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自己和家长眼中的孩子

孩子眼中的自己

和家长眼中的孩子

每当两个人相遇时,实际上有六个人存在。那就是各自眼中的自己,各自在对方眼中的自己和各自真实的自我。

孩子和家长亦是如此。

孩子眼中的自己大多都是本领高大的,有能力的,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不放眼里的,因为我就是学霸(和范冰冰的“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的壮语如出一辙)。不管之前考得好还是不好,只要我稍微使点劲,班级前列、年级前列都不是事儿的。

家长眼中的孩子呢?有的觉得孩子特长少(学习顶尖),有的觉得孩子学习不好(其实特长很多),觉得孩子学习不够好的情况太多了,前100名的孩子家长觉得如果前50就好了,前50名的孩子家长觉得如果前20就好了,前20的孩子家长觉得如果前10就好了,前10的孩子家长觉得孩子就是不积极,要不然早就年级第一了。更有的家长暗想,唉,我家能安稳地考上高中就好了。

(这时候的孩子在想什么?高中我还能考不上吗?信不信我只要认真学一个月,高中我就能考上,信不信我不上高中也能有出息,信不信我不上大学也能发大财)。

孩子眼中的自己和家长眼中的孩子,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也正是因为这么大的差距,才造成了孩子所谓的“叛逆”,孩子觉得,我怎么做反正你都有话说,家长觉得,你就不能再稍微前进一点么?

那么,“孩子眼中的自己”和“家长眼中的孩子”,到底是哪一个更接近真实的孩子呢?

有句俗话,“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想,大家心中自有答案吧。

家长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理智的分析,他明明白白地知道孩子是什么样的一个孩子,只是家长有时候“恨铁不成钢”,有时候激进情绪占了上风,有时候想孩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以说出来的话就多数是站在离真实的孩子比较远的角度出发了,孩子难以接受也是情有可原的了。

和孩子站在一起,给孩子更多力量和支持吧,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会更好,孩子对你的意见会更乐于接受。这是双赢的局面!

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欢迎关注“希希成长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