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为什么要自杀?

1890年7月29日,画家梵高自杀

图为梵高的自画像,绘于1889年

图为梵高名作《夜间的露天咖啡座》

黄色小屋外的“梵高咖啡馆”,也就是《夜间的露天咖啡座》的场景

原载:《看世界》2020年第16期

作者:卡莫

说到梵高,不难想到他的几幅著名画作—《星月夜》《向日葵》《夜间的露天咖啡座》,以及他疯狂地割下自己的左耳,并将之送给了当地妓院中的年轻女仆。梵高告诉她:“好好保护这个东西。”喔,当然还有他最后疯狂到了极致—举枪自尽。

梵高37岁早逝时,已经历过不被祝福的爱情、以决裂告终的友谊、失去至亲的悲痛。他的画作多产却滞销,既不起眼又生活窘迫。他是个画家,潦倒而不屈,10年间留下了2100幅左右的画作。

130年后的今日,梵高的画作已被公认是艺术史上的不朽之作,他是印象派的代名词、表现主义的先驱,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风格。有许多人造访偏远的小镇,只为了亲眼见见他曾挥洒过画笔的地方:阿尔勒、圣雷米和奥维尔—梵高生命最后两年所在之地。

破茧之前

早期的梵高,崇尚的是米勒的写实主义,与现在世人印象中的“梵高风”大相径庭。他到巴黎之前,曾在荷兰的纽恩南待过两年,并以农人、劳动者、妇女为题材作画,关切着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景况。

其实,早在梵高担任矿区传教士时,便对生活困苦者怀有强烈的悲悯:他放弃了自己舒适的住所,让给街头的无家者,自己则睡在稻草上;当矿坑发生意外时,他将自己的衣服撕成了绷带,帮人们止血。

在27岁正式开始作画时,他的关切自然也落到了这群人身上。梵高这一时期最有名的画作是《吃土豆的人》,他用黯淡的色调呈现农人的朴实与他们平淡的晚餐,农人的颜色就像是土豆一般—农人就是他们所种植、挖出和吃下的土豆,勤恳地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当时的欧洲艺术讲究“逼真”,也因此梵高的画作并不受欢迎,但梵高坚持在自己的画中放入情感和观察,而不是要求“精确”。

离开纽恩南之后,梵高在安特卫普短暂停留。他在那里遇见了日本的“浮世绘”,开始深深为日本艺术所吸引,并在后来的日子里收藏了大量的浮世绘作品。有趣的是,浮世绘在当时的日本已经没落,甚至沦为瓷器商品的“包装纸”,但是在世界的另一头,却意外地与梵高的艺术精神接合。

后来梵高到了巴黎,大量地与印象派画家接触,他开始将印象派和日本艺术糅合。其画风因此经历了剧烈的转变,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破茧而出。

那简单线条勾勒出的涌动麦浪,是被夜空袭来的无助仓皇,还是对于尘世的奋力抵抗?

梵高坚持自我、突破了当时美学的框架,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却始终没能获得人们的肯定—2000多幅画中,只有一幅《红色葡萄园》得人青睐被买下(有一说是他弟弟提奥托人买下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