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唐诗解读——李白之《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解题》:“《关山月》,伤别离也”。
天山:甘肃祁连山。
白登: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汉高祖刘邦曾与匈奴大战于此,被困七天七夜。
戍客:戍守边疆的战士。
解读:
开篇四句描绘了一幅恢弘的边塞月夜的画面:天山绵延,云海茫茫,袅袅明月洒满边关,在云气升腾的氤氲之中,一个清空悠远而又苍茫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万里之外长风吹过玉门关,伴着山间的明月,和着苍茫的云海,显得时空悠长浩渺。
在这种宏大的背景之下,诗歌的男女主人公——征人与思妇。“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一“望”一“苦”描写戍客边关思乡的一腔忧愁,一“当”一“应”幻化出思妇闺房相思的一腔苦楚。征夫望月怀乡,思妇高楼怀人,二处相思,四目遥望,只见一轮明月,诗人将征夫归思和思妇怀远两幅画面一实一虚对接,形成了你思念我,我思念你的往复画面。
在两个大小画面的交错中,诗人在其中插入一节,从玉门关塞联想开去,飞驰想象,跨越时空,将思绪推向古往今来的历史图景——“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据《汉书·匈奴传》记载,汉开国不久,刘邦率兵抵御匈奴南侵,匈奴单于冒顿领精兵三十余万,将汉军围困在白登山达七日之久。“汉下白登道”就是说的这段历史,而下句思古抚今,借汉喻唐,是说吐蕃伺机侵扰青海湖。诗人意思是说唐王朝边关战事从未停歇。接下来诗人感叹从来征战之地,都是白骨露于野,不见有人还。这也是唐人边塞题材的常见主题,诗人在此处寄寓了他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讽喻。这也为全诗赋予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深沉的历史,使得戍客与思妇的相思之情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价值与历史意义,也使得男女相思之情摆脱艳诗的范畴,与政治、历史紧紧相连,显示出诗人高远的精神品格和深深的人文情怀。
后世对此诗评价甚高,有人截取前四句,作为一首独立的五言绝句而大加赞赏,也有人去掉全诗后四句,将前八句当作五言律诗来读。显然这首诗尽管是古题乐府,但在写法了明显受了近体律诗的影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