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有望 (长篇连载)一卷 告别 1
早饭仍然是玉米窝头地瓜粥。今天又是石坝集,她第一次赶集起床这样晚。以前,为了躲避小队长肖来顺的眼睛,总是摸黑就起来做饭,揣上两个玉米窝头,背起席筒就上路。今天星期六,她与肖明山和肖承均一起,从容地吃过早饭,小儿子肖承匀还在睡懒觉,怎么叫也不起来,只好由他去。
顾桂英领着肖承均出门,她还是第一次没有背上席筒,也这是第一次只揣了一个热窝头到夹袄怀里她娘俩走过大街时,街上空荡荡的,她明白,不出一袋烟的功夫,肖来顺就要从一条条小巷里串来串去,喊上坡。其实,每一个社员都很熟悉这个点,就如顾桂英为了逃避他而熟知这个点一样,熟悉这个点的还有一个人,就是从不上坡劳动,靠着交钱买工分分口粮的王兰贞。她早早就拿着老泉城烟,站在角门里,等着肖来顺走过自己的家门。
一阵钟声响起。“上坡了,除去弄地瓜炕的,都到南坡撒粪,带好个人的铁锨、三齿。”是肖来顺的喊声,越来越近,王兰贞一探头,果然是队长已经来到了自己的大门前,她赶忙叫住他:“要上坡啊?”她问。“嗯”,肖来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她赶忙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来,递给他,还用准备好的火柴给他点上,肖来顺那个受用的表情啊,满脸的自在和欣慰。
面对这种媚态,他心里想:“顾桂英可是从来不冷不热”。肖来顺亲热地搭话:“婶子,明原叔一直没回来啊?”“河务局里工程忙,忙起来就整个月回不来。”“明山婶子干啥去了?咋就好长时间没见她啊。”王兰贞说:“还不是编席卖席么。也许走亲戚去了。”“奥,上坡了,上坡了!除去弄地瓜炕的,都到南坡撒粪,带好个人的铁锨、三齿。”肖来顺一路吆喝着远去了,直到出了小巷口,拐到到街上,在老槐树底下停住脚,等着社员们出来。
石坝集上,顾桂英领着肖承均,一前一后在人流里往席市上挤。她不时地回头看看因为好奇浏览街边货物摊的儿子,儿子发现被母亲落下了,立即小跑几步,加速在人缝里钻到母亲身边。在广袤平原的三绿色的麦田上走过,她的头巾就是烈烈火炬,在暗色的人流中,娘的桔红头巾就更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了,成了儿子的路标和旗帜。 顾桂英嘴上没说,但是心里明白,她是来告别的,她要告别这个卖席的行业,甚至告别这个集市。她发现席子越来越不好卖,农户家的土炕陆续换成了木床,木床又换成了铁床,竹子凉席被石坝镇土产公司大批地调拨进来,洁净好看又便宜,相比手编的席子,大席子便宜一块钱,小席子便宜五毛钱。工业产品到底冲击着了这个手工行业,织布、剪纸、刺绣在集体失踪,没声没息。廉价的粮食支撑了中国工业的崛起,而崛起的工业却开始冲击乡村生活方式和伦理关系,冲击着乡村古老的田园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