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唐诗解读——李白之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注:

蓬壶:东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又名蓬壶)。

明月:指晁衡。以月喻其品德之高洁。

解读:

晁衡,又名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并在唐廷任职多年,天宝十二年冬天,晁衡随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乘船东渡,至琉球遇暴风,与其他船只失散,后漂至安南欢州,又遇盗贼,同舟死者百七十余人,独晁衡与藤原幸存,后辗转回到长安。此诗作于天定十三年,晁衡尚未归长安,李白听闻晁衡已死,故作诗以悼念之。

因为只是听说,所以这首悼诗写得很特别,只是一片想象之矢,首句一般性地陈述事实,次句情思开始飞扬起来——浩荡无垠的大海波涛汹涌,晁衡所乘之舟有如树叶一样在大海上被风浪掀得起伏不定,随时都会被风浪所吞噬,诗人设身处地为友人设定了一个危险的处境,并表示了他的担忧之情。

后两句由事实的陈述转到悲情的抒发,但这样的抒发是通过各种情调一致的意象的组合来表达心情,寄托哀思。“明月”“碧海”“白云”“苍梧”这些意象色彩鲜明,韵远情长。明月碧海是何等的开阔苍茫,以此境为友人永寂之所是对逝者最大的赞美与尊重,其哀思之情充塞于天海之间。

李白为人不拘世俗,生性趋奇好异,而晁衡本人自十九岁来唐学习中国文化,结交了当时不少著名诗人,如王维、储光羲、包佶等人,加上当时大唐王朝正处于上升阶段,在民族、宗教、文化等领域均持开放的态度,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下,李白与晁衡相交甚好,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个异邦友人的怀念,虽然他还不能确定友人的生死,但他仍发挥想象为友人安排了一个极好极美的归宿,非一般应景之作所能相提比论,日本学者近藤元粹认为该诗“诗词绝调,惨然之情,溢于楮表”,是为至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