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乡风民俗 旧州五月二十八 2018年第60期(总299期)

旧州抬城隍 李立洪 摄

旧州五月二十八
——胡维忠

农历五月二十八,对旧州来说是个很重要的日子,历经三百余年的传承,已然成了旧州一个十分重要的民俗文化节日。

五月二十八这一天,四面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贩夫走卒逶迤塞途,古镇骤然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最想目睹的,是抬城隍巡游四街。

旧州城隍巡游四街,始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据传,当年乾隆下江南时,曾于五月二十八这天遇强人袭扰,幸遇旧州张氏某人舍身救驾,方使乾隆爷转危为安。于是皇上御赐张氏半副銮驾,封其为“钦命城隍护国威灵侯”。张氏辞世后被人们奉为旧州城隍,祈请其保境安民,保佑地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后每年的五月二十八这天,旧州城都要举行盛大的城隍巡游活动,以纪念城隍的功德,且扫除可能匿伏在街边巷尾、阴沟泥淖的鬼怪妖孽。

旧州抬城隍 李立洪 摄

抬城隍是一个大型的庙会活动,所需人力物力甚巨,需要提前安排打算。从农历五月初三开始,当值的人(年值)便到庙上当值,筹备各项事宜,年值通常由地方上的乡绅,或者有一定地位抑或德高望重的耆老轮流担任。他们负责指派服务人员清理、修整各种执事器物,备办采买活动所需物资,安排匠人扎制喜神(黑白无常)、制作春亭等等工作。

二十八这天辰时,巡游开始。随着三声铁炮巨响,城隍爷被虔诚的人们从麒麟山半山腰上的城隍庙抬出,百余人职有专司各有所执络绎而出。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两人,一左一右,各执一面大铜锣,鸣锣开道,谓之“净街”。“黑白无常”跟在二人身后,大摇大摆,“咣咣”的锣声驱开了道路中间的观众。紧接着,半副銮驾出列。銮驾前,数十人分别举着“肃静”“回避”虎头牌及长矛大刀,各色旗帜,形成一支威武的仪仗队。銮驾之后是几座春亭。春亭多寡不拘,视当年情况而定,或四座,或五六座。每座亭子上有数个铁制的桩座,上竖木柱,每根柱子上站立一个十一二岁的童子,童子身着特制的戏曲服装,用布带将其身子绑在柱子之上,以保证其安全,孩子手持刀枪剑戟,摆出各种戏曲姿势造型。

旧州抬城隍 李立洪 摄

春亭的戏目多是民间的传说故事,也有根据古典小说改编的,内容大多是表现忠、孝、节、义,如“岳母刺字”“木莲救母”“武二杀嫂”等。扮戏的童子一般为贫寒人家的子弟,富裕一点的人家不会让自己的子弟去做这样的事情。过去,民间有“好男不装春,好女不装灯”的说法,即是说好男儿不上春亭,好女孩不玩花灯。不过活动结束后,春亭上的每个孩子都可以领到一点米粮作为犒劳的。

春亭后面便是“骑摆马”。所谓“骑摆马”,即是几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穿戴得珠光宝气,骑在高头大马上,由人牵着,大摇大摆地走在队伍当中。这“骑摆马”的人家,由年值在上一年确定,报名骑摆马的人家照例要向庙会缴纳银两,数量不定,根据自家的财力、心情而定,往往是张家出十两,李家出十五两,相互间暗中较量攀比。年值根据缴纳银两的情况,决定哪家走在前,哪家走在后。而这些骑摆马的人家无一例外的都是富有人家,因此,“骑摆马”变相地成了地方豪门大户之间夸豪斗富、炫耀财势的一种方式,当年旧州的几大豪门诸如谷家、简家、刘家、孙家,都是骑摆马的常客。骑行在第一位的孩子,身背城隍金印,他背负着家人对其日后升官发财、平步青云的期盼。马队所到之处,围观人群投以或羡艳或惊叹的目光。

旧州抬城隍 李立洪 摄

紧接着,城隍龙轿现身,这是庙会活动最重要的一环。龙轿一动,立刻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将活动推向高潮。龙轿左右两边分别书写有“钦命城隍司”“护国威灵侯”的红底金字对联;横联书“威灵丕显”四个大字,也是红底金字。城隍爷端坐在一个蝴蝶形的座椅上,满面红光,神情端庄肃穆。原先的城隍像全是纯木雕刻,脚手及颈部关节能活动,上世纪六十年代,城隍庙被拆毁改建粮管所时,城隍像被烧毁,后来重雕了一个关节不能活动的城隍木坐像。城隍的龙轿两边各系一条数十丈长的杏黄色布带(现改为红色),由数十名孩童列队牵着往前走,是谓“拉纤”。拉纤者多为贫民子弟。

龙轿前有二至四人,手捧香炉,香炉内点着檀香,捧香炉者一般是地方上有名的孝子善人。龙轿后面跟随的是地方绅耆、社会贤达,大家簇拥而行。游行队伍从城隍庙开始,经东街,过北街,绕西街,走南街,直至旧州场坝,升“赈济台”,“赈孤”“打坐”之后,经扶风亭返回城隍庙。一路上鞭炮声声,锣鼓阵阵,夹杂着丝竹之声,可谓热闹至极,呈现着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沿途的人家,只要不是穷得揭不开锅,都要摆上香案、果品供奉城隍,有钱的人家还要用红纸封上点细碎银子,赏给轿夫人等。

旧州抬城隍 李立洪 摄

游行队伍返回城隍庙,宣告当年庙会结束。乡绅耆老们总结今年的得失,又准备谋划下一年的活动了。

城隍庙会耗资颇巨,那其资金从何而来呢?城隍庙上有几十亩田地,一年可以收几十石租,这是其一;其二,骑摆马的人家随喜;第三个资金来源比较有趣,叫做“请保”——地方上有人家人口不宁,生病遭灾,于是请上十位乡邻,在城隍座前具保,保证此人无违法乱纪现象,无恶行,求城隍保佑其无病无灾。此人得到城隍的保佑,身体康宁了,便准备谢仪,到庙上还愿。另一个资金来源,便是民间募捐。

正是由于有了可靠的资金来源,旧州城隍庙会才得以不断传承并有所发展,以致成为旧州当地一个影响巨大而深远的民俗文化盛会。

旧州抬城隍 李立洪 摄

· 作者简介

胡维忠:男,汉族,西秀区旧州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西秀区作协会员,有散文等作品发表在《黔中早报》《贵州都市报》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