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境界·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养生境界·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阴阳,天为阳地为阴;人之命,形为阴气为阳;饮食,味为阴气为阳。生存环境不外阴阳,生存关系不外阴阳,养生作为不外阴阳。

饮食五味有阴阳之升降,四季寒热有阴阳之升降,劳逸苦乐有阴阳之升降,五藏气化有阴阳之升降。太阳早升、晚降,阴阳运行;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阴阳运行;外有饮食空气之入,内有二便浊气之出,……,如此阴阳出入,阴阳升降,生机勃勃,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法于阴阳”的养生,就是以日月宇宙运行、天地气交气化的阴阳升降为根据,遵循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气化活动规律,因时、因地、因劳逸,调节自我的饮食、作息、动静,使我的理性有为,和于天地自然,和于生命的自然规律,所以叫“和于术数”。

“法于阴阳”是原则,是路线,是指导,“和于术数”是具体,是方法,是实践。“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可分离,没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成无本之木;没有“和于术数”,“法于阴阳”就是纸上谈兵。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维生、护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所以是文化的最高境界。有生才有人,有生存环境、生存状况、生存远景才有生命,一切文化皆是为生而发明,为生而创造,终极性的目的除了维生、护生、养生,没有其它。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人文的基本标志之一,反映善的人文精神,产生维生、护生、养生的人文价值。我能够遵循“法于阴阳”的养生法则,则能够主动地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理性有为就能够“和于术数”,实现“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

文化是干什么用的?直观地看,衣食住用行玩。深入分析,衣食住用行玩是为了什么?为生,为活得好,活得久。

活得好、活得久,离开自然生存关系绝无可能,没有和的社会生存关系则很困难。天地生人,就有人的生存需要,就能供养人的生命,活下去不一定需要文化,要保证人活得好、活得久,最基本的要求,是文化不能破坏生存环境,不能恶化生存关系,不危害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力——顺应自然、适应社会以及对抗病邪、自愈疾病的能力。

立足生存,文化的物质生产并不是最重要的,文化有“法于阴阳”的原则,现实人类有“和于术数”的理性作为,才是最重要的。物质生活蒸蒸日上,但自然生存关系崩溃了,社会生存关系紧张了,必然威胁人类生存。

文化是人发明创造的,科学等文化之术是人运用得,要保证文化能够“法于阴阳”,走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之道,人自己首先要成人,净化灵魂,革除动物野性,改变原始的丛林法则构建的社会生存关系。

人不贪,则能“法于阴阳”;人不争,则能“和于术数”。贪物质财富,便相互争夺厮杀,科学等文化之术不为维生、护生、养生之用,而成你争我夺的杀戮武器,不仅仅是人世间血流成河、尸骨成山,就是自然生存环境也会被毁坏,结果就是物质生活大倒退,人类生存日益艰难。

2021年7月的地球,在新冠病毒加速变异,疫苗变得没有用处的困境让人类焦头烂额的同时,一边千年不遇大洪水,一边旷日持久的干旱;一边规模空前的森林大火,一边加速融化的冰川,美国加州死亡谷81°c高温,日本名古屋疑似雪花飘飘,……,在西方文化之道上,人类不“法于阴阳”,更不“和于术数”,为一己之私,作恶太多,大自然愤怒了,天地之气狂乱了,阴阳颠倒,风灾、水灾、火灾,极热、极寒,维生、护生、养生变得是那样的遥不可及了。

文化维生、护生、养生,需要的不是物质财富,不是科技进步,不是市场竞争;也不是互联网、智能科技、生物科技;更不是军事实力、竞争实力、经济实力,而是生存关系之和,是自然生存环境,是生态平衡,是和谐社会。

缺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文化精神主导,物质利益的发展,科学等文化之术的进步,不会维生、护生、养生,反而伤生、害生、杀生,所以科学等文化之术越发达,天灾越频繁,疾病越难治,社会越不得安宁。

西方文化把整个人类,带进了更好、更高、更强的比拼争斗之道上,有了问题,总在文化之外找客观,从不检讨自己的文化之道。这次河南大洪水,不是在气压、飓风等自然找到了原因,把罪责推给了二氧化碳吗,有谁在文化精神层面上分析,问罪西方文化?我敢说,人类世界没有西方文化,就没有碳排放,没有环境污染,没有海水酸化,没有生物灭绝!哪里会有这么多、这么大的天灾人祸!

物质丰富了,生存环境恶化了;财富增多了,野性之争激烈了。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用得好,自然环境越来越糟糕,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疾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文化人的生存环境、生存状况,早不如原始人了。

因为西方文化,人日益堕落,除了为物为利还是为物为利,个人价值、个性解放被当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公牺牲、为公奉献被讥讽、被否定、被愚化。于是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也为我,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社会风气

恶之欲化为西方文化的野性,生成了物质文化的贪婪,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世界走上了自取灭亡之道。

西方文化是铜臭熏黑了文化,要财富不要和善,要竞争不要互助,要个人私利不要为公奉献,既没有“法于阴阳”的境界,更没有“和于术数”的作为,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毁天灭地,人类灭绝。

人类要活得好、活得久,在中国文化的引领下,走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之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有可能。

中国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阴阳为文化支柱,天地人,以人为本,生命息息相关,要是能够影响文化、决定社会价值取向的强势精英们能够醒悟,走出唯物唯利、为我唯争的兽道,走上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人道,确立起“法于阴阳”的文化原则,发明创造和实践运用科学等文化之术,具备“和于术数”的自觉性,也许还有救。

文化生存时代,人类命运取决于文化精神,个人的健康取决于观念理性。文化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人类就有什么样的命运;个人有什么样的观念意识,个人就有什么样的健康状况。沉溺于西方文化,人没有生命觉悟,没有生命理性,执迷不悟地追求奢华的物质生活,而且贪婪无度,不仅整个人类的理性作为与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之道背道而驰,就是个人自己的理性作用也不利于健康养生。

养生,终归要个人有所作为。个人作为与个人的生命境界密切有关,与文化依从性、客观性认同密切相关。

没有我命在我的生命意识,依从西方文化、认同形态理论,就会把自己物质化,无法形成“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维生、护生、养生的理性作为。我有我命在我的生命意识,依从中国文化,认同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才能养成“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维生、护生、养生的理性作为。

养生是因人而异的,《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养生境界有四个层次:

1.真人境界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类经》:“真,天真也,不假修为,故曰真人。心同太极,德契两仪,故能斡旋造化,燮理阴阳,是即提挈把握之谓。”明·张介宾编著.类经·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4

天人合一者为真,人的主观性和于天地的客观,不以自己的主观为客观,主动地和于天地阴阳,如是,文化是人文真实的文化,人便是以命为重的人。

真人,要靠个体修为。顺应阴阳之根本,养精、养神、养气,令生命之生气,根于天地之自然,而精气内生;令自我的志意,专一内守于神机,形体全之于外,身心合于道而肌肉若一。

精气神,为养生之本。真人“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活生生的人,“神有元神,气有元气,精得无元精乎?盖精依气生,精实而气融,元精失则元气不生,元阳不见,元神见则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此言元精元气元神者,求精气神于化生之初也。”明·张介宾编著.类经·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4.

“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谁能做到?古往今来,可能还没有一个人做到了。长寿老祖彭祖,“长年八百,绵寿永世”,也就八百岁;就是老子,出函谷关后,也是“莫知其所终”。

“弊,尽也。真人体合于道,故后天地而生,原天地之始,先天地而化,要天地而终,形去而心在,气散而神存,故能寿敝天地而与道俱生也。”明·张介宾编著.类经·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5-6.

“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人,应该是指整个人类。人类在“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文化原则指导下,物质生活适可而止,情感生活仁义爱人,精神生活维护生存关系之和,本欲生活有度有节,就能够实现“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的生命目的。

维生、护生、养生的文化精神,需要天人合一的文化传承。文化不以人为本,没有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就不知道生之本,本于阴阳,根植于天地自然的道理,就没有生命真实,没有生命客观,文化不真,人不真,维生、护生、养生的门都找不到。

维生、护生、养生是人道文化的宗旨,具有真人的生命境界,人类循其道则“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个人循其道则“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

走人道不走物道,远离兽道,科学等文化之术便能服从“莫贵于人”的文化原则,人们在利用科学等文化之术获得物质利益,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就能够维护好自然,和谐好社会,人能够拥有美好的生存环境,和谐的生存状况。

西方文化的物道、兽道,使人们背上沉重的物质包袱,明显的、隐蔽的野性之争渗透到了每一角落。熙熙攘攘之人,莫不为利而来,为利而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莫不你争我夺,贪婪自利。人类不维生、护生、养生,人不维生、护生、养生,完全寄托于科学等文化之术,连原始自然的生命能动性都丧失了,躺在科学的身上,无所作为。

人来自自然,演化在自然,经历数百万年饥寒交迫、风霜雨雪,人具有了耐受饥寒的生命本能,五藏气化活动的能动性因时空变化而不断增强。进入文化生存时代,拥有了物质生存能力,在减少了饥寒危害人的同时,人滋生了贪婪的功利之心,生活依赖科学等文化之术,生存依赖科学等文化之术,养生陷在实验室的泥沼里,举手投足之间,没有科学等文化之术的规范,就茫然不知所从。

西方文化环境里,恐怕不可能有真人。真人是指净化灵魂,内有仁心外有人形,能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人。

进入西方文化掌控下的科学主导的生存时代,除了那些远离尘世的修行者,恐怕没有真人。即便是远离尘世的修行者,能够成就真人的,恐怕也是凤毛麟角。

“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是人类的理想,是科学等文化之术的终极追求。科学进步,飞跃宇宙,不是要征服宇宙,而是为人类找到第二个生命家园,为遥远的将来,地球毁灭之时,让人类有“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的生存条件。

太阳系、地球还处于青年时期,只要人类不为非作歹,不毁天灭地,是有充足的时间发展飞跃宇宙,找寻到第二个生命家园的。人要成仁,要消除野性之争,令科学等文化之术走人道,强势者有仁心、行义路,大家能齐心协力,这是找寻,并迁移到第二个生命家园的前提条件。贪婪无度,你争我夺,找寻、迁移第二个生命家园的能力可能都发展不出来,人类就会失去安身立命的场所。

现实的文化生存状况是,科技进步污染了自然,市场竞争紧张了社会,西方文化制造出许多“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的文化障碍,科学等文化之术在很多时候,不是维生、护生、养生的工具,而是你争我夺的武器,具备了毁天灭地的巨大力量。

2.至人境界。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王冰注:“全其至道,故曰至人。然至人以此淳朴之德,全彼妙用之道。和谓同和,调谓调适,言至人动静,必适中于四时生长收藏之令,参同于阴阳寒暑升降之宜。心远世纷,身离俗染,故能积精而复全神。”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7.

至人的境界,“益其寿命而强者也”。文化境界决定人的境界,人的境界决定人的作为,人的作为决定人的生命。

“淳德全道”的文化,熏陶“淳德全道”的人,引导人们“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的理性有为,所以能“积精全神”,强健生命,尽终其天年。

西方文化鼓励市场竞争,倡导超前消费,将活生生的人摁在滚滚红尘之中,为个人得失相互厮杀,远离“四时阴阳”之道。人心是功利之心,观念是物质观念,看不见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之道,没有不知“淳德全道”的作为。

西方文化主导下的科学等文化之术,不是“和于术数”的术,而是“与道相失”的术,越是发展,生存危机越重。文化无德,人无德,天昏地暗,谁能够“益其寿命而强者也”?

3.圣人境界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圣人,中国文化有多种含义,这里的圣人,是指善于养生的人。

圣人德行修养,次于至人,生命境界“自得为功”。王冰注:“外不劳于形,内无思想,故形体不敝。精神保全,神守不离,故年登百数。此盖全性之所致耳。《庚桑楚》曰: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捐之。此全性之道也。”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8.

普通民众改变不了社会,改变不了文化精神,受文化生存关系的主导和控制,但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有自主的文化依从性,我可以选择依从西方文化还是依从中国文化,选择我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自主的客观性认同,认同肉体物质客观还是生命联系客观,认同我命在我还是实验理论。

依从西方文化,则物质享乐;依从中国文化,则顺应自然;认同物质真理,则实验为真,认同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客观,则活人才真。

由于我自己的文化依从性和客观性认同,决定我自己的理性有为,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地养生,还是营养素物质分子地保健。

西方文化与恶之欲的亲和性极强,所以文艺复兴之后短短数百年,就统治了整个人类。在这样的文化生存环境里,人们形成了唯物唯利的观念理性,形成了竞争力量公平的社会规则,不争生活困难,不争难以立足,普通百姓基本无法做到“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

全己之性,独善其身,认同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客观,依从天人相应的理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也能够使自己“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嗜好和欲望人人都有。文化生存时代,文化精神和社会环境影响人,奢华生活的诱惑,心机谋略的引导,竞争力的激励,让人嗜欲无穷,思想不止。

圣人是生活在普通民众之中,有生命觉悟、生命智慧的人,“行不欲离于世”,但能够“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所以寿命较长。

王冰认为,“圣人举事行止,虽常在时俗之间,然其见为,则与世时有异耳。”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7.

我命来自自然,不是文化;我命存在我身,不是实验室。圣人食人间烟火,更适人间烟火,衣食住用玩的物质需要,和于四时,适于我命即可,不攀比奢华,不贪婪务多。

“欲”是本能,“适”是理性。理性有分寸——生命之和,理性有尺度——自然需要,可以为圣人,没有“适”的理性,放纵本能之欲,成不了圣人。

圣人有上古天真淳朴之德,生活不求奢华,物质力行节俭,用现实社会的话说,穿着的衣服,不赶时髦,得体就好;吃的饮食,不求精美,适口就好;娱乐休闲,不求刺激,适度欢愉就好。

“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不羡慕别人的名位,不贪念别人的财富,养神、涵气于形内,不为物为利损神耗气,方能达到圣人境界。

4.贤人境界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贤人的生命境界,次于真人、至人、圣人。

王冰认为,“次圣人者,谓之贤人。然自强不息,精了百端,不虑而通,发谋必当,志同于天地,心烛于洞幽,故云法则天地,象似日月也。”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8.

张介宾注:“贤,善也,才德之称。法,效也。则,式也。天地之道,天圆地方,天高地厚,天覆地载,天动地静。乾为天,乾者健也;坤为地,坤者顺也。君子之自强不息,安时处顺,能复能载,能包能容,可方可圆,可动可静,是效法天地之道。”明·张介宾编著.类经·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7.

和于自然,顺天时之动,应地理之静,饮食节于劳逸,起居和于日月。饮食、起居,法天则地,因太阳之升降,该起床起床,该睡觉睡觉,该吃饭吃饭,该活动活动,能为贤人。

贤人不与天地日月运行对抗,日常活动协调于天地日月的运行、动静,四时起居和于生长收藏,“合同于道”,使自己生命,达到应该具有的极限。

没有文化,原始人的德行就是生命自然的德行,有了文化,文化人的德行是文化熏陶、养成的德行。崇尚什么样的文化精神,人便具有什么样的德行。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人以仁义为德行,克己复礼,自我修为,克服动物性,使自我的理性有为,合于自然规律,益于神形健康。西方文化争斗精神,物质实在化,功利私有化,以身发财,忘躯殉物,夜以继日,害神耗气,悖四时阴阳。应该说,人之贤与不贤,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具有决定性因素的是文化精神。

西方文化要自我价值、要经济规模、要争,根本不尊重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阴阳,不会“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更不用说“法天则地”的生命德行了。

西方文化的主导下,数百年间,世界背离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维生、护生、养生之道,不是战火硝烟,就是市场竞争,为我之利,掠夺自然,盘剥奢华,欺压弱小。社会上竞争无孔不入,自然界污染日趋严重,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是竞争关系,是弱肉强食关系,对个人健康、对人类生存、对地球生物都造成了巨大威胁。

文化精神不贤,人不贤,胡作非为,西方文化还自鸣得意——物质进步、科技进步、经济进步。过去的五十年,地球上的野生动物减少了三分之二,人被自己灭绝,也近在咫尺。

人类没有醒悟,西方文化还是这个世界的主导文化,竞争还是人类社会的主题,胜王败寇、弱肉强食还是人类社会的规则,失道了的人类,无德了,回不去了。

(0)

相关推荐

  • 阴阳升降·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时有常位"的实质,是阴阳升降,应时动态变化,而成的四时之位,昼夜之位.清·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阳升于东,则温气 ...

  • 绪论·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维生.护生.养生是地球生命中只有也仅有人所具备的理性.这种理性不是自然.本能,而是有了生命觉悟之后,形成了人本位--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文化之后才有的主观理性,即文化的理性. 文化人应该是有维生.护生 ...

  • 物质生活·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养生很简单,日常生活就能做到,无须高深的理论:养生很不简单,要知生命之道,自制.自律,不贪欢,不放纵,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生活是文化人特有的生存方式. 动物.原始人没有生活,没有衣食住用行的文化,全 ...

  • 精神生活·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西方文化精神,在物在利在争,营造竞争自利的情感氛围.竞争自利,情感是负面的,害生伤生.中国文化精神,在仁在爱在和,营造利他互助的情感氛围.利他互助,情感是良性的,护生养生. 动物和人都有情感生活.动物 ...

  • 文化养生·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原始生存时代,生存纯粹自然,天道行维生.护生.养生之权.天道无私,生意盎然,众生平等,欣欣向荣.文化生存时代,文化精神主导生存,个人观念确定生活,文化精神行维生.护生.养生之权.文化精神无私,个人观念 ...

  • 正德厚生·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世界文化,应该都是从物质之术起步的,为物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是,中国文化在物质丰富,经过春秋战国你争我夺.血腥厮杀之后,反思人类本性,比较物与命的文化意义,走上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仁义忠信.礼义廉耻, ...

  • 阴阳术数·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阴阳术数·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黄帝内经灵枢·卷之七·本藏篇>:"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清·梁文科<集验良方>:"养生以 ...

  • 德为主导·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道德经·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人类发明创造的科学等文化之术,可以上天,可以入地 ...

  • 心正养生·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大学>三纲: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本于明明德.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始于格物.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

  • 和之乃生·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和之乃生·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在西方文化氛围里,有五个消灭中医的途径:一.渲染中药之毒.二.忽视或否定中医疗效.三.用西医逻辑制定的医师法取缔民间中医.四.剥夺中医望闻问切."辨症求机&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