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懒散怎么治?当妈的责任很大,及时改还来得及
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妈妈领着儿子走路,一道上,这个看起来已经有六七岁的男孩竟然还要牵着妈妈的手,并且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走近了再细看,妈妈的年龄似乎不小了,由此推断,可能是妈妈大龄生子,对孩子照顾有形成的目前的孩子的状态吧。
不过这也给我们旁观者提了个醒,对于教育孩子,不管他来得如何的不容易,也不要让懒惰这种毒瘤占据了孩子的意识,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独立起来,至于如何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尽快的独立,我们可以借鉴下面这几点:
1. 不包办孩子的事情
记住,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家长一定不要管。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做归类整理了,那就由着孩子自己去做,家长只要一边做几次指导就好,如果孩子就觉得房间乱才好,那家长也不要伸手帮忙,为了整治她,还可能将小朋友带到家里来,通过一次次的对孩子造成困扰,让孩子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环境被打理的干净整洁有多重要。
而全程妈妈都不要伸手帮忙,通过类似的引导,孩子会慢慢树立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心理。
2. 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平时,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自己动手和动脑的机会。比如,给孩子购买一些益智类的玩具,或者给孩子买一些都能拆装的玩具等等。让孩子在不断的锻炼中,增加孩子的手指灵活度,和大脑反应能力。
另外,也可以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运动,去探索这些也都锻炼孩子大脑与身体的协调力的,有利于孩子动手动脑能力的形成和完善。
3. 教育孩子关心他人
从父母做起,彼此关心,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通过模仿和观察,孩子只有懂得了关心他人,才能尝试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甚至帮助别人做。
当然,我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也可以帮他们按按摩,和他们说说:今天你辛苦了。总之让孩子体会到被人关心是种怎么样的体验。她也会由此而变得体恤他人。而这是让自己独立起来的动力,它将推动孩子向着独立的人格越走越近。
4. 允许孩子求助
并不是说,孩子自己的事情就由自己做,做不好也不可以,还会被贴上标签。其实,允许孩子求助,并积极的引导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聪明的家长。
要知道,孩子还小,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当遇到相当难的事情时,必定会紧张不知所措,如果家长不允许孩子求助,那孩子就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妥协或者放弃。进而形成“破罐子破摔”的状态。所以,家长要及时地发现孩子遇到了困难,并鼓励孩子向自己或者周围人寻求帮助,让孩子在困难面前养成想尽一切办法奋力向前的能力和思想。
相信,我们在这样的一点点的努力下,孩子会变得积极勤快起来,也会对生活充满向往活力和动力。我们也将成就一个更优秀的更富于竞争力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