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个孩子就有1个中招!别再忽略这个教育误区!
“我家孩子除了写字读书之外,别的都擅长。”
在央视最近播出的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中,校校妈妈的一番话说出了许多家长的烦恼。
上小学的校校聪明伶俐,人见人夸,就是成绩差。许多有相同情况的家长觉得这是因为小朋友贪玩,不认真,很多孩子因此被外界贴上了“笨”的标签。
而《我不是笨小孩》这部纪录片,将我们的目光引向阅读障碍患者这个被忽视的庞大群体,也让许多家长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孩子并不笨,他只是不会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舒华教授在纪录片中为我们揭开了阅读障碍的面纱,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智力是正常的,教育机会也是正常的,他只是学不会阅读。
据研究显示,每十个孩子中都有一个患有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这个比例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但是这种“病”却往往被家长忽略,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许多家长对阅读太过轻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阅读能力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如此之大。
阅读慢、理解慢、注意力难以集中,这都是轻度阅读障碍的一种表征,也是很常见阅读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可以通过早期的针对性训练进行矫正的,儿童时期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其未来的工作学习至关重要。
壹
你真的会阅读吗?
现在许多家长对阅读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阅读是孩子在识字后自然习得的一种行为。
但事实上,阅读也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有效的阅读需要思维的加工,而不是机械的输入,这是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够熟练掌握的。
在第九期瑞思大咖思享会中,具有数十年阅读教育研究经验的《北大阅读课》主编石恢老师再次重申了阅读的定义。
“阅读的核心,实际上是理解。”
家长需要明白,并不是只要教会孩子识字,就代表教会了孩子阅读。
关于阅读,另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就是认为,阅读就是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只影响孩子对语文这一个科目的学习。针对这一误区,石恢老师同样做出了明确的答复。
首先,阅读并不仅仅是语文的事情,我们在学习文科时,历史、地理都离不开阅读。哪怕是理科的物理、化学也是需要阅读的。尤其是数学推理这类题目,如果读不懂题也就无法回答。
在《我不是笨小孩》中有一位叫做王群晓的小朋友,他在智力测试中表现优异,却始终认为自己是个笨小孩。这正是因为阅读障碍使他不能很快地理解题目,让他在学习除语文外的其他科目时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也造成了他个人的极度不自信。
明明很努力,就是学不会,难道我真的很笨吗?
当外界错误的评价在孩子心中形成难以抹平的烙印时,往往会使其出于自我保护开始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陷入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越是逃避,他们与同龄人的距离也就越大。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学习问题是因阅读而起,也接受了自家孩子很“笨”这一错误的信息,错过改变现状的黄金时期。
相应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对语文外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
“所以尤其是在一个孩子的小学阶段,你要学习阅读,其实不光是学语文,其他科目里面的核心点也是要首先解决阅读的能力问题,要会阅读。”
当我们在谈论阅读时,并不是仅仅针对语文这一学科,阅读涵盖在所有科目的学习之中,只有掌握了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贰
放下阅读的包袱
许多家长对阅读的认知存在偏差,因此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而有意识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家长,同样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导向。
部分家长将一摞书交给孩子就算是完成了任务,更严格的可能会列好读书计划,督促孩子在一段时间内读完一本书。但事实上,这些都不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最佳方法。
对于如何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这一问题,石恢老师结合自身对阅读教育的多年研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实际上做阅读教育是要帮助孩子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阅读。这里面当然有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问题,但是首先还是一个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同时你在阅读过程中要去推理,你需要根据你的信息进行一些推理,然后你去检验你的结论。”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掌握阅读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强迫孩子读书,不要将阅读变成孩子的一个任务,而是要培养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在这之中,尤其要注重阅读中“思”的部分,要让孩子真正从阅读中有所思考。
在谈到如何让孩子在阅读中进行思考这一问题时,石恢老师讲述了加拿大资深读写导师阿德丽安∙吉尔在教学中的经历。
在吉尔的阅读课堂上,一个男孩在朗读环节表现亮眼。但在跟他交流书中的内容时,这个孩子却很茫然地看着老师回答不出任何问题。
老师奇怪地问:难道你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去思考吗?
这个孩子却反问道:什么叫思考?
孩子的回答也让我们恍然大悟,许多成年人认为理所当然的那些抽象的概念,在孩子头脑里面是没有的。抽象是一种孩子还不具备的高级思维,他们心里只有具象的、形象的、实物的东西。
这个时候老师怎么办呢?他将读书过程中大脑里的抽象活动用语言描述出来,让孩子了解阅读中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思维活动,这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有声思维法”,这种引导的方式也是家长们可以借鉴的。
在阅读中思考需要一个好的内在状态,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外部环境,在分享中,石恢老师也提到了陪伴的重要性,他认为读书需要一个氛围,它也是一个交流的愿望,或是分享的渴望。
在BBC高分纪录片《重拾阅读》中,同样也提到了家长在孩子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哪怕仅仅是睡前的一小段阅读时间都会为孩子埋下热爱阅读的种子。
作为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就要先从自己做起,将阅读变为一个陪伴与交流的亲子活动,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氛围。研究表明,许多孩子的阅读障碍正是由不当的教育方法导致,家长的单纯逼迫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叁
发现“悦”读的力量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精心包装的媒体资讯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阻碍了我们理解力的发展,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更是帮助我们保持心智活力的一项重要活动。
在对谈中,瑞思教育CEO王励弘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科学研究表明,看视频的时候其实人脑的活跃度是很低的,但是在阅读的时候,实际上思维的活跃度是很高的。”
2013年,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关于阅读对大脑影响的研究。通过对比阅读前后的大脑磁共振成像,他们发现,在阅读后大脑中与语言相关的部分增强了连接,感知动作区域的活性有所提高。
过于精细的信息输入降低了思维的活跃性,而阅读这种以思考为重的活动正是激活大脑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不仅对知识的学习有益,对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有帮助。
“阅读其实就是我们人生的一个伴侣,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方式。”王励弘在对谈中对阅读的阐释,也让我们回忆起了《梦与路,小镇青年的双面人生》中范雨素对阅读意义鞭辟入里的说明。
范雨素是北京的一名育儿嫂。在空闲时,她根据两个家庭的真实故事,写出了长达十万字的小说,因此火爆网络。她是一名作者,也是一名读者。
她将阅读比作竹篮打水,虽然往往是一场空,但经过一次次水的洗礼,竹篮会一次比一次干净。我们读过的书即便不能全部记住,但也早已融入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之中。
读书是与世界上其他伟大头脑对话的过程,通过纸面的一个个文字,读者可以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也正是阅读,带领我们脱离了现实的桎梏,让我们得以获取更广的视野、拓宽人生的边界。
Professor点评:
瑞思教育是一家以孩子成长为核心的国际化素质教育机构。自2007年成立以来,始终遵循“全人教育”,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为己任。
作为专注于知识、思维、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机构,瑞思教育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匠心育人,持续完善国际化素质教育全体系格局。旗下拥有专注于3-18岁青少儿素质教育的瑞思英语(RISE English)和高端留学品牌领峰教育(The Edge)两大业务体系。
2017年10月20日,在成立十周年之际,瑞思教育凭借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和领先的行业地位,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NASDAQ:REDU)。
截止目前,瑞思教育版图覆盖中国、新加坡、越南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百余个城市、发展了数百家瑞思英语校区,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无锡、石家庄、香港等地设立多个分公司。
点这里!快来带宝贝一起体验精彩瑞思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