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中,和
一个人退到任何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的苦恼,特别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
《沉思录》
学习让内心平静,不管是哲学,还是儒释道都为了解决人生的苦脑。
想的越多,烦恼越多。其实既定的事实不会改变,唯有想法会影响结果。
《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喜怒哀乐等人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之前叫“中”;表现出来符合常理叫“和”。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则。
用“中”修行追求静的境界。内心多了些许的平和,少了些许的烦恼。把“欢喜、悲伤、愤怒”用“和”的形式去发。摒除了“怨恨、批评、内疚、恐惧”的坏习惯。
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道场,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总需要找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去深度思考。这种习惯会让自己更敏锐的捕捉幸福的细节。
上班的时间属于工作,生活的时间属于家庭,每天留出一段时光给自己,在自己的时光中提升智慧,不为过去,也不为未来,只留在当下。
人的感受源于眼耳鼻舌身意,但有时感官给的信息不一定准确。如没有正确的判断,因这些信息引起的烦恼,徒增无为的浮躁。
就像观看5D视频,坐在一个动的椅子上,屏幕从天花板到正面全部覆盖,当影片从高处向低处快速移动时,恐惧感产生了。
实际上人一直坐在那里,只是画面在动,眼睛传递给大脑信息,大脑针对这些信息作出判断,分泌多巴胺或者肾上腺素,让身体作出反应。但你并没有经历真实的场景,反应却是一样的。
所以眼晴看到,耳朵听到的并没有反映出真实。同样由外在引起内在的变化,这个外在也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多以“中”“和”去对待,会少了一些情绪,多一些臣服。
当丢开你的意见时,你就丢开了抱怨。“我受许多伤害”,丢开了“我受到了伤害”,这种伤害消失了。
把一切发生的事看作正当发生的事,只去寻找解决之道,不生怨恨之心,就会平和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