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边人不被看到的时候......

昨天晚上我接待了一个咨询电话:

是有关妈妈的,妈妈今年63岁,描述显得非常苍老,医生诊断只是有一种不影响寿命、对健康不会有太大影响的小病。

可是这位妈妈,整天沉浸在一种悲哀、无助、痛苦之中,浑身的不舒服,每当子女来看望她的时候,她都能够回想起她几十年所遭受的苦和累,就会喋喋不休,大女儿嫌烦会和她争执顶撞,不欢而散;二女儿会劝她,不要总提过去那些没用的了,你现在那都好,想怎样就怎样,有吃有喝;与三女儿生活子一起,在三女儿面前就是浑身的不舒服,各种的病症非常频繁,而且每次的病症都是“真真切切”,一点点的家务活都不能干;老公因为她每天唠唠叨叨的负能量,更是嫌烦,宁愿呆在地里也不愿意回家。

原来,这个妈妈年龄很小的时候跟随她自己的妈妈一起改嫁到继父家,同时跟过来的还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成年之后嫁给了现在的老公,老公家有三个姐姐,三代单传。婚后婆婆当家做主,她又一连生了三个女儿,第四个才生了一个儿子,婆婆活到100岁,婆婆去世之前一直是她在床前伺侯。

婆婆去世之后,她的精神和身体有了放松的机会,可是状态却每况愈下,还常给孩子们流露出:“活着就是给你们添麻烦,还不如死了”的想法。

女儿出于对妈妈的孝顺,虽然感觉妈妈的折腾是无厘头的,也有些筋疲力尽,无可奈何了,决定找一个心理咨询师做做妈妈的工作。

于是就找到了我。这是一个典型的在生活中不被看到的案例,由于妈妈一生的不易没有被儿女们理解,没有被儿女们感知,所以,在她的潜意识里总有一个结打不开,就会用其它的方法显现出来,相信,这位妈妈也是无意识的。

还有一些人,婚姻在别人眼里看着很幸福、很美满,可就是日子过的不舒心,非要到外面弄个小三小四的,或是弄个白脸小生什么的,或是聊个网友之类的,原因在那里,同样是在寻求存在感!

孩子,有着优渥的家庭环境,父母也非常疼爱孩子,可孩子就是不想去上学,网游呀、网友呀,他会还会时不时的弄出一些故事来,让父母很难招架。

所有这些现象,形成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对方没有被看到!

01 

看到老人不易,做到孝“心”

对于长辈的看不到,是因为子女认为父母都是成年人了,应该知道怎样去过自己的生活,很多的人生道理都是懂得的,更有一些人感到父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只要有吃有喝,有穿有用,给足钱花,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的要求?

其实,虽然父母们可能60、70、80岁,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也会有很多未完成的情结,会有很多需要别人看到和肯定的地方。

比如我们上面案例中的妈妈,她的一生会有多么的不容易,只有她自己知道,子女怎样说“我们都知道”在她看来也是在敷衍她,根本没有把她的话听到耳朵里,更不会感受她的感受,从她的意识里面一定是希望自己少给孩子们添麻烦,可是她做不了自己潜意识的主,也就是她的潜意识里总有一些躁动的东西在折磨着她,让她用各种各样的身体的症状诉说或是要求被看到,同时这一部分也是她倍感委屈的部分,大家知道委屈的情绪是只有小孩子才有的,在老年人的身上体现出来就是求关注,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小孩的状态。

周围一些人在谈到自己的父母时,总是认为父母不很体谅孩子,总是不断的“折腾”,我的建议是从看到开始,逐步走入父母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这也是一个孝“心”的过程。很多老年人他们可能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上东西,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丰富,特别是这一代老年人更是以“不”来表达要,所以每一位孝顺的孩子都应该学习一些老年心理学,真正去懂得老人家的心,这样与老人在一起感受到的会是更多的爱和支持。

只有这种爱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心”孝,才能从父母那里拿到满满的能量!

02

看到伴侣的付出,做到同“心”

爱,对于每一对夫妻、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浓浓的,可是为什么大家感觉不到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仍然是“看到”的问题。难道两个人整日生活在一起是没有看到吗?不是,而是看到了不该看到的,而没有看到应该看到的。

可能有些人会说,优点还用说吗?那是他应该做到的,缺点不说他能知道吗?说出来指给他是为了让他有一个更快的成长、更大的进步。

试想,当一个人忙了一个下午,做出一桌子丰盛的晚餐的时候,大家都很习以为常地坐下来吃饭,没有任何的肯定与感恩,只是在偶尔有一个菜咸了一些,这时说话的人就多了起来:不是告诉你要低盐吗?怎么不长记性?每次都把菜炒的这么咸,你说你还能干什么?真没用!这些话是不是听这有些耳熟呢?这是在很多的家庭中不断重复的上演的剧目。

有人说婚姻的三年之痒或七年之痒也好,最最关键的不是没有爱、没有感情了,而是对方为了你,为了这个家付出的爱你没有看到,你看到的全部是负面的东西,甚至会对一个人进行全人的否定,会让一个人在你的面前感到完全没有价值、没有存在感,甚至在你的面前永远是一种低自尊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有一种要逃离的感觉。。。。。

换个角度看事情,看到对方的付出,看到对方的爱,感受到的是心与心同在。

03

看到孩子的成长,做到连“心”。

近来接到的孩子逃学厌学的个案比较多,当父母们在描述孩子的表现的时候通篇都是孩子的缺点,有时说的太多了,我会问您能说说孩子的优点吗?这时很多的妈妈会瞪起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说:从来没想过孩子还有优点。

因为在她看来这个孩子简直是不可救要了,怎么还能有优点呢?

所以妈妈们在找孩子优点的时候还需要别人启发,可以想见这个孩子在妈妈眼里、在家庭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的表现只能用分数衡量、他的存在只能与分数并行,而且所得分数又都是妈妈督促的结果,他还有意愿去学习吗?

孩子与孩子各有不同,不做比较,关注成长,看到闪光点,孩子会给到你想要的,同时会与你心连心。

“被看到”是每一个人的需要,也是每一个人的渴望,更是每一个人的自信、自爱、自尊的来源,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不仅仅是爱自己,更是要爱到所有人!

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简介:章鱼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丰富的个体及团体咨询经验。尤其擅长亲子沟通、亲密关系的疏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