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评论者需要懂音乐吗?

今天再写点刺激的。

我记得曾经看到音乐周报上有一篇争鸣性的文章,讲音乐评论者是否需要懂音乐。这话其实有点多余,音乐评论者作为音乐专业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如果不懂音乐就有点太扯了。但是事实上,我们常见的音乐评论性的内容相当一部分都是外行写的,这就有点尴尬了。那么今天就讲讲,音乐评论者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再看看他们到底是否需要懂专业。

音乐评论,其实就是一些人在听完了音乐会和唱片之后,为演奏者(演唱者)的整体艺术表现做出评论,当然这个评论通常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音乐评论者理论上来说可以对演奏者(演唱者)的一切做出评论,比如演奏演唱的能力、舞台表现力、举止、甚至衣着打扮,都可以做出评论。当然,对于音乐家来说,一个好的评论者,不仅仅可以把音乐家的优点向世人进行剖析,也可以成为音乐家的一面镜子,来斧正自身在艺术表现力上的缺失。因此,音乐评论其实是音乐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角色应该独立在音乐表演之外,一方面可以引导大众的审美、为大众推荐优秀的音乐艺术家,另一方面,通过评论影响音乐家的表演,让音乐家能够通过评论者客观的耳朵和眼睛,了解到自己在演绎过程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一个优秀的评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音乐评论将一位音乐家的诠释生动的体现在世人的面前,一个糟糕的评论者当然也可以将一位音乐家的诠释以另外一种姿态体现在世人的面前。所以,音乐评论其实是维持音乐表演生态正常发展的重要一环。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一环在我们国家似乎是失去了它应用的作用。

既然一个音乐评论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懂音乐对于评论者来说,就是最基本的要求了。这个懂音乐其实涵盖范围还是蛮广阔的。一个评论者,如果想做出准确和有见地的评论,读谱的能力和了解器乐演奏的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很多人对于乐评者需要懂行嗤之以鼻,总说“评价冰箱不需要自己变成冰箱”,这话也没错,美食家也没必要自己会做饭,但是,但是,但是,自己会和懂是两个概念。就像我虽然是个指挥,我也不会拉小提琴,也不会吹圆号,但是我起码能分辨出一个小提琴演奏者、圆号演奏者演奏得对不对,好不好。虽然我对于圆号演奏出超高音的技巧完全不理解,但是我起码清楚圆号的演奏者在哪个音区开始就非常需要高超的技巧来控制音准和音色了。这就叫懂,而不是会,我拎起圆号也许能吹响,但是就算吹响也是完全没有美感可言的噪音。我尽管不是厨子,但是起码在吃饭的时候,也能拿看出做菜的人刀工怎么样,太专业的我也不懂,但是土豆丝切的细不细还是能看出来的。无论吃饭还是评价冰箱,因为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对很多问题是有一定认识的,我们可以说自己很喜欢吃麻辣烫,但是谁都不太可能说麻辣烫是一种技术含量特别高的烹饪方式,因为通常情况下这种东西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烹饪技巧,当然火锅底料的配方还是很玄妙的,不在此讨论之列。如果一个评论家在音乐方面就像是对于美食和冰箱有那样的认识,自然可以说评价冰箱不需要自己变成冰箱的这种话,但是在我了解的,很多音乐评论者自己对音乐都是一窍不通的,他们既不懂得读谱,也不懂得一般的乐器演奏技巧,他们对于演奏技巧基本的认识还是在“奏得快,奏得响”这个层面,那这样的评论者基本上就不具备做出好评论的基础。

有很多人讲,作为评论者我听的够多,读得够多就够了,会不会读谱并没什么关系。每次听到有人讲这种话,我都恨不得过去一巴掌拍死他。没错,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有心,我们确实可以把过去100多年的录音翻个遍,听个遍,但是这个对于一个评论者确立自己的审美和对音乐的认识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能灌唱片的艺术家当然都是不错的艺术家,但是不是每个艺术家的演奏演唱都是严谨的;其次,每个有个性的艺术家都有鲜明的个性,但是这个个性的基础是对作品的深刻认识,所以,如果不了解作曲家在谱子上记录的内容,是无法了解一个艺术家是如何发挥自己个性的,因为在阅读乐谱的过程中,才会了解作曲家“需要”什么,然后结合演绎者做了些什么,才知道演绎者做的是否符合作曲家实际的需要,也能清楚的了解到演绎者在演绎过程中在什么地方发挥了自己的个性,更可以清楚的看到这种个性化的演绎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音乐风格的要求,是否符合时代的审美。

同理,对于文字也是一样的,每一个艺术家的访谈虽然都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可以了解,但是一个外行对于这个文字的认识和一个内行对于文字的认识绝对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演奏演唱的基本常识,很多时候读得越多,人就会越糊涂,很多时候断章取义,片面理解一些认识就变得不可避免。在这个基础上,能做出一个比较准确的评论就显得非常困难了,因为很多时候,立足点是非常关键的,立足点对了,一切了解的学识都可以变成助力,而立足点如果错了,那么再多的知识很可能都会变成负资产。从评论本身来说,评论者如果不由自主地采取上帝视角,那么对于所有的被评论的人和艺术都将是一场灾难。如果一个评论者完全只是按照个人好恶来看待问题,而不了解很多问题需要从社会和历史角度来看待的话,那么整个评论对于艺术发展和音乐家来说都会变得毫无实际意义,因为任何一个音乐诠释者都不可能离开时代的审美情趣去追求自己的想法,尽管可能时代的审美并不一定是好的,但是从实际角度来讲,完全脱离于时代审美的艺术家是无法生存的。

一个评论家如果对于音乐诠释的基本原理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没有一个认知的话,是很难做出比较精彩的评论的。所以,一个音乐评论家基本的读谱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自己会点乐器、或者有过一定的音乐演出活动经历也是一个必要的选项,哪怕是参加过业余合唱团乐团的经历,对于一个评论者都是很不错的选项,当然,当个好的琴爸琴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音乐评论者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作为舆论的引领者,特别是今天自媒体发达的时代,做一个好的舆论引领者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毕竟在一个资本无孔不入的时代,能够保持一个评论者应有的节操,还是非常不容易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从事音乐评论的朋友都能够加强自身的能力,做好这项工作,真正的成为我们音乐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最后,把电影《料理鼠王》中,那个评论家最后的话作为我们今天的结语吧:“在许多方面 评论家的工作很轻松,我们不怎么需要冒险,却能享受比那些提供自身作品供我们评判的人高出一等的地位。我们热衷于批评别人,作者和读者都觉得有趣,但我们批评家必须面对的苦涩事实是: 总的说来,任何普通的垃圾食品都可能比我们对它的批评来得更有意义。但有时 评论家真正需要冒险的是发现和呵护新生事物。这世界对新天才 新创意常常太过刻薄,这些后起之秀需要朋友。昨晚我品尝了某道全新的、由一位奇特而又出乎意料的厨师制作的美味佳肴。那道美味和它的制作者同时挑战了我对美食的偏见。我的看法太保守了,他们彻底颠覆了我的观点——过去我毫不隐晦地蔑视Gusteau主厨的名言“人人能烹饪”,但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他的意思: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但伟大的艺术家可能来自任何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