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年时间覆盖全国9个省、21个县,他是在做公益还是做商业

科技前沿商业世界行业观察认知科学哲学思考▲这个世界残酷,又温暖。

这周我们从一个环境问题出发,探讨了在这样的现状下个人和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做了延伸,思考了慈善、公益和企业社会责任(以下简称CSR)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实践角度来看,慈善、公益和企业社会责任有着本质的区别和紧密的联系。慈善,通常是指企业在赈灾、扶弱、社会保障等领域推出一次性项目,救一时之难,提供财力、人力、物力或技术上的支持。公益,指的是企业在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主动承担的有目标、有组织、有系统、有产出的有益于公共利益的活动,并通过企业公益基金会、或与公益组织、公益基金等机构开展合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赋权增能。区别于慈善,公益更强调社会性和长远效果。如果说慈善和公益主要的区别在于短期和长期,那么对CSR的理解就需要超越这两者,从企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CSR指的是,企业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经营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对自然环境、整个社会的贡献。从CSR的原理上看,企业在战略决策、日常运营、谋求发展中应当充分考量多重利益相关方诉求,将其对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创造经济、社会、环境三重效益;并在此过程中,自始至终地纳入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沟通。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也对实践中部分企业家的做法做了一些归纳,可以看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企业家对CSR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往往停留在一种道德和道义的层面,做的实际上是公益或者慈善。由此引出我们对CSR真正的理解:CSR的真正核心,是负责任的运营。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CSR对于企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理解和搭建好CSR系统又有什么样重要的意义。我们做企业都知道,任何一家企业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其成长与发展、产品与服务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这个生命,有个初心,初心归结起来就是这三句话:“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这个初心是在利润之上的,《论语和算盘》中说,利润是空气、水,必不可少但不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使命和愿景才是。那么这个初心、使命和愿景,又和CSR有什么样的关联呢?做好CSR,与企业文化和基业长青的关系又是什么?在《第一财经》的一期头脑风暴节目中,有一个叫作易居乐农的企业,董事长名叫朱旭东。在商务模式拓展过程中,朱旭东自觉地将互联网技术、城市资源与公益性质的精准扶贫结合在了一起,探索出了新的方法。2015年10月,易居乐农成立,在原有的房地产服务平台上,朱总聚集起社会各界向善力量,利用发达城市的社区资源,以社区支撑农业,来对农村贫困户进行点对点的帮扶。利用互联网作为联结两端的媒介,把贫困地区的绿色环保农作物,带入城市社区,作为易居乐农的新型产品,提供给城市社区,再进一步凝聚城市社区,形成不断扩大的支持农业的力量。2017年12月,易居乐农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下属的资源促进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一起成立了中国社区扶贫联盟,联结了300家社区合作伙伴,通过社区端的消费来带动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和销售。据估算,大约每5个城市家庭的消费可以支持1个农民全年的生产,约一千户城市家庭全年的消费,可以帮助到一个村庄维持一年的生产经营。目前,企业通过社区联盟覆盖的服务地区涵盖全国9个省、21个县。

在这个过程中,朱旭东是在用联盟式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那么,这个到底是商业还是公益,抑或两者的融合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公益与商务正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由CSR向可持续商务前进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融合,有着强大的生长趋势,迅速扩大和蔓延,与此同时,CSR也向着可持续发展延伸。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在一个更大的生态中,确定了企业的使命和愿景,提供了真正的价值创造,企业与社会互相依存,社会与企业促进发展。所以,CSR应该从“商务-社会可持续生态” 的角度来理解,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环境、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取得真正的双赢、多赢。在这样一个可持续生态背景下建立的企业文化,自然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的坚守则是基业长青的能量之源。本周关于环境、社会、可持续生态、慈善、公益、CSR以及企业文化的话题就到这里,希望继续探讨的朋友,欢迎继续联系竹子。相关文章回顾:触目惊心:身价千亿又如何?再不行动,我们将一无所有!深度思考:过冬不能靠熬,由环境问题引出的新型竞争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