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式:追求上的锲而不舍
蔡呈腾
---感受新课程之五
教育有两个功能,一是社会的功能,即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二是人本功能,即教育要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由于我们国情的特点,改革开放之前的教育太重视了,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发展。所以,在这个基础上,80年代我国正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把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一个更重要的高度。
新课程改革继续延续教育的人本功能,继续把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与任务。
由于目标定位在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而这个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在短期内就是能见效的,必须有一定达成的平台。
新课程就为我们构建了这样一个平台。
新课程本身并不是要我们达到全面发展人的目标才算完成任务了,而仅仅是构建功立业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基础,能否在平台上“建功立业”还要求教师与学生双方在平台上的一番作为。
而一切努力的目标是那种似乎有些“遥不可及”的教育目标----人的和谐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
为这样的目标而努力值得吗?制定这样的教育目标似乎有些“海市蜃楼”的感觉?这教育目标有现实意义吗?
以我的体验,这样的目标是非常现实的,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
也许我们的教育太受机械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了。
我们知道,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教育教学上的所有问题都“数量化”。比如,在我们的学校教育过程中,为了体现学校教育过程的效果,就给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量化或划分等级。我们姑且不论这样的行为是否会极大地促进或挫伤学生的心灵,但就公平上来说,这样的量化与等级化以什么为标准?是否能以学生日常的是否主动弯腰随手拾了地上一张纸就是标准?学生品德能量化吗?以个别现象而代表学生的品德高下符合客观实际吗?
就是我们一直在操作的学习效果的考核与检测(包括高考与中考等重要的考试),也是极不公平。高考的分数仅仅只能代表这位学生解决试卷问题的能力,而根本不能完全代表学生整个智能的发展,甚至也不能代表某一个学科能力的发展。
我们的教育习惯太注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了,而面对一些非理性的、非量化的目标,简直有些束手无策了。
其实,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素养的人,正是新课程的价值所在。
新课程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每个学科中,以学科特点的相应的智能为中心,兼顾各种其他智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没有具体规定要到什么程度,但是有一定共同的目标,就是人的全面的发展。以《科学》为例,《科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素养而开设的一门学科。《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一起,共同构建了学生整个人的发展。
这种理想式的目标,就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前进与发展的动力,就是我们锲而不舍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