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千叟宴
清昭梿的《啸亭续录》中记录了康熙、乾隆时期千叟宴的盛况:“康熙癸巳,仁皇帝六旬,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凡一千九百余人。乾隆乙巳,纯皇帝以五十年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凡三千九百余人,各赐鸠杖。丙辰春,圣寿跻登九旬,适逢内禅礼成,开千叟宴于皇极殿,六十以上预宴者凡五千九百余人,百岁老民至以十数计,皆赐酒联句。”
康熙六旬万寿庆典图卷(局部)
清代的千叟宴是邀请当朝高寿老人来皇宫参加宴饮,是清廷体现敬老亲民的一种措施,更是表现国富民强的一种标志。清代的千叟宴一共举行过四次,康熙、乾隆朝各两次。虽说是千叟宴,但并不限于千人之额,从本文开头所引述的文字看,超千人是必须的,三、四人共襄盛事也算常规操作。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农历三月,康熙皇帝玄烨60寿诞,他在畅春园举办了第一次千叟宴,宴请从天下来京师为自己祝寿的老人。首次举办的千叟宴,年65岁以上年长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到京城参加聚宴,当时赴宴者有千余人,都是耄耋长者。
康熙六十一年农历正月,康熙帝年届69岁,为了预庆自己70岁生日,同时庆祝他执政60年,他在乾清宫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当时12岁的弘历作为皇孙参加了这次宴会,而这一年也是康熙皇帝人生旅途的最后一年。
《千叟宴图》清·汪承霈绘
乾隆皇帝在自己执政恰好执政50年时(1785年),也适时效仿自己的爷爷在乾清宫举办了千叟宴,年满六十岁以上者三千人与宴。整个宫内觥筹交错,熙熙攘攘,计800席之多。席间,乾隆召一品大臣及90岁以上者至御前,亲赐饮酒。又命皇子、皇孙、皇曾孙在殿内依次敬酒。赐予大家诗刻、如意、寿杖、朝珠、缯绮、貂皮、文玩、银牌等。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已85岁,为了不逾越祖父在位61年的纪录,乾隆帝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退位为太上皇。这一年,老皇帝在宁寿宫皇极殿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千叟宴之日,一向寂寥的宁寿宫热闹非凡。太上皇帝赐亲王、贝子、蒙古王公、台吉及大臣年六十岁以上,普通兵民七十岁以上者三千人与宴,加上回部和属国贡使,躬逢其盛,应邀参与皇极殿宴会;还有全国各地赶来的五千余人,实在是坐不下了,命有司赏赐寿杖、如意、银牌等物,也是一份难得的荣宠。”(卜键《天有二日:禅让时期的大清朝政》)嘉庆帝亲率领三千多名银须白发的耄耆老人山呼万岁,为太上皇祝寿。面对着天下耆老为自己祝寿的场景,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当然是志得意满。
皇极殿千叟宴宴会座次位置示意图
千叟宴依照赴宴者官职品级的高低,要预先摆设席面,盛器和肴馔都有显著的区别。千叟宴宴桌分两等,一等为王公、一二品大臣及外国使节等,膳品是:火锅两个,“银、锡火锅各一个”,猪肉片一盘,羊肉片一盘,鹿尾烧鹿肉一盘,煺羊肉乌叉一盘,荤菜四碗,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蛳盒小菜二盘,乌木箸两只,另备肉丝汤饭。二等为三品以下官员及无官品的兵民人等,每桌摆“铜制”火锅两个,猪肉片一盘,煺羊肉片一盘,烧狍肉一盘,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师盒小菜二盘,乌木箸两只,同备肉丝汤饭。宴桌全部摆完后,用宴幕一一盖好,以保持饮宴食品卫生,摆桌席八百张,仅参加传菜服役的人员就有156人之多。
清代举办千叟宴,是清帝康熙、乾隆等为笼络臣民而举行的大型酒宴,其中虽包含了尊老敬老、褒奖乡贤,以孝治天下的内涵,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随着康乾盛世的结束,清廷统治每况愈下,再开千叟宴完全成了一种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