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事”是啥?古代中国版的“瑞士军刀”,功能超乎你想象!
珠宝匠第478篇原创走心科普
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已经成为现代人出门必备的4大物件,出门之前一定要默念一下“身手钥钱”,缺一不可。
身手钥钱
那么古代人出门的时候,会随身带什么呢?
除了必备的银两之外,还有一个物件你绝对想不到。
那就是“金三事”。
金三事 清 岳阳市博物馆
何为金三事?
金三事?
从名字上,似乎看不出什么道道,但是,它却是古人出门必备的小玩意,无论是剔牙、挖耳朵、还是清除毛发,都离不开它。
等等,这强大的功能,岂不是与瑞士军刀十分相似?
没错,从功能上看,“金三事”实际上就是古代中国版的“瑞士军刀”,是古人随身携带用来修颜、清洁之用的卫生工具,包括挖耳勺、镊子、牙签、勺子、剪子等物件,男女皆可佩戴。
梁庄王墓出土明代金三事儿 湖北博物院藏
那又为何称它为“金三事”呢?
事,在今天多指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或活动,有事情或者事件之意。而在古代,则有饰品之意,指的是一些随身工具或者物件的总合。
而关于饰品这一含义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的“蹀躞七事”。
复原之后的蹀躞带(吉林省博物馆藏复制品)
蹀躞带本是胡制,自魏晋时期传入中原。在带间有带环,用来挂置各种随身的物件,比如:剑、刀、弓等物品。
到了唐代时,蹀躞带被认为是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以悬挂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
唐 狩猎纹金蹀躞带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出土
也正因如此,“事”这个字,逐渐衍生出“饰品”这一含义。
根据制作的材质不同,“事件”又可以分为“金事件”和“银事件”。
银三事及鎏金银筒 明
其中,耳挖、牙签、镊子是“金三事”最为常见的组合。
但是,这个组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可能只有一、两件,有时则多达十几件。
明代文人屠隆《考槃餘事·文房器具笺》“途利”条云:“小文具匣一,以紫檀为之,内藏小裁刀,锥子,穵耳,挑牙,消息,修指甲刀,剉指,剔指刀,发刡,镊子等件。旅途利用,似不可少。”
在法门寺地宫中,就曾出土过一套唐代铜十二事件,上面除了最常见的牙签、耳挖、镊子以外,还包括剪子、勺子等常用的小物件,经推测,这应该是云游僧人随身佩戴的“事件”。
收纳也精致的时尚物件儿
虽然,这些“事”很实用,但体积较小,常常一不小心,就会弄丢。
所以,从明代开始,人们为了能够随时随地的使用,便将这些常用的“事”,配成一套,用链子拴在一起,放置于小筒中,作为一种配饰,将其放于腰间,随身携带。
图源:广东日报
比如下面这件,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减银杂宝纹金事件,外观呈圆筒形,内置金耳挖、金牙签,并用金链将其连在一起,不用时,将其放于圆筒内,挂于身上。
减银杂宝纹金事件 图源:浙江博物馆
同样用金筒将“事件”收纳起来的,还有在江苏南京殷巷明代沐叡墓中出土的“金事件”。
外边是一个錾刻着山水人物的小金筒,用一根金链将耳挖、镊子、牙签等事件与金筒相连,用时随着金链抽出来,不用时便将事件放回桶内,十分方便。
江苏南京殷巷明代沐叡墓中出土的“金事件”
为了满足不同阶层对“金事件”的要求,除了这种样式较为简单的金筒状事件外,古人还设计了许多样式较为华丽的金事件。
比如,下面这件仕女形金事件,整体的造型是一个手捧寿桃的仕女。
明金三事儿 江临海张家渡明代王士琦墓出土
仕女的体内是空的,一条系有耳挖和牙签两种“事”的金链贯穿始终,用的时候,将“事”从仕女体内取出,不用时,再放回去,并用寿桃形的金饰塞在筒口处,设计十分巧妙精致。
虽然,将三事置于筒内,看似方便了许多,但是,喜欢看古装剧的你应该知道,清代以前的服饰,既没有可以挂这种饰物的大襟扣,也没有用来放置物品的口袋,那么,人们又是将它挂在哪里呢?
左:宋代服饰 中:唐代服饰 右:明代服饰
注:
在金瓶梅第59回:“西门庆向袖中取出白绫双栏子汗巾儿,上一头拴着三事挑牙儿,一头束着金穿心盒儿。”
从一些话本或者书籍中不难看出,为了使用方便,这些事件常常被置于汗巾上,然后放在衣袖中。
古代的服饰,衣袖要比现在的服饰大很多。通常在宽大的衣袖内,都会藏有一个暗袋,人们会将系有金三事的汗巾、粉盒、鼻烟壶、银两等一些贴身的物件放置其中。
江苏泰州明代徐蕃夫妇墓中出土的服饰
比如,在江苏泰州明代徐蕃夫妇墓中,就曾在墓主人徐蕃的左边袖中发现一条汗巾,汗巾的一角系有一根18cm的银锁,另一端则系有一根银牙签。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种具有实用性的金事件外,还有一种金事件,并不具有实用性,而是被人们当成装饰自己的配饰。
比如,下面这件在北京南城右安门外明万贵夫妇墓中,出土的“金七事”。
北京南城右安门外明万贵夫妇墓 金七事
上方是一个金链连着一个荷叶坠,荷叶坠的下方,分别系有小剪刀、花鸟纹小荷包、宝剑、提梁荷叶盖罐、牡丹双凤纹小圆盒、带盖玉壶春瓶和曲状小锥这7个事件。
但从其尺寸及外形上看,这些“事件”仅能起到装饰作用,并不具有实用性。
到了明中期以后,“吉祥”几乎成为装饰的唯一主题,即“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事事如意
而这种仅用于装饰,没有任何实用性的事件,悬挂的也不再是各种仿真工具,而是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比如:荷花、葫芦、鱼等等。
在平武苟家坪明墓中出土的“玎珰七事”,是由金荷叶、金瓶、金荷叶盖罐、金双鱼、金剪刀、金粉盒组成,这些事件上,均饰有具有不同寓意的吉祥纹样。
玎珰七事中的一部分,由于时间久远,上面的链子已丢失
其中,金双鱼寓意鱼跃龙门、金榜题名;金荷包上的并蒂荷花、并蒂牡丹花,寓意夫妻和睦同心;金剪刀上的梅献五福、金荷包上的满池娇,寓意生活幸福美满;
J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