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来说一说天才与情商,本我和关系吧!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从最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控制情绪,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关于EQ的来源,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这是大脑为了对比存在的各种感受价值,刻意制造的各种感受平衡精神状态,所以右脑主要存在目的只是分析自身的精神世界而非物理世界信息。

生命早期的智能形式,人类的右脑预测变化的环境中各类信息对自己产生各种情绪、心情、精神类感受,判断各类事件导致的各种精神情绪详细差异,分析复杂精神情绪的一般组成结构。

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归纳了情商的五个特征: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

其实无论是自我意识还是控制情绪,包括处理人际关系,EQ的来源都是发生在关系当中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关系确实是世界的本质,是一切。当然,这里所说的关系是广义的。

研究和经验都表明,情商似乎总是跟智商负相关,也就是经常看到一些高智商的人情商低得有点“非人类”,而情商高的人又似乎不显得特别“聪明”。

虽然表象不一定代表真实,但从关系的角度来看其实也可以很好地理解,为什么“天才”总是跟“情商”有仇。

情商高的人,由于太会考虑别人,他的自我似乎就受限了;而情商低的话,就意味着把别人放到了一边,这时就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了。

而高智商低情商的天才,由于没有考虑别人,所以他的创造力总是缺少人性化,就容易显得特别,甚至是怪异。

无论是乔布斯、马斯克,他们虽然才华横溢、创造力惊人,但真正在他们身边的人很容易会感觉到自我的被淹没感。

艺术家里这样的情况就更常见了,梵高、毕加索都是最典型的例子。

创造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为什么通常会呈现这么明显的负相关呢?也许是因为:

情商太高的人,善于察言观色,在“讨好”别人的同时,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很容易在关系中沦为“它”,并因此丧失了创造力。

那些坚持在关系里面做自己的人,就会显得情商低,甚至伤害到别人,但也正因为他一直在做自己,和自己的本我有深刻链接,所以一直保持着创造力。

从幸福度来说的话,这样的天才往往很难获得普通的幸福,或者说很难体验到幸福感,因为幸福感来自关系,取决于亲密关系的质量,也就是爱。

做一个极端的推论,如果一个人可以摈弃掉人类的情感,比如同情、怜悯、恐惧,而去彻底效忠于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皈依无情,就会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

武侠小说也经常会刻画出这样的角色,往往他们可以做出非凡的成就,但是人性也会随之丧失。

这就能理解《道德经》中的这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作为一种无法描述的宇宙力量,“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只是让万物如刍狗那也走完自己从荣华到废弃的过程。

作为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人,我们自然不拥有“天地”的能力和无情,我们需要在两个极端之间做出度的衡量和选择。

我喜欢这样一个描述:人应该同时拥有此岸和彼岸。

只有彼岸,一个人就难以得到救赎,而只剩下疯狂,无数艺术家、哲学家最后选择了自杀;只有此岸,人生就只剩下活着,如同没有活过。

单纯、执着、投入式的疯狂……属于彼岸;

中庸、向大家看齐、不冒尖……属于此岸。

守在此岸不难,放弃就是。放弃梦想、放弃个性、放弃单纯,以此为代价融入一个看似实在,实际上无比缥缈的现实世界里。

进入彼岸也不难,坚持就是。坚持梦想、坚持个性、坚持单纯,最终进入一个痛苦的孤独世界,但你却站在苍穹中看到了美,看到了此岸无法抵达也不可能想象的世界。

此岸是:人生的真谛在于平凡。

彼岸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此岸的人生实际上是一种自欺;而彼岸的人生很容易陷入癫狂。

我们需要用主体性,用爱,用关系,来救赎这一世的人生。关键在于,这是我们可以自主选择的。

·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