泠泠作响,不舍昼夜。那水至清,让人能直视水底。水底之败叶圆石清晰可辨,又让人疑惑水并不至清。

水流之上,是峭壁。峭壁上,壁龛里,尊尊佛像菩萨像,或立或坐,若喜若悦。

溪中水流,岸上人行,树上花开花落,地上草枯草荣。千百年来,佛菩萨对此悉知悉见。他们并不言语。

出了景区,我走近一户人家。我不能确定是那六七朵郁金香吸引了我,还是那四溢的茶香引导了我。热情的女主人麻利地为我泡上一杯新茶。看着茶叶在热水中沉浮,嗅吸着杯中浓郁的香气,与主人进行着轻松的交谈,那一刻,世事不来扰,清净自然生。

一边是禅意深深,一边红尘滚滚。一边是俗世热闹,一边是寺院清寂。槛内槛外,放弃坚守,谁又能说得清呢?槛内槛外,生活修行,谁又能分得清呢?

我羡慕女主人家住在风景区边,每天面对着如画风景。她却说,自己对这一片风景已经熟悉得视若无睹。倒是到了外地,觉得草原的壮阔才是一种美。是的,我们经常犯的一个“美丽错误”就是,总觉得最美的风景在远方,在别处。我们为什么总是时不时地想流浪,流浪到远方?因为,远方有骨子里的诗意,远方有梦中的橄榄树。我们到灵隐,不正是一次“远方”之行吗?

女主人告诉我,新茶下来,得炒三遍。茶叶,那饱和了自然精华的天赐之物,经受了严寒的考验和孕育,从一叶叶采摘下来到一片片炒制入杯,经过了怎样的不容易?所以,她坚持让我把茶喝了三道,说茶容不得一点浪费。是的,这一方水土为我们的馈赠,怎能浪费呢?不止于此,一切美好的物事和人,都容不得我们有一丝一毫的浪费啊!

1龙井茶

西湖边的梅家坞,茶园沿着山坡蔓延,成群的妇女单肩背着竹篓,散落在漫坡的茶园里。她们的斗笠,似点点白鸥,也似点点白帆,在绿色的茶海里,缓缓地移动。

农家院子里,晾着刚采回来的新茶。竹篓里,竹席上,炒锅里,茶杯里,到处是新茶的香,那么清新,那么热情。

此时的梅家坞,是忙碌的,是喧嚣的。不仅农人在忙,商人在忙,旅游车也在忙。村子里停满了旅游大巴,一车一车的游客,从天南海北来,然后再分头走进一户一户的人家,要上一杯茶,赏着院子里正在开的或将要开的花,一口一口地啜饮着,哪里还顾得上溪水和时间正哗啦啦地流走呢?“到梅家坞喝茶”,一句简单的话,寓示着多么惬意的生存啊。

在一排民宿里,这一间独独显得有些突兀。突兀的是它以“云栖梵径·蓝”命名,带着一丝优雅。它的格调,它的氛围,自是与众不同。

一问,女主人果然不是当地的农民。她从城里来,在这里租了房子,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设计了庭院、绿植、房间、设施和氛围。

女主人穿着得体的蓝花外套,美丽健谈。她的一家,或者真的是为开酒店而存在?她的先生在市区经营着一家四星级酒店,她经营着这一处民宿,她的女儿正在加拿大学习着酒店管理。她说起他们,就说起了一家子的生活,从容,坚定,自信。她说这个村子,本来叫梵村,旁边又有云栖竹径这个著名景点,所以起名为“云栖梵径”。

坐在楼顶的平台上,对面是山。山上是一垄一垄的茶叶,直排到山顶上去。夕阳西下,背着茶篓的采茶人,三三两两地归来,在溪水里洗去一天的劳累,闲语碎语洒落一路,钻入茶树丛中,不复寻得。这时,仍然不见炊烟,但你闻得到茶香,随夜幕而降,令你不能也不忍回避。你的头发里,衣襟上,甚至呼吸里,记忆里,都是茶香。

静静地看着对面的茶山,一棵大树在低矮的茶树中,也显得突兀。它正在开白色的花,它的突兀,在于高大,在于孤单,还有那满眼翠绿中的一树洁白。

如果你去梅家坞,找到那一片茶海,找到那一棵突兀的花树,也就找到了那一间“突兀”的民宿。

1黄公望

从梅家坞出发,三四十分钟的车程,便到了富阳。我去寻访黄公望晚年隐居之所。

黄公望纪念馆里,播放着关于《富山春居图》的传奇,陈展着完整的复制品。复制品终于完整,不像原作分隔于海峡两岸。这是复制的力量,可以让残缺不再,也可以让原作神韵存留。

从纪念馆出来,往山的深处走去,据说那里是黄公望的隐居之所。电动车在狭窄的山路上挺进,一路茂林修竹,一路清流激湍。那风景亦像《兰亭集叙》里所描述的。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浙江的山水里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黄公望,是与茂林修竹和清流激湍分不开的。

终于到了一片空旷之处,迎面一座峰,傲然挺立。解说员指示我们辨认,这山便是《富山春居图》末端的那一座峰。

像。

山下的黄泥小屋,是新建的,仿建的。自元至今,几百年矣,过去的黄泥墙、茅草屋,早就抗不过时间的风雨了。只有青峰依旧。

我站在峰前想,能够对抗时间的,除了青峰,便是艺术。

当年,黄公望或曾长时间地面对这一座青峰,然后看到了自己。今天我们再来面对这一座青峰,从中认取这位元代第一高士。

黄公望本不姓黄。姓陆,名坚。后来,陆家将他过继给一位年届九旬而无子嗣的黄翁。黄翁甚爱之,得之喜曰:“黄公望子久矣”。于是陆坚成了黄公望,字子久。

他姓黄?还是姓陆?于我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位伟大的画家,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作品。

一位伟大的画家,他不会狭隘地属于陆姓或黄姓,他应该属于时间,属于艺术。

还有那个黄公望赠予画作的无用,也成为另一个衬托。他迫不及待地在《富春山居图》尚未完成之时,便请黄公望将他的名字题款于末,以便及早确定他对此画的拥有。时间过去那么久,这件伟大的作品在无用的手里,短得不能再短了。但是黄公望对于友人的情谊,却横跨了那么多的朝代,与艺术一样久长。

所以,我又想起了那一座青峰。青峰可以不老,艺术就一直年轻,友谊就一直醇厚。

次日,当我站在钱塘江边,将江面上的一艘艘小舟纳入手机的镜头,我惊讶地发现,手机里呈现出《富山春居图》里的小舟,浓墨一横,简约,生动。那船头上浓黑的一点,不正是黄公望么?漂荡在时间的长河里,一任逍遥。

当我后来再次回忆起《富山春居图》,我又想起画中的处处细节。六米多的长卷中,画有八个人物:书生、伐薪者、渔翁、隐居者……有人说,这八个人物,是黄公望对自己一生的写生。这是极有可能的。当年,他创作此画时已经79岁。创作完成时,他已经86岁,是时候对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进行总结了。别人看《富山春居图》是一幅山水长卷,我看它,更是一幅人生长卷,让我对命运这个我一直说不清的话题,至此有了深一层的理解。人生如画,有丘壑深深,有江水滔滔,或从流漂荡,或隐于山林。

至于如何布局,如何描画,全在于你自己了。

(0)

相关推荐

  • 【山妹子心情随笔】清明时节

    清 明 时 节清明时节雨纷纷儿女祭母痛连心天堂多远为何一去不见人多少日夜多少冬夏秋春为何那么狠心抚碑点烛香熏痛怨柩埋容泪涌涟试问天堂春几许唯祈后辈善多宣人间是冷热不均您放心人间有爱春晖暖无悔亲妈子女缘 ...

  • 就读这篇┃寻找内心的隐秘

    李冬凤:寻找内心的隐秘 李冬凤,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协会员,在<天津文学>.<创作评谭>.<江西日报>等杂志报刊发表了几十万字,已出版散文集<鄱阳湖与 ...

  • 适当的表达爱,或许可以这样做,第一篇,如何寻找爱情

    适当的表达爱,或许可以这样做,第一篇,如何寻找爱情

  • 到哪里寻找“心灵钥匙”

    耿银平 最近有媒体对100名11到16岁之间的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不愿将心事告诉父母:65%的学生认为家长并不了解自己.那么孩子们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会怎么办? 要说哪个父母 ...

  • 山林漫步,回归大自然,寻找心灵的栖息地

    这个春天, 我什么也不想去回忆, 只想和你一起去漫步山林, 呼吸新鲜清爽的空气, 沉醉于山水之间, 一起看云海日出, 听飞瀑流泉, 闻山涧花香, 还有山林的鸟鸣声, 怎么看也看不厌, 怎么走也不觉得累 ...

  • 迈向大学前,你可以先背起行囊,去寻找心灵“桃花源”!

    高考,分数线,填报志愿--当这些事情一项一项完成后,人生中的第一件大事也画上了句号.而另一段自由的,充满未知新鲜感的新人生也即将开启. 在正式踏入大学之前,你需要一段不一样的旅程.或许是独自出发,或许 ...

  • 围美古韶城 | 走! 带你逃离城市的喧嚣,寻找心灵的寄托

    来源于网络 你是否看惯了城市中密密麻麻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特别想要回归到田园中,尤其是工作压力太大的时候,更想赶紧逃离这繁杂的生活.这时候来看看古围楼吧,在古建筑的文化底蕴中,寻找精神寄托,释放压力 ...

  • 徐师傅入门篇72:寻找失物

    大家好,我是奇门徐师傅,这一整套奇门遁甲学习资料是师傅花了不少时间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大家学习. 1.1 一般失物 预测财物丢失,一般以日干为失主,以时干为失物,兼看值使门,又可以九宫八卦.三奇六仪 ...

  • 轰动全球的一篇短文:《心灵的传递》

    前言 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传递善良是最美的心灵修行. 人性本善.无论相貌,无论出身,善良的心灵是最美的.无论富贵贫贱,不分年龄职业,善良的心灵是最可贵的. 而"善良"是最美的心灵 ...

  • 季音:寻找心灵的安宁和归依(外一首)

    文/季 音 凝望眼前遥远的你 我的泪水从远古流到了今 几世的情缘 才能有如此的刻骨和铭心 多少的爱和恩赐与天意 才能换来如此的眷恋和偎依 春夏秋冬的轮回 终难逃过情字的千千结 万语千言的镌刻 敌不过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