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高徒食疗鼻祖,孟诜开创中医食疗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人们一向认为“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食疗养生的观念深入人心,食物被视为健康的基础,合理膳食被认为是治愈疾病的第一步,摄入正确的营养元素会让人长命百岁、永葆青春。
中国食疗养生的历史源远流长,周朝就出现了专门掌管饮食营养保健的“食医”,以后出现的医药理论专著,也大都有食疗养生的内容。到了唐代,终于出现了一位食疗养生的集大成者,后人称之为食疗鼻祖,他就是药王孙思邈的高徒孟诜(shēn)。
孟诜/著有《食疗本草》/开创孟余堂 编辑
孟诜(shēn),唐代汝州梁县人(今河南省汝州市),从小就喜欢医学知识,拜当时天下第一名医孙思邈为师,学习医药。《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了孙思邈的两位徒弟,一位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另一位就是孟诜。在孙思邈的众多徒弟当中,孟诜无疑是成就最高的,同时也是受孙思邈影响最深的。
孟诜生平尤其重视各类食药禁忌,提倡稳中求效。晚年因治愈唐睿宗李旦旧疾,睿宗以“孟氏岐黄、余泽百世”之意,赐孟诜中医膳食养生药号“孟余堂”,由孟氏后人传承至今。孟余堂的招牌方剂“三宝”和“回春五方”成为中医食治经典,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
孟诜一生处于大唐王朝的上升期,那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他被任命为凤阁舍人,负责起草诏书、参议表章等工作。后来不经意间失言得罪了武则天,大好前途随即变成了灾难。
唐中宗神龙初年(705),孟诜辞官隐居汝州伊阳山,开始自己的医药生涯。整日与医药为伍的孟诜性格也变得平和,说出“养性者,善言不可离口,善药不可离手”的名言。
孟诜著作《食疗本草》是一部食治本草专著,是对唐以前食疗药物及食治验方的系统总结。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藏洞中又发现了唐人抄写的《食疗本草》残卷,此珍贵的写本为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窃去,现藏大英博物馆。敦煌所出《食疗本草》残卷137行,每行20余字,共2774字,收药26味,朱墨分书。药名朱书于首,右下以小字注明药性(温、平、寒、冷四种),不注药味。下述该药的主治、功效、服食宜忌、单方验方,部分药物还记述了采集、修治、地域差别及生活用途等。《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与现代营养学一致,孟诜也因此被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
药王高足,详察形候纤毫细;
食疗鼻祖,饮食养生集大成。
师授慧眼,识破药金怒武后。
比色黄疸,科学对比存真意;
高风亮节,比翼古贤向子平。
孟诜,堪称医德和医术两方面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