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底村东的蝎子塬

庙底村东的蝎子塬                  文图/张占稳

临渭区桥南镇庙底村地处沋河川上游,南对秦岭北麓,东靠蝎子塬,洋河从村子东南向西北环绕经过。村民们在蝎子塬畔生产生活,对蝎子塬有着深厚的感情。

蝎子塬因其形状如蝎子而得名,当地人还叫它小塬,意思是它比东西两塬小。平时,村民们常在一起津津有味的谈起蝎子塬,年长者说他们年轻时常到南边的山上砍柴、采挖药材,站在山上遥望蝎子塬,可真像只硕大的蝎子,蝎子头朝西北,尾巴在东南方向的平和村西的位置。

蝎子塬上地势平坦,较为宽阔,与东西两源平行,位于两源中间。有人形象地将蝎子塬比作东西两塬的小弟弟,蝎子塬受到两位哥哥的呵护,显得格外的娇气。问起蝎子塬有多大,老人们说当地对蝎子塬有“九倾八一亩”一说,按一倾100亩计算,9倾就是900亩,那么蝎子塬的总面积就是981亩。至于说法是否准确,无法考证,只是大概知道这条巨大“蝎子”的大小。

塬上有庙底、堦子、曹峪、竹杨、剡家、平和等村的耕地。东塬有“华州华阴的水浇田,不及渭南长稔源”一说。而蝎子塬可以与长稔塬媲美,这里土地肥沃,适宜庄稼生长,耕地和崇凝塬上是一个等级,因而年长者都清楚这是过去庙底村公粮任务重的主要原因。

蝎子塬上均为耕地,以前只种农作物。七十年代以前生产队时期,曹峪阴王队在塬上盖有场房,留有场面,方便了碾打麦子。堦子村一个生产队也曾在塬上建有饲养房,养了一些耕牛,因塬上没有水井,靠人从塬下担水。

蝎子塬上种过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芝麻,还栽过核桃等果树。在这里作务庄稼没有灌溉条件,全是靠天吃饭,但几乎每年庄稼都能有较好的收成。村民们说在生产队“吃大锅饭”那阵,蝎子塬上种的红薯长势特别喜人,挖的龙大红红薯一个就有几斤重,红薯在当时粮食紧缺的情况下,对维持社员生活起了一定作用。

以前,蝎子塬上耕作条件较差,村民常担粪上塬施肥,用牛耕地,用镰割麦。后来开始施用化肥,犁地也用上了链辊拖拉机。

说到最初拖拉机犁地,笔者想起了当时人们常说的一句顺口溜:“拖拉机笛笛笛(指施拉机的呜号声),不吃油馍不犁地”。因为当时人们生活普遍较差,生产队用油馍招待拖拉机站的司机,就算最好的招待水平了。

随着村上对通往塬上的架子车路多次拓宽,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种地用上了播种地、旋耕机,收割小麦用上了收割机,收获玉米有了玉米收获机和禾秆还田机,庄稼也由架子车拉运,变为四轮拖拉机、机动三轮车拉运。

蝎子塬可谓是庙底村的“大粮仓”,村上蝎子塬的耕地和川道耕地几乎各占一半,蝎子塬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庙底人。

在蝎子塬西北是庙底村的坡地台田,台田边长生着好多柿子树,每到秋季,一树树像小红灯笼似的红柿子挂满枝头。特别是到了深秋时节红艳艳的柿子和满树的红柿叶,把蝎子塬畔装点得美丽如画。前些年,村民们在坡台地种一些油莱,每到春季,油莱花开,景色迷人,引来一些年轻人拍照留念,留连往返。特别是这里的油菜压榨的食用油清香纯正,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庙底村的农户家中都备有铁油桶,多数家庭存放的菜籽油几年都吃不完。如今,村民们栽种了核桃、花椒等经济林,增加了群众收入。

蝎子塬西边的坡台地还是块风水宝地,多年来,庙底人有在坡台地埋葬的传统习惯,村里人去世了大多埋葬在蝎子塬西坡。据风水先生讲,人埋在此地,“头枕二郎山,脚蹬沋河川”,可算得上风水宝地。

庙底村民风椁朴,村里有人去世了,过事时村民们都会主动前去帮忙,连在外打工的知道后也会及时赶回。用村里人最朴素的话解释就是:“家家都有老人,谁都有老的时候”。埋葬时动用全村劳力,棺木由年轻人轮换抬着,在悲哀的唢纳声中缓缓地走向蝎子塬西的台田墓地,提供龙扛的师傳隔一会敲锣喊道:“抬得稳稳的,孝子给你们行礼了”。孝子们便跪在前面给抬棺木者行大礼。年纪大一点的村民则拿着锨,准备在棺木下葬后填埋……就这样,逝者在蝎子塬劳作了一生,最终在蝎子塬畔入土为安。

蝎子塬还是观赏桥南美丽风光的好位置,站在塬上,南边可以眺望元象山(二郎山)、天刘山等山脉的秀美风光和西南铁路、渭玉高速的高大桥梁。北边沋河川尽收眼底。同时,站在塬上东北角还可看到传说中的曹皇后的故里——曹峪。西边还可观看、拍摄夕阳,俯拍庙底村的美丽风光,特别是站在西边的塬畔拍摄的庙底村雪景和川道景色非常漂亮。

如今,蝎子塬上耕地被流转,将得到有效开发。相信不久的将来蝎子塬会变得越来越美丽,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张占稳近照


作者简介

张占稳,长寿塬桥南镇人,爱好文学、新闻写作和摄影,坚持新闻写作数十年,为宣传家乡和临渭人社工作乐此不疲,现就职于临渭区人社局,《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不忘初心,继续在自己钟爱的信息宣传工作中,辛勤耕耘,收获快乐,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是他不懈的追求。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三贤文苑   

临渭区作家协会平台   欢迎关注   期待投稿

投稿邮箱:LWQWYCZS@163.com  

514895427@qq.com  1259020912@qq.com


(0)

相关推荐

  • 走进上华街道石港塘村:上谢自然村发现陶朱公遗址

    走进上华街道石港塘村:上谢自然村发现陶朱公遗址 石港塘村位于上华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2500米,村民委员会驻石港塘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区域面积1.62平方公里,耕地1497.7亩,养殖水面176亩.辖 ...

  • 60年前华县下庙人的饥饿岁月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县:一段关于饥饿的记忆 作者 吉建军 前言:渭河南岸的陕西华县曾是渭河平原最富庶的农业区,然而与农业的富庶相对的是,旱灾.水患和丰年交替出现,构成了这里&q ...

  • 张顺义丨难忘白降河的治理岁月

    多少年后,当我迎着朝阳漫步在白降河大坝上,望着白降河水顺着河槽奔流不息地由东向西缓缓流去的时候,就不由想起四十多年前,白沙村人民治理白降河的动人场面. 白降河(老百姓说降亦为犟),据<水经注&g ...

  • 【每天老照片】-1万-2314- 日寇暴行,吃败仗后疯狂屠杀村民,一个乡87人被害

    这是70多年前发生在山东鄄城县的一段悲壮历史! 1942年4月下旬,日寇三十五师团在豫鲁边濮阳一带,同抗日军队第十军团高树勋部打了一战.我军转移到山东甄城县箕山乡一带.日寇循踪而来,双方在箕山乡进行激 ...

  • 【长安村落】——兴隆街道堰渡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210国道21公里西侧,东与南雷村以公路相隔,北与东甘河村以排水渠(甘河渠)为界,西与西甘河村接壤,西南与张王村毗邻.4个自然村,即堰渡村左家 ...

  • 河南汝南县小方村:人均耕地1.2亩的村子里,藏着耕种全国的“天中麦客”大军

    中国甘肃网6月7日讯(本网记者 杨佑榕)在河南汝南县老君庙镇的小方村,守着"一亩三分地"的村民不仅靠着"薄田"致了福,还带着浩浩荡荡的拖拉机大军到万里外耕田,得 ...

  • 杞县地名志之高阳地名简介(六)

    蔡营  在杞县城西南15公里.高阳西北6公里处.2个村民组,126户,602人,耕地800亩.蔡营村委会驻地. 相传清初蔡某带刀指挥,电兵于此.其名称营顶.后在营地东南400米处建村,名为蔡家营,简称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一:蔡家村:明清时期的中药材集散地

    蔡家村有一个药庄岭,得名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8).药庄岭附近有一个黄龙庙,明清这里曾是商客云集的中药市场,因此香客不断,香火旺盛.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一 蔡家村:明清时期的中药材集散地 文 ...

  • 陈芳 | 西边有河(小说)

    西边有河 文|陈芳 在迷人的沙乐美桃色眼皮下灵动的眼神中,蔺儒的霜鬓绝对是衰草枯杨,因为被无私岁月的雨雪风霜涤荡侵蚀的时间,足足超过了半个世纪,简直是空耗国家高调宣布的不低于公务员的薪资罢了,搁湖南韶 ...

  • 【长安村落】——郭杜街道前锋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1956年农业初级社向高级社进展时成立.当时杨家湾.地门子.蒿家湾归细柳乡管,大小官坊.大小侧坡归甘河乡管.成立高级社时有7个村,分成7个生产组, ...

  • 南何村复仇记:收拾“村盖子”

    村盖子,是一个村子里最恶的人,其恶势能盖住全村,故有"村盖子"之称. 何富贵在南何村算是头一号恶人,这怂不讲理,有些麻迷儿,又是个牛脾气,见谁不顺眼就骂就打,在村里比干部还爱管事. ...

  • 每日小康村|吉林四平宝山村

    聊起现在的生活,吉林四平宝山村村民步宝和脸上满是喜悦.蒋启明 摄 若是换在十几年前,步宝和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够过上如此安逸的生活. 步宝和是吉林省四平市王奔镇宝山村村民,今年64岁的他曾经是村里的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