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老师不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只因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长平箭头歌》
图1
古代寓言其中蕴含的大道理往往会作为读物进行刊登,在我们小学期间,许多人都接触过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文章当中将蔺相如的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精神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毕竟教育多将正面的素材进行宣传。
但关于蔺相如完璧归赵后的故事,相必老师应该有所了解,只是为了正面教育,不能够直接打破学生对于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所以老师往往不会给学生讲述完璧归赵后的故事,因为老师知道在完璧归赵之后的故事中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完璧归赵一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一系列变法和任用贤能之后,国力一度突飞猛进,很快成为了战国七雄当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既然有了实力,野心自然生起,此时的秦昭襄王有了征服各国的野心。
图2
在古代,一旦需要爆发战争,则需要有合理的理由,不然会在后世当中留下千古暴君的骂,那么寻找借口来发起战争,以此来达到征服中原的目的。
此时的秦国先将矛头对准实力较为薄弱的赵国,相传赵国国内有着一块传国宝物,名叫和氏璧,秦国的谋士则想到可以借口利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
若是赵国不给,这便是秦国对赵国发起征战的合理借口,毕竟作为一个强国的面子很重要,不给就说明赵国不顾秦国的脸面,秦国会被笑话。
图3
若赵国给了,那么和氏璧的价值远不可用金钱来衡量,一旦将和氏璧交给秦国,必然有去无回,在秦国的借口下,令赵国君主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赵惠王陷入了沉思,这是赵惠王便想起一人,正是蔺相如!
蔺相如自然是有方法应对这样的局面,虽然有风险,但为了国家危急的局势,只能抱着尝试的心理,赵惠王便向秦昭襄王应允会派遣使臣携带和氏璧前去秦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昭襄王大摆宴席,在宴席上,蔺相如将和氏璧交给秦昭襄王,哪知秦昭襄王对于交换的十五座城池丝毫不提,蔺相如便知道秦昭襄王已经食言。
图4
完璧归赵二
此时的蔺相如为了拿回和氏璧,借口和氏璧上有瑕疵,自己能够指给秦昭襄王看,既然接近和氏璧,蔺相如自然一把夺回,迅速推到柱子边,以与和氏璧共破碎要挟秦昭襄王信守诺言,如此还能够得到宝物和氏璧,不然和氏璧将消失在世上。
在蔺相如一番慷慨陈词之下,秦王自知理亏,更不舍如此宝物就此毁坏,便允诺会用城池交换,蔺相如便在秦王面前先将和氏璧带回赵国。
这样看来蔺相如完璧归赵确实展现了过人的智谋与勇气,这确实值得人敬仰,但对于完璧归赵后的故事又是怎么样的呢,代价又是什么?
图5
在蔺相如携带和氏璧回到赵国后,秦国君王受到这样的屈辱怎么可能忍受得了,在秦国的武力压力之下,各国都逐渐陨落在历史的长河当中。赵国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
长平之战
秦赵两国到了对战之日,秦昭襄王仍然记得蔺相如携带着和氏璧给自己的一番羞辱,此番行动,必将报仇,终于到了公元262年,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爆发。
赵国面对强大的秦国自然是派出名将镇守,在采取坚守的策略,秦军确实攻打多次都未曾撼动赵国,可见赵国的实力也是强大,但秦国看准时机,在赵国内散布谣言,赵国君主听到对抗秦军的将军有意投敌才坚守不出,赵王便让只会纸上谈兵的小将担当大任。
图6
结局显而易见,赵国面对秦军的攻势终于瞬间瓦解,归结到底是历史的推进结果,此时的赵国早已大势所趋,只是在顽强抵抗,而且后来的赵王不像先辈一般有志向与拥有卓越的领导才能。
长平之战当中,赵国被秦军屠戮四十余万的将士,十分恐怖,当时的战场尸横遍野,连风吹过都显得凄凉。
这样巨大的代价,也许作为老师会有所了解,但这样凄惨的结果,肯定是不能解释给学生听,因为和氏璧之仇而衍生出的灾难,代价就是四十万人的性命!
图7
结语:
站在蔺相如的角度来说,完全是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和氏璧只是作为导火线罢了,秦国结束纷争的局面已经是历史的大势所趋,毕竟其他的战果强国都在秦国的战旗下都陨落,何况秦王怎么会真的因为一块和氏璧而放过赵国!
参考文献: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