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孟浩然之《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
荆吴:楚地与吴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
淼茫:一作“渺茫”。水面烟波浩渺的样子。
解读: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题一作“送杜十四”“送杜晃进士之东吴”,可知诗中所送的友人是杜晃。这首诗主要通过对送别环境的气氛的渲染来写别情,抓住了吴楚两地为江南水乡这一地域特征,描绘了水波浩渺、烟雾弥漫的环境,以及夕阳西下、天气昏暗的时刻,表现了游子漂泊孤独之感及诗人的难舍之情。
全诗从吴楚两地环境特征写起,虽是写实之语,但暗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感情,“相接”二字似为宽慰友人,虽然要分开了,但我们两人却还是相连的。次句写送别之景。后两句将送别之景、之情推向了高潮,感情尤为自然但却感人,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全诗虽未直接描写诗人别离的痛苦,但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他对友人的担忧,语言平淡,意境开阔,构思巧妙,诚挚感人。“一气呵成,有情有色”。
孟浩然(689——740),排行六,襄州襄阳人(湖北襄樊)人,后世故称孟襄阳。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后又隐居其袓居园庐。玄宗开元十六年赴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还襄阳。《新唐书》及《唐才子传》均载有其在长安会见玄宗事,但据考证,不太可信。二十二年到二十四年间,韩朝宗任山南东道采访使,曾荐其面君,但孟浩然与友人饮酒未赴而未果。二十五年,张九龄罢相被贬荆州长史,署孟浩然为从事,曾随张九龄巡视各地,或祭山川,或浏览从猎,与之唱和。二十八年,王昌龄来游襄阳,相与饮酒甚欢。时浩然疾疹发背且愈,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浩然终生布衣,经历单纯,除在襄阳隐居外,喜漫游,东至于海,西至巴蜀,南至吴越,漫游中大都留有诗作。浩然以隐逸闻名,然从未忘情仕进,在其作品中,反映强烈。晚年方趋淡漠。生平见新、旧《唐书》。浩然为唐代山水诗派之先行者,诗以清幽、平易见长,与王维诗风近似,历来有王孟并称。在唐时,其诗作颇受好评。《全唐诗》存诗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