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鸷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嗌,音益,他本无嗌字。嗄,音杀。牝牡交欢,朘作丧命。赤子无知无欲,则其阴缩而不举,故曰未知朘作。朘,即阴也。号,呼也。嗌,咽也。嗄,言声破,又云气逆。)

  《易》曰:“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以发生之初,去天不远,其气柔脆,顺其势而导之、迎其机而养之,犹可底于纯化之域、太和之天。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以赤子呱地一声脱离母腹,虽别具乾坤、另开造化,然浑浑沦沦一团天真在抱,无知识,无念虑,静与化俱,动与天随。古仙真含弘光大,厚德无疆,较诸赤子,殆相等也。当父母怀抱之时,鞠育顾复,足不能行,手不能作,虽有毒虫不能螫焉,虽有猛兽不能据焉,虽有攫鸷无从搏焉,以动不知所之,行不知所往,是无虞于毒虫而毒虫不得螫之也,无虞于猛兽而猛兽不得据之也,且危居在榻,偃息在床,不为攫鸷所窥,而攫鸷亦不得搏之也。倘年华已壮,动履自如,虽有游行之乐,不获静室之安,其能免恶物之患者,盖亦鲜矣。况赤子初生,气血调和,筋骨柔软,而手之握者常固,盖以阴阳不乱,情欲不生,未知牡牝之交欢合而朘作,足见元精溶溶,生机日畅。人能专气致柔如婴儿之初孩,则自有精之可炼。第其时呱呱而泣,声声不断,虽至终日呼号,而咽嗌不嗄,此非随意而唤、任口而腾也,要皆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无安排,无造作,和之至矣。知得元和内蕴适为真常之道,不假一毫人力以矫强之,而守其真常,安其固有。《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斯之谓欤?若非以和柔之气修诸身心之中,安得生而益生,天休滋至于勿替?人之祥莫祥于此。第自强壮而后,天心为人心所乱,精神之耗散者多。今以太和为道,大静乃能大动,至柔方克至刚,于是以心役气,务令此气同于赤子,不以气动心,致使此心乖乎太和,庶几和而不流,强哉矫矣。非独赤子为然也。观之万物,其始柔脆,其终强壮。柔脆者生之机,强壮者死之兆。是以物壮则老,不如物稚则生。生者其道存,老者其道亡。故曰物老为不道,不道不如其早已。世之修道者,盍早已其老之气而求赤子之气乎?果得同于赤子,无恐无怖,无识无知,一片浑沦,流于象外,所谓和也。夫天道以和育物,人能知之,则健行不息,故曰常。知常则洞达阴阳,同乎造化,故曰明。修身立命,夺天地生杀之权,人之祥瑞莫大于此。炼神还虚,得长生不坏之道,强斯至也,又何不道之有哉?

  此教人修身之法,取象于赤子。庄子曰:“儿子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心如死灰,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乌有人灾物害哉!”“毒虫”等句即此意。后云采药炼丹,须取天一新嫩之水,此水即人生生之本,犹如一轮红日夜半子初清清朗朗照耀于沧海之中,又如一弯秋月发生于庚震之方,正是修士玄关窍开,恍惚杳冥,方有此境。盖以初气致柔,犹万物甲坼抽芽,于此培之养之,方能日增月长,至于覆命归根,以成硕果之用。若桑榆晚景,则物既老而将衰,不堪采以为药。但老非年迈之谓也,是言药老不可以为丹。若以年而论,即老至八、九十岁,俱可修炼以成长生不老之仙。何者?一息尚存,此个太和之气具足于身,无稍欠缺。非至人抉破水中之天、一身内外两个消息,则当面错过者多矣。学者欲修金丹大道,非虚心访道、积德回天,则真师无由感格,白虎首经莫觅,一任青年入道,必至皓首无成,更有误认邪师,错走岐路,一生之精力竟流落于禽兽之域者不少。学者慎之!

返回目录

(0)

相关推荐

  • 物壮则老乃自然规律,何为不道?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毒虫不蜇,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 ...

  • 道德经日课055丨人到中年,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不要勉强自己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55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55

    第三卷修内篇 A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 ...

  • 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三编,德经 第十二章,赤子的厚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螯,猛兽不据, 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

  •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五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之合而䘒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 ...

  •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经》闻风悦记No. 55

    55.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此章言得道之人的特异功能.得道之人,无为无心,对万物一视同仁,无任何分别,自己也与万物一样,没有彼此的区别,所以也就没有害和被害的心理.这正是赤子婴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 ...

  • 道德经讲义-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用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揭怀玉. 夫道者,人心固有之良,日用常行之事,至近至约,不可 ...

  • 道德经讲义-元吉黄裳自序-道德真源

    元吉黄裳自序 三教之道,圣道而已.儒曰至诚,释曰真空,道曰金丹,要皆太虚一气贯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圣人独探其原.造其极,与天之虚圆无二,是以成为圣人:能刚能柔,可圆可方,无形状可拟,无声臭可拘,所由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徐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九章 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九章 去甚去奢去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呴音虚,隳音恢.缓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修炼之道,不外神气二者调之养之,返乎元始之天而已.其在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跂,音器.) 前云希言自然,非若世之蚩蚩蠢蠢.顽空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