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0148】秦楚之好,事出有因

通鉴原文
楚、赵、魏、韩、卫合从以伐秦,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取寿陵。至函谷,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楚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观津人朱英谓春申君 曰:“人皆以楚为强,君用之而弱。其于英不然。先君时,秦善楚,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逾黾厄之塞而攻楚,不便;假道于两周,背韩、魏而攻楚,不可。今则不然。魏旦暮亡,不能爱许、鄢陵,魏割以与秦,秦兵去陈百六十里。臣之所观者,见秦、楚之日斗也。”楚于是去陈,徙寿春,命曰郢。春申君就封于吴,行相 事。
月残读鉴
秦国和楚国为什么能够交好?

朱英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秦国不可能来攻打楚国,除非是能够联合其他的部队,楚国也不可能攻打秦国,除非是联合其他的部队,现在的情况变了,秦国的军队就在一百六十里之外,两个国家怎可能不打起来。

问题又来了,楚国的士兵能跟秦国打吗?

显然是打不过的,秦国已经有多年的战争经验,而且吞并了不少的地盘,加上自身资源优势(因为郑国渠建成,关中平原农业因此发达,收成比较好),秦国吞并天下已经成为必然。

从一开始,楚国或者齐国就应该跟秦国一样,以扩张领地、吞并他国为目标,不断的以战养战,扩充实力,估计最后就不会有秦国吞并天下的局面了。

只是中原各国因为都是亲戚关系,所以,打打闹闹,也不是真正为了灭了谁,大家都比较要面子,春秋五霸都是当个霸主就算了,大家臣服于我,已经很满足了,没想过要吞并哪个国家。

秦国不一样,不太有文化,他们就是想把这些人灭了,然后为他们服务,让秦国不仅成为天下共主,而是让秦国成为天下唯一的国家,这有点穿越,当时的人,很难有这样的想法,夏商周甚至更早以前,都是分封的,秦国竟然有统一的想法,实在是不简单。

没文化也好,实用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太将一些仪式性的东西放在思考的前面,这个方法只要能够有用,哪里还管他们有没有道理符不符合礼节呢?这样节省了许多资源。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确实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不要太拘泥于道理、礼节等等东西。

参考译文
楚、赵、魏、韩、卫结成南北合纵联盟,共同讨伐秦国。楚国楚考烈王担任纵约长,春申君执掌军务,夺取寿陵,挥师直逼函谷关。秦军出关迎战,五国的军队都大 败而逃。楚王将联军的失利归罪于春申君,春申君因此渐渐被楚王疏远了。观津人朱英对春申君说:“人们都认为楚国本是一个强国,只是因为由您执掌事务才衰弱下去了。但我不这么看。先王在世时,秦国与楚国相友善,二十年间从不攻击楚国,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秦国要越过黾要塞来进攻楚国,十分不便;而要借道西周与东周之间,背对着韩国和魏国来征伐楚国,又为有后顾之忧不可行。但是现在不同了。魏国朝不保夕,随时都会被灭亡,根本无力顾及它的属地许、鄢陵,一旦魏国将这两地割让给秦,秦国军队距离楚国的都城陈就不过一百六十里了。我所看到的是,秦楚两国天天陷于相互争斗之中了。”楚国于是将都城由陈迁至寿春,命名为郢。春申君即去到他的封国吴地,仍行使相国的职权。
在 不断学习中成长!
人鉴,明得失;
史鉴,知兴替;
铜鉴
,正衣冠;
以史为鉴
通鉴小故事
微信号:yezidis
QQ群:11585399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