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唐诗解读——李白之《赠钱征君少阳》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
注:
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
秉烛:《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投竿:言临水而钓,指隐居。
帝王师:谓姜子牙。
解读:
李白从年轻时立下“辅弼天下”的志向,但一直不得志的他把时代给予的荣光当作真实的感觉,并认为在这种环境中他可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他的作品大多在写酒时,或言志,或道壮志未酬的感慨、消沉、失落与苦恼。
这首诗应该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题中提到钱少阳其时已经八十有余,诗人曾在他的另一首诗中《赠潘侍御论钱少阳》中说钱少阳是“眉如松雪齐四皓”。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此句语意双关,既说春光将尽,又暗含彼此年纪已经老,头发都白了,余日无多。这是诗人抒发由暮春和暮年触发的无限感慨,诗人一生自比姜太公,只可惜自己等得太久也未见如周文王这样的贤君的到来,愿为帝王师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不仅包括了传统“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理想,更是对自身价值、尊严的高度认同。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近承颔联,远接首句,从古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演化而来,带有诗人无可奈何、不得已饮酒的味道,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后面钱的抱负作了铺垫。更重要的写后边水边钓鱼,牵引出姜太公的典故。
“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如果钱少阳能够像吕尚那样,在渭水河畔碰到求贤若渴的明君,或许他可以一代帝师,辅助国政,建立功勋。这当然是一种设想有望,是虚写,但唯其虚写,方能符合钱少阳的身份,又表现出诗人对其颂扬之宗旨,背后也隐藏着诗人晚年还未泯灭的雄心壮志。李白的一生是不平的一生,也是到处碰壁的一生,同时也是不停地追求理想,百折不挠的一生,这种济天下的理想至老未能消减。
这首五律,不拘格律,颔联不对,首联却对仗。李白是不愿让自己豪放不羁的情思为严密的格律所束缚。对仗句,首联却用了对仗句。对仗句的数量没变,位置却变了。除了全句的移位,还有部分的移位。如毛泽东的一首七律: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这首诗对仗句的数量仍是二联。不过,作者把颔联的上半句移到首联了,也就是首联的上半句用对仗,颔联的上半句不用对仗,首联的下半句不对仗,颔联的下半句则仍用了工整的对仗。清人赵翼曾在其《瓯北诗话》中指出李白写的五律,“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偶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这一评语,道出了李白律诗在对偶上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