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丨皖系房企遭遇规模扩张瓶颈,谁能脱颖而出?
“
本 文 约 4521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01
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回流支撑地产发展
安徽省各省市发展不均衡,目前只有省会城市合肥一枝独秀。以2020年GDP指标为依据,可将安徽省内城市发展划分为3个梯队。
第一梯队GDP达到万亿水平,全省只有合肥一个,但合肥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位列20。第二梯队2400至3800亿元之间,主要是芜湖、滁州、阜阳和安庆,四个城市中除了安徽人口数量第一位的人口大市阜阳之外,其他均为长三角中心城市。第三梯队城市则包含马鞍山、蚌埠、宿州、亳州、六安、宣传、淮南、铜陵、池州和黄山市,其中GDP最低的黄山市只有8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的GDP均值为7851亿元,安徽省只有合肥GDP超过均值,在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加持下,合肥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仍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图:安徽省2020年各城市GDP(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局、CRIC整理
图:长三角各省省会城市2020年GDP(单位:亿元)
安徽人口基数大,常住人口规模全国排名第八,实际具有较为稳定的购房需求。2019年,安徽省常住人口达6366万人,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8,常住人口总量增速近五年维持在0.7%-1.1%区间。
作为全国主要劳动力输出省份之一,长久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地缘优势,江浙沪吸纳了安徽省大规模外出务工人。从常住户籍人口比来看,2002年以来该数值一直小于1,即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在2010-2013年甚至低至0.87,总体表现为人口流出。
图:2002-2019年安徽省常住户籍人口比
备注:常住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总数/户籍人口总数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CRIC整理
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快,安徽承接部分产业转移,吸引部分外出人口回流,加之较为宽松的人才政策,吸引部分人群返回安徽安家落户。2013年人口迁移出现拐点,人口净流出,转变为人口净流入,人口持续回流。
2019年省内长三角中心区八城均表现为人口净流入,合肥最具吸引力,马鞍山表现较为突出,2019年常住人口机械增量超过1万人,仅次于合肥,滁州和芜湖2019年常住人口净流入量也接近1万人。皖北六市人口仍然持续流出,以宿州和阜阳最为明显,人口净流出量约2万人,但阜阳作为户籍人口唯一超千万的城市,仍然具备人口优势。
图:2019年安徽省内各市人口及流动情况(单位:万人)
备注:安徽省内属长三角中心区的8个城市柱状图标注为红色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CRIC整理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2019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540元,低于全国平均,由于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商品房均价也低于全国平均值9310元/平方米,只有7393元/平方米,位列全国第21位。房价收入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叠加棚改等政策拉动,房地产市场相对有支撑。2019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额达6824亿元,在全国排名第9。但与周边省份相比,商品房市场成交规模仅高于江西省,房地产市场发展动力略显不足。
表:2019年安徽及周边各省发展情况
02
皖系房企集中落子合肥,外来房企挤占市场份额
TOP50房企有41家安徽布局。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安徽省发展潜力较大持续受到关注,尤其是合肥市作为长三角二线城市,受到各大房企的高度关注,土拍热度走高,投资20强仅一家本土房企,合肥超7成土地落袋百强。根据梳理,目前20强房企已经全部进入安徽省,30强房企中仅龙光和滨江没有进入安徽省,前50强规模房企的进驻率已经到了82%。
表:2020年销售TOP50房企进驻安徽情况(标橙为已经进驻安徽的房企)
数据来源:CRIC整理
整体来看,皖系房企生存现状堪忧。
1、省内市场被外来规模房企挤占,错失三四线机会
从百强榜单来看,皖系房企多位于TOP100-200之间,祥源地产和邦泰控股属“后起之秀”,在2020年首次进入年度TOP200榜单。其中祥源地产以上海祥源西康路989项目进入2020单项目排行榜,该项目全年销售50.2亿元,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企业销售额。恒泰、华地和文一属“行稳致远”,连续四年位列榜单TOP200,但由于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门槛逐年升高,排名有所下降。
表:2017-2020年入围全口径销售金额TOP200皖系房企
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
省内城市分化明显,品牌房企全部完成对省会合肥的布局,但省内市场深耕不足,仅有三家房企完成对省内半数城市的布局。根据CRIC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21年2月,安徽省规模较大的14家皖系房企实现了对省内16个地级市的全面布局,但各个城市之间布局企业数量差距较大,16个城市中仅有5个城市获得了半数以上的品牌房企布局,强吸引力城市数量有限。其中合肥吸引了全部14家房企前来落子,滁州仅次于省会,吸引了10家房企布局,淮北及马鞍山两地布局房企数量最少,分别为2家和1家。
从省内布局来看,14家样本房企中仅有安徽高速、三巽集团、皖投置业3家房企完成了对全省半数城市的布局,多数房企的布局数量都在4-6城之间。作为房地产发展较为均衡的省份,本土房企对省内的布局数量多数不足一半,并且过于集中于竞争激烈但增速较为缓慢的省会城市,导致早期错过了部分处于高速增长的周期的三四线城市机会,这也是为何安徽难出规模房企的原因之一。
表:截至2021年2月底品牌皖系房企省内城市布局
数据来源:企业官网、CRIC整理
2、外拓城市数量偏少,早期激进发展反受限制
在区域拓展上,安徽省本土房企比较保守,多数以长三角地区作为外拓的第一选择。从多家房企的布局战略来看,一方面受限于规模,另一方面由于省内深耕机会仍然较多,因此多数房企都选择立足大本营,优先向地区经济发达、房地产市场规模可观的长三角地带扩张。此外,在寻求规模增长和全国化布局时,部分皖系房企选择把总部迁往上海,一方面距离大本营安徽距离更近,另一方面上海金融市场更为发达,也是众多规模房企聚集地,可以寻求一些合作的契机。
表:部分安徽本土样本房企的区域布局战略
在外拓方面,皖系房企规模有限,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在外拓上力度不足,多数房企省外布局城市数量不足3城。不过尽管资金持有量有限,但其外拓仍多以需求更强,市场更具有支撑的一二线城市为主。省内集中落子合肥,省外布局以高能级城市为主,如此布局风险系数更低,但是也错过了三四线城市的诸多契机,制约了规模发展之路。
表:部分安徽本土样本房企省外布局
3、多元化业务较多,产品打造仍需着力
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进展有关,刚需客群占主流,改善和豪宅需求较少。以合肥为例,2019和2020年全市成交面积集中在90-110平方米,单价段以15000-20000元/平方米成交最多,整体市场偏刚需。以此作为对照,可知省内其他城市的置业需求也集中在刚需层面。
但也能看出合肥的改善市场正在发力,一方面单价高于20000元/平方米的成交套数占比在2020年大幅增加了18个百分点至44%;另一方面,成交总价300万元以上的项目套数在2020年占比达21%,相比之前也提升了10个百分点。
图:2019-2020年合肥市成交面积、单价、总价结构
数据来源: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系统
03
择机挖掘省内城市契机,合作外拓省外市场
1、省内市场体量可观,芜湖、滁州等城有空间
就基本面来看,安徽紧邻江浙沪地带,虽然受到辐射,对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在产业转型升级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之下,安徽发展提速,GDP增长连续5年跑赢全国平均,人口自2013年开始持续回流,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政策加持安徽发展向好。
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四市均被列入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城市,经济向好有支撑,人口回流催生新的购房需求,房地产仍有不错的发展空间。
表:安徽各地级市当前市场及未来前景情况
备注:箭头指示方向代表市场情况好
数据来源:CRIC整理
就房地产而言,庞大的人口基数支撑安徽房地产规模居于全国前列。虽然房价收入比整体低于全国平均,但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部分城市内生需求和购买力不足,省内市场出现分化,想要实现规模投资需谨慎投资,最大化资金利用率同时保障企业良性运转。就竞争格局而言,皖系房企规模普遍偏小,且在外来房企挤占之下成长空间被压缩。部分房企尝试规模冲刺,但策略过于激进反受限制。
2、开放性合作,祥源地产、皖投置业前景可期
综合考量我们认为祥源地产和皖投置业未来值得期待。其中,祥源地产全国化布局初见雏形,合作模式和布局策略已比较成熟,省内主要布局在合肥以及阜阳两大市场容量最大城市,省外积极与世茂、华侨城等房企合作,布局上海、常熟等地。背靠母公司资源,积极合作提振销售。
皖投置业发挥资源优势,参与棚改、城市更新业务,多元拿地扩大省内布局,联手万科、富力、金茂等规模房企开发,同时设立了地产城市化建设基金,增强皖投置业的资金流动性,及物业增值和盈利能力。目前已形成商业运营、养老地产运营和城市智能交通多元发展的产业模式。
对于皖系房企而言,做好城市深耕,提升综合能力任重而道远。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间的竞争也不仅仅是规模比较,更是综合能力的比拼,因此我们建议皖系房企从产品、多元业务和投资方式等方面做好优化。
在城市选择上,我们建议安徽房企立足本土,谨慎扩张。一方面采取合作战略扩大省会合肥及省外部分一二线城市布局,提高资金利用率,帮助实现规模冲刺,另一方面利用本土品牌优势,重视挖掘三四线城市的投资机会。从综合投资前景来看,马鞍山、芜湖、滁州等前景都持续向好。
在产品打造上,皖系房企规模普遍偏中小且没有形成完善的产品体系,所以通过强化独特产品力在寻求突破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先拿出一两个成功项目,升级为一两条标准化的产品线,再进行复制和连锁开发。另外也可以积极尝试除刚需外其他层次的产品及产品线。特别是在省会城市合肥,在地块资源匹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拔高产品定位,做好社区配套和服务,以和市场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提高议价能力。
在多元化业务上,皖系房企涉足多元化方向较多,且多数都只是浅尝辄止不成规模。可以适当收缩多元化业务广度,集中发力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取土地资源或者带动销售的行业,最大化资金利用效率。
在投资方式上,面对规模房企的持续涌入,皖系房企可以从扩大合作和多元化拿地两个方向入手。与规模房企合作拿地,学习规模房企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同时更有利于减少竞争取得规模利润的双赢。此外,安徽棚改旧改仍然维持着体量,本土企业可以积极与政府接洽,寻求棚改和城市更新等多元拿地机会。
另外,企业的规模成长也离不开人才,皖系房企也可以考虑引入职业经理人,整合企业资源,精细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培养人才梯队,为规模进阶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