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语文教学的缺憾
我们说起语文使用的能力,通常都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强调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具体指的就是这四方面的能力。其中,听和读应该是指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说和写指的是学生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也是我们从来没有去深入思考的问题。可是,究竟这些能力有没有轻重的问题,是否全面了?
在学生的学习中,到了初中以后学科也变多了,但走的线路还是以文、理两个方向为主。个人觉得,其中文科的知识好像更多地倾向于记忆性的知识,较少要求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而对于理科的知识则是以思维(逻辑推理和分析)和计算为主,更多的是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然而,作为工具的语文学科,一般情况下是被看作是文科的,它是用来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同时,我们也定义了,它还具有人文性,也就是语文包含着人类社会与文明相关的知识。这是我们一直认为的语文学科的性质。但是,既然理科的学习离不开语文,也就是说,语文相对于其他文科类学科更接近于理科,是学习理科知识的桥梁。那么,它在哪些方面的特点和理科是一致的?
个人认为,我们的语文(汉语)教学,在每一个阶段的性质都是量的增加,都是通过量的增加来实现质的突破。小学的学习还可以明显地体现出质的变化(字、词、句、篇,不断地提升),但是,初中阶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初一的教学和初三的几乎没有质的区别,都是按照字、词、句、篇、章的阶梯来学习和分析文章,都有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都只是强调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从未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和思考为什么的问题,都习惯于把知识进行分解,都只是简单的去认识构成知识的要素,而几乎没有涉及到知识本身。没有问一下为什么?比如《愚公移山》中,为什么要把“愚公”的年龄设置为“年且九十”?为什么邻居中只有“寡妇弱子”来帮助移山?为什么“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回到语文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听说读写,好像缺少了思考这一关键内容。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我们的大教育家对于思考的重视。那么,我们现在的学生通过听和读,是否就实现了学习的目的?其实,我们一直强调要把学习的内容进行沉淀,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成为“掉书袋”。但是,回到教学中,我们现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判断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学生的考试中,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字词句篇章,古今中外,课里课外都有,作文占了不到一半。这样的结果就是如果教学不进行条分缕析,重点训练那些考试的条块,成绩一般较差。我们发现,语文能力和考试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有思想的语言表达和发音无关,与写字漂亮与否无关,甚至有错别字(古文中的通假字)也没关系。但是,我们的学生很少能写出有思想性的文章,甚至连写清楚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都难以办到。
我们在思考语文是工具的时候,强调语文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却几乎忽视了语文也是思考的工具。思考本身离不开语言,特别是许多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透过事物的表面看本质等,许多时候都与语言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对于语文驾驭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考的能力。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语言对于思考的重要性。我们知道,数学是最能体现逻辑分析能力的,数学本身存在着条件和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是,语文(汉语)也是存在着自身的逻辑关系的,但我们在语文的教学中几乎没有涉及到其中的这种关系。而且,作为汉语的使用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关系,那就是和大自然非常地接近,特别在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情况。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中把“我”放到“杨柳依依”的环境中,既是“我”与亲人离别的不舍,同时还暗示“我”在“往”的时候与“依依”“杨柳”是一样的,都是青春年少的;而当“我”归来时,“雨雪霏霏”表面是写的是天气,但更是心境和遭遇。这就是存在于汉语当中的逻辑。
汉语有它自身的逻辑,比如表达习惯,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等。这是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分析和思考的问题。并且,进入初中以后,文章的篇幅和结构也有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不能够通过结构、思想情感等来分析的,必须要上升到另外一个高的维度才能够解释得通的。如果说小学的文章是理清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初中的文章则需要透过文章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内容为思想情感服务的。可是,我们往往不注重分析和思考文章内容背后的含义。比如《木兰诗》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作者为什么要两次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我看了好多资料的分析,感觉都不恰当。我尝试从逻辑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木兰”感受到“不闻爷娘唤女声”,说明在家时候她应该是经常听闻“爷娘唤女声”的;那么,“爷娘”为什么要“唤”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木兰”和“爷娘”之间关系紧密,生活中相互依靠性应该是非常强的。是“木兰”依靠“爷娘”还是“爷娘”依靠“木兰”?下文已经给了答案,“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不”和“但”二者形成对比。那就是突出“木兰”还是个在家需要“爷娘”照顾的姑娘,却只能面对凶险的自然环境和敌人,从而反衬出“木兰”的勇敢。
总之,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内容,是语文教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本人在今后的更新中将列举更多的文章或诗文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