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杨留坤原创散文《小街刮着黄瓜风》
杨留坤,1967年生于河南秀美的山城卢氏,现居陕县经商,奔流文学院作家研修班第七期学员,热爱文学,喜欢读书。
[美丽的家乡] 小街刮着黄瓜风
(一)
小街逢集这天,陈家堎人到街上头占地方,把自家种的蔬菜拉到集上卖。占地方要来早,占个好位置,菜卖得快,还能卖个好价钱。
小街逢集这天,寺庄村人到街下头占地方,把自家抚的菜苗拿到集上卖,占地方要来早,占住好地方,菜苗卖得快,还能卖个好价钱。
卖菜人不抚菜苗,卖菜苗不种菜,各挣各的钱,这是多年前的老规矩。卖菜和卖菜苗都自知菜和菜苗的行情,是同一道上的人,一见面就亲热。有的还以菜联了姻缘,陈家堎村里的姑娘到寺庄村里寻婆家,寺庄村里的女子在陈家堎村里作了媳妇,这样的好事在两个村里就有好多例。陈家堎人卖的西红柿、黄瓜、辣子椒和疙瘩白的菜苗,都是逢集这天到街下头寺庄村人手里买的,它处不要;寺庄村人要买西红柿、黄瓜、辣子椒和疙瘩白这些菜,就到街上三人陈家堎菜摊上去,别处不去。做买卖的人,有时不光为了挣钱和省钱,还要图个缘份。
陈家堎村在小街的西边,寺庄村在小街的东边,都有一条小河与小街相隔,距小街大约都不到半里路。两个村都有河滩洼地,从小河边引一条小渠到洼地,小河里的水就会汩汩的流进田里,栽菜需要浇水,黄瓜地里养住鱼。
小街的集上来了,赶集人从各个路口往街上涌,陈家堎人担着菜夹在赶集的人群中,大踏步地往街上赶,担子忽闪忽闪地闪,扁担嘎吱嘎吱地响,一头的洋白菜叶子忽闪忽闪地动,像鸟扇动着翅膀,一头的西红柿和茄子上的晨露还没有落,在阳光下晶莹透亮,耀眼发光,多么新鲜的蔬菜啊!寺庄村人拉着一架子车菜苗正在淌水过河,小河里的水只淹住了脚脖,主人在前面拉,熟人在后面推,过了河把车停在河岸上,又拐进河里,趁着河水把手和脚上的泥巴洗掉,再捧一捧凉水洗一把脸,洗去脸上的汗道道。种庄稼人在赶集这天要讲个体面,不能总是一身泥一身土吧!
早上拿到集上的,只是为了占个地方,铺了个底,真正的鲜菜现在才上市。一担一担地往街上担,一架子车一架子车地往集上拉,现拽现卖,现摘现拿,就是新鲜。不管天在忙或者活在累,三天一集非赶不可,一车车一筐筐地摆在街面上,不吆喝也不叫,不争也不抢,等着山里山外、川里川外的人来挑选。赶集人走到谁家买谁家,看上哪一家买哪一家,不买也没事,站在一起抽根烟聊聊天也是正常的。赶集就是歇息,赶集就是快活。下午四五点集快罢了,卖菜的对身傍的人说,帮我看着,我去转转,就大摇大摆的走了,走到卖菜苗的地方,取了几把菜苗,只听见,不要钱!不要钱!几块钱撩到菜筐里,就走了。寺庄村人走到陈家堎的菜摊前,取了几个菜,只听见,拿着吃!拿着吃!扔下钱就走了。都是种菜的不容易,只会多不会少,谁也不会亏欠谁。
陈家堎人菜新鲜,这里的人都知道,寺庄村的菜苗放心,也是远近出了名。
[美丽的家乡] 小街刮着黄瓜风
(二)
一个宁宁静静的小街,一些熟熟悉悉的人,在一个地方生活相处了好多年,这里的人和事谁都能够很了解。小街头三岔路口上,电线杆下那个卖烧饼的地摊,父亲干不了,把手艺传给了儿子,一干就是几十年,火烧馍从几毛钱一个开始卖,卖到了一块,一块也卖了七八年,只是现在一块钱一个的火烧馍没有原来的大了,这个人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面粉从原来的70元一袋涨到了90,做生意总不能不挣钱吧,但火烧馍酥脆可口的味道没有变。小街中间卖牛肉烩面的那家面馆,开业时,烩面8块,现在还是8块,脑瓜瓢子一样大的塘瓷大钵碗,早已换了,肉涨了就少放一点肉,菜涨了就少用一点菜,量变而质不变是这个店家的本意,小街上的人喜欢就是这样实实在在。正如陈家堎人菜的新鲜和寺庄村人菜苗的放心一样,而一直受到小街人们的青睐。谁都没有一点虚情假装意,扭捏造作的意思。
小街上的人和事的变化,都在人们的情理之中,从来也没有人对谁说过三道过四。
今年春天,成群结队往小街上赶的卖菜和卖菜苗人不见了,小街的上头和下头也显得空空荡荡,往日有说有笑,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消失了踪影。因为这些人适宜种菜的土地被政府牵头转让给了一家外地人,在这里建起了几十个蔬菜大棚,成立了蔬菜种植公司。村里人可以到大棚地里打工干活,也可以一家一户承包一个大棚挣钱。
第一批蔬菜运出大棚的时候,让种了半辈子菜的村里人都感到很惊讶,外地人就是能啊!怎能把菜种成这样,尤其是黄瓜。顶端的花蕾还没有落,黄瓜就长得这么大,笔直笔直的,上面还长着让人手摸着痒痒的小刺刺,和咱种的黄瓜就是不一样,就像村子里,刚从外地娶回来的媳妇,走起路来不显屁股,麻杆细腰腰。
自从村里人在大棚地里开始干活,人们就对这种黄瓜的看法彻底地改变了。两个女人在大棚里干了一天活,主要是往刚开花的黄瓜上抹一种叫催熟剂的药(植物激素)。抹了药的黄瓜就会白天夜里不停地停长,两天就摘了,长成的黄瓜有粗有直,色花鲜艳,很是吸引人。
一听说激素村子里人就敏感,一听说农药村子里人的心里就发毛,现在村子周围有许多人年纪轻轻就患了乱七八糟的病,是不是和吃了残留有化肥和农药的蔬菜有关呢!这个谁也说不清,反正打了农药的黄瓜没有自家种的黄瓜好,黄瓜打了农药的这股冷风在村子里人的心里吹着。好像春天都到了,又刮起了一股冷风摧残着树木一样,摧残着人们的心灵,在这种追求着产量,追求着人的感观,又追求着效益的同时,是不是又在伤害着人们的健康呢!
不久这种黄瓜冷风又吹到了小街上,人们开始对这种黄瓜说三道四了,大棚里的黄瓜装上车源源不断地运到城里和市里,少数就批发给街上的小商小贩们卖,人们对这样的黄瓜人们并不热,不敢买也不敢吃,对这种追求表面的现象,好看不中吃的黄瓜,生活在小街上实实在在的人们怎么能够接受呢!而那些出自农民手里自家种的黄瓜,在小街上也是越来越少了,人们多么希望还能回归到天然种植和原生态农业啊!
《智泉流韵》微信平台
原创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