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小镇廿八都
有着百家姓氏的古代先人以村落为单位聚居时,他们多半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而形成一个姓氏为主体的宗族,相邻聚居繁衍生息,如张家村、李家庄、王家屯等。这些早已是见惯不怪的事情了,但也有例外,浙南就有这么一个小镇,人口不过一万来人,却拥有130多个姓氏,操着9种不同的方言,成了名副其实的“百姓镇”和“方言王国”。这种特异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这里简略讲述一下它的由来。
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岭南岭谷下有一个面积近7O平方公里的小镇,旧名叫作“相亭”。小镇地处浙闽赣三省边界,南临福建,西接江西,藏于仙霞岭高山深谷之中。因地势险要且易守难攻,汉朝时期,汉武帝害怕这里的人不好管控,便将当地乡民都押往外地,相亭倒成了“人迹所绝,车道不通”之地。公元878年,唐末农民起义军黄巢亲率十万大军攻打福建,来到此地被仙霞岭阻挡,起义军便在崇山峻岭间耗时两年开辟了一条仙霞古道,古道打通了三省交通,小镇成了军事要地。北宋时在浙江南部设都四十四个,因排行第二十八,小镇便更名为“廿八都”并延用至今。
廿八都因“仙霞古道”的开凿,成为闽浙赣三省商贸交易必经之地,小镇也从此成为边陲重镇,北宋以后历代均屯兵于此。此外,达官显贵、商旅挑夫、破产流民、退役官兵纷纷在此定居,逐渐形成移民城镇。八方兵民、四海商旅的定居,带来了各种方言和诸多姓氏,廿八都终成了名副其实的“方言王国”和“百姓古镇”。迄今为止,我国拥有百家以上姓氏的移民古镇唯有“廿八都”。
“廿八都”这个始于唐代,繁盛于明清的古镇,百余年来由冷寂转为繁华,又从繁华回归冷寂。繁华起落间,形成了一部厚重的人文历史。如今,古镇上有古今商贾留下的深宅大院和有历代驻军留下的古老军营,这里更有广为人知的嘹亮抗战军歌和略显陌生的飒爽巾帼英姿(“军统女特工训练班”在镇里)……所有这些,就像一本本厚重的史书,等着后人前来翻阅。(与廿八都毗邻的清漾村“毛氏文化林”“毛泽东祖居地”,以及保安乡的“戴笠故居”和“仙霞关”等景观,都值得到访一探。)
远离城市喧嚣,绵延在仙霞群山之中的廿八都,都溪河穿镇而过,景色殊为秀美,带着几分神秘依然藏在深山人未识。曾经的熙攘、富足和热闹,真真切切地诠释了了现代人一句俗语:“要想富,先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