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你的拖延症还在继续吗?

春天来了,

你的拖延症还在继续吗?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将拖延症分为几种类型,只有你对自己拖延症有所了解,你才能够针对性地去解决拖延症。

拖延症,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只要能够减缓你的拖延症,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很多不一样。

拖延症分为:

期限拖延——简单说,就是觉得时间还早呢,还没有到最后期限呢,所以选择慢条斯理,或者很放松地先做一点。等到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紧张地开始补救,或者手忙脚乱地应付任务,从而对完成任务的质量要求降低。

自设障碍——就是总给自己没有去完成任务而寻找借口和理由,当你一张口就是各种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你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比如说现在上网课,题目不会做,就不做了,而没有想过去联系老师来解答;比如不让出门,在家就不锻炼了,没有考虑做一些在家也能做的锻炼活动。

分心拖延——在铺天盖地的碎片化信息时代,我们很容易因为各种事情分心,效率变得低下。比如拿起手机想上传作业的,看到群里有人@自己,于是去群里回复,刚巧又看到他们在聊你感兴趣的话题,就顺便说了几句。结果关上手机的时候,发现作业还没上传,于是再打开手机,终于把作业发出去了。比如准备看书的时候,先在朋友圈立个flag,然后一边看书一边刷朋友圈的回复,结果看书十分钟,刷圈半小时。

如果了解了自己的拖延症是哪一种,你就可以对想做的事情按拖延症状进行分类,对症下药,会对舒缓拖延症事半功倍。

那么,如何舒缓自己的拖延症状呢?

首先是对自己的拖延行为有所认知,找到自己的节奏感。比如说,你本来是80分的数学水平,不能要求自己一下子达到140分的水平;又或者你本来是唐朝美女的富态身材,不能要求自己突然就成名模。接纳自己,在自己的条件下做到最好,这些自我实现的改变,能够强化你的幸福感,并且让你真切地感受到持之以恒的力量。

其次是坚持两分钟原则和五分钟原则,这是有效解决拖延症的方法。两分钟原则是将任何小于两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马上去做完;五分钟原则是暗示自己将不管多麻烦多复杂的事情全力去做五分钟,在做的过程中,就会有一种惯性,让我们再多做五分钟十分钟或者干脆把事情做完。

最后就是把目标具体化、细小化。想要一次性跑完马拉松不容易,但是每天跑几公里却不难;想背完一本书的单词不容易,每天背50个,上午、下午、晚上各背20个却不难。

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共同进步的朋友一起营造学习的环境,当然更好。比如在希希小时候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每晚共读《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等,很容易就坚持下来了;比如我现在参加的百天书画打卡营也是如此,相互扶持,相互成就。

最后还有个馊主意。假如你想每天锻炼又做不到,你可以把1000元押金放在闺蜜那里,一个月内每天达到1万步,就返还押金,也许对自己也能有个刺激。

美文共赏:(有人说很喜欢这一块内容)

长堤飞白鹭,碧水渺船篙。岸柳闲放绿枝条,莺也逍遥,燕也逍遥。

窗下栽红豆,庭前种桑麻。露滋荷蕊绽奇葩,风也惜花,蝶也惜花。

高颂钗头凤,低赋醉花阴。琴笛和鸣遇知音,琴也舒心,笛也舒心。

清风舒水暖,垂柳绿芽尖。逍遥燕子唱屋檐,天也蓝蓝,水也蓝蓝。

—END—

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欢迎关注“希希成长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