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涛、许琳璇:儿童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机制研究和干预应对
作者简介
张锦涛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许琳璇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
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数据,截至今年的6月30日,我国游戏玩家数量已达5.4亿。在庞大的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游戏玩家的数量更是占到了70%;其中三分之一的儿童青少年玩家每天都会玩网络游戏。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绝大多数孩子只能待在家中上网课,更是加剧了儿童青少年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的使用和依赖。绝大多数的儿童青少年能够比较好地处理好游戏与学习、生活的关系,但也有少数儿童,约5%—8%的游戏玩家会过度沉迷其中,并对自身的健康、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被称为网络游戏成瘾。自20世纪末网络游戏成瘾受到关注以来,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仔细梳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发现,多数研究主要围绕:个体的哪些特点与游戏成瘾间存在着高度关联,以及如何应对和改善网络游戏成瘾。探究网络游戏成瘾个体所具有的特点及高危险因素,能够促进人们更好地理解网络游戏成瘾的机制和成因,另一方面,对成瘾的干预研究,能够开发有效的干预方案,通过严谨的干预实验获得干预的短时、长时效果以及起效机制。我们将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应对网络游戏成瘾。
■ 网络游戏成瘾者的特征
首先,网络游戏成瘾者具有一系列突出的心理行为特点。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与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1)中都强调成瘾个体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玩游戏,而不玩游戏时头脑中也不断地回忆游戏的场景或想象自己玩游戏的情景,也就是对游戏的沉迷状态。个体在无法玩游戏或游戏突然中断时会表现出坐立不安、生气、易怒、暴躁等特征,即对游戏的戒断症状。而在玩游戏一段时间后,个体需要不断增加游戏时长、频率和强度来达到之前同样的满足程度,这被称为耐受性。这三个核心特征与前人所总结的物质成瘾核心特征高度一致。当儿童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这些特征,且游戏的使用对儿童青少年个体的生活、学业和人际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时,就应当考虑其可能已经有了网络游戏成瘾问题。
其次,网络游戏成瘾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游戏成瘾的相关理论中,遗传因素和童年早期经历是最早的成瘾诱发因素。早期的创伤、虐待和孤立问题会导致个体与不良的网络及网络游戏使用之间存在关联。就人格因素而言,具有易冲动、喜欢追求新异、自控力比较低等特点的个体更容易成瘾。此外,还特别需要关注那些容易焦虑、对压力敏感的群体,当他们处在一个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的环境中(如未能得到较好监管的留守、流动儿童等),且经常采用回避、消极的应对方式来缓解压力时,成瘾极易发生。这类群体由于在现实中获得肯定、支持和成就感的机会较少,更倾向于从网络、游戏和娱乐中获得好的体验和积极感受,因而有可能更加依赖于网络。
第三,网络游戏成瘾者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儿童青少年的脑神经发育特点使其成为网络游戏成瘾的最易感群体。个体在10岁-25岁阶段,一方面,负责认知调控系统的大脑前额叶区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进行理性思考、计划制订、情绪和行为调控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作为情绪动机系统核心的纹状体和杏仁核则成熟得更快更早,具有强烈、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且情绪容易到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较大波动。认知调控与情感动机两个系统的不平衡使得个体在这一时期更容易接受新奇的事物,也会表现出易冲动、爱冒险、做事不计后果的特点,因而也是不良行为或失范行为的高发阶段,如攻击、欺凌、吸烟、酗酒等行为。
第四,网络游戏成瘾者也具有类似物质成瘾的认知、情绪异常的神经生理机制。例如,以往大量实证研究发现物质成瘾(即毒品成瘾)者表现出对未来收益的短视,其偏好短期的获益而不顾长期的损失;网络游戏成瘾者身上也存在这种决策特点。此外,持续玩游戏的行为与网络游戏成瘾者的高冒险性有关,其会更倾向于选择有风险的奖赏,并且较少考虑奖赏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实验室中采用赌博模拟任务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这种风险偏好与他们不能有效地利用反馈信息有关;进一步区分了损失和获得不同情景后,研究还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在损失情境下,选择风险选项的偏好倾向更加突出。基于风险决策任务的磁共振研究发现,成瘾者的成瘾程度与其背外侧前额叶在风险评估阶段的激活程度呈负相关,即成瘾程度越高,其激活程度越低,其具有的调控功能越弱;而在结果反馈时,作为个体奖赏系统的核心区域的右侧眶额叶激活程度与成瘾程度呈正相关。这些结果展现了网络游戏成瘾者奖赏加工异常问题及其神经生理机制。游戏成瘾者常表现出的消极情绪且难以有效控制自身负面情绪等特点。且在负性情绪加工调控任务中发现,相比健康对照组,网络游戏成瘾者在加工、调控负性情绪时,前文提及的情绪加工系统核心区域――杏仁核和认知调控系统――前额叶的活动均减弱;表现出一种神经活动钝化模式。最新理论提出,相较单一脑区/系统的功能异常,大脑中多个功能网络间的互动异常更能解释成瘾者的临床行为表现。由此,研究者们提出了脑资源分配指数(RAI)来反映静息状态时大脑中突显网络优先将资源分配给默认网络而非执行控制网络的程度,结果显示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渴求与其右脑的脑资源分配指数降低显著相关。
■ 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
在有限的干预研究中,大多围绕网络(游戏)成瘾的单个或多个认知、情绪上的异常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或促进,从而达到改善成瘾问题的目的。如围绕着成瘾者易冲动的特点而进行的现实疗法;基于认知偏向而进行认知偏向矫正训练;针对亲子关系不良而进行的家庭治疗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针对不良认知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认知行为疗法(CBT),且在跨地区的数个认知行为疗法研究中,大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Wölfling等人基于多中心、随机分组的实验,其在大样本中验证了CBT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网络成瘾程度,并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此外,一些包含了多种模式的综合型心理行为干预疗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团队的研究发现,基于CBT干预技术和冥想训练的综合行为干预方案在两个月内即可以有效地改善成瘾的症状;减少他们每周的游戏时长,且减低他们在静息状态下对游戏的渴求。此外,大脑影像学的证据也表明,成瘾个体接受行为干预后,随着成瘾程度的降低,其腹侧纹状体与顶叶及前额叶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异常也随之改善;默认网络与执行控制网络间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异常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近十年来,随着脑调控技术发展成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且可以揭示因果机制等特点逐渐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探讨神经机制的重要技术。tDCS是一种非侵入式、无创性的脑刺激手段,它通过在头颅外施加微弱的直流电流来改变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进而影响大脑功能性的改变,最终达到治疗疾病或者提升大脑从事某项认知活动时的功能表现的目标。近年来,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狂躁症等各类情绪精神障碍以及酗酒、吸烟和可卡因等各类物质成瘾群体。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综合横断研究和干预追踪研究范式,结合经典认知实验任务、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和磁共振技术探讨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者渴求调控异常的行为特点及和脑神经基础;进而探讨采用tDCS技术刺激成瘾者的背外侧前额叶的短时和长时效果及起效神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tDCS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成瘾者对渴求、消极情绪的调控能力以及抵抗无关游戏线索干扰能力,有望成为网络游戏成瘾干预的辅助手段。
本文原载于《教育家》2020年第48期
受篇幅所限,删去原文所有注释
感谢作者授权
★
QR 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