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密聚散与花鸟画章法,讲解真到位!
画友之家,以画会友
疏密聚散是花鸟画章法中很重要的一环,一幅作品从创作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这四个字。疏是稀少,密是复杂,聚是集中,散是分开,一幅作品如果没有疏密聚散的对比关系,就会显得单调、呆板而没有味道。
“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之变。画面有疏有密,才能造成观众视觉有张有驰的刺激,产生有节奏的起伏,从而给人以节奏响亮的美感享受。“密不透风,疏可走马”说的是疏和密的极致,也是一种比喻,实则所谓的密并不是说一点空隙也不留,疏也不意味着空泛虚无。黄宾虹就曾经说过:“疏处不可空虚,还得有景。密处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在画的密处留有一定的空隙,我们俗称“透气”,密的地方一透气,就没有闷的感觉了,画也就有了灵气。疏的地方也要布局上有小聚小散,这就是常说的“疏中有密”“疏而不空”。
疏和密是相对而言,一幅画中的章法,总是有大密和大疏的地方,在大密中又有小疏,大疏中又有小聚,只有这样才能有丰富的变化。疏中有密,密中有疏,聚有有散,散中有聚,相互衬托,这样的作品让人看着就会有味道。
画面的布局中运用疏密聚散的方法,一般可有远近的繁简、交错的繁简之别。远近的繁简一般应该是远的简些,近的繁些;交错的繁简则是繁的交错多些,简的交错少些,或者根本就没有交错和交叉。
在花鸟画里,尤其是花卉画中,线与线的交叉与疏密关系也就更为明显了。凡三条以上的线或者是三个以上的物象在同一个画面里,都应注意疏密关系,尽量避免平行、并列、平均的布局,否则就会产生呆板单调的感觉,也不可能产生节奏感。同样多的线,如果距离相等地排列,也会呆板;如果距离不等地排列,就会给人以疏朗的视觉感受;如果互相交错、交叉,就会给人以密集感。画面的布局如果只有疏,没有密,就会显得分散;同样,如果只注意了密而没有疏,画面就会显得很拥挤、堵塞,没有舒展和开张的感觉。一个好的画面,只有疏密关系合理、布置得法,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才会使人感到舒服。
如下图示,图(1)三块石头,平均摆开就失去了美感,是不可取的。图(2)有远有近、有疏有密就是较好的排列。图(3)线条分布平均,虽采用了斜式,但仍让人感觉平板。图(4)和图(5)线条依然还是斜式,但排列有了疏密和交错,自然就产生了流畅而舒展的关系。
作品《细雨蒙蒙》画的是在蒙蒙细雨中,芭蕉、新竹都已经淋湿了,几只麻雀迎着春风飞来。近处的芭蕉和竹叶画得密一些,远处的竹叶 画得疏些淡些。四只麻雀,前三只距离稍近些,应该是“密”,后面一只离前面三只稍远,是“疏”。前面的三只麻雀有一只靠前些,两只靠后且形体还略有交错,离得更近一些,这又是在聚中的小散了,也可以叫作大密中的小疏,正所谓“疏中有密,密中有疏”是也。画的右边一片长款又组成了密的格局,整个画面从左至右,形成了密、疏、密、疏、密的格局。
作品《新竹修修韵晓风》为四尺整纸的立轴作品,除了三只麻雀是三个点子以外,其余的只有几条直线(竹干)和被吹斜了的竹叶。全幅以竹干和竹叶构成大疏大密的整体章法,在竹叶较密的排列本身,又构成了几个透气点,形成小疏;在竹干和竹笋的大疏中,又安排了长短、粗细的变化,直线之间有远和近的聚和散,形成了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的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