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之旅
如果有人现在跟你说,有一趟奇幻的旅程将带你穿过阿拉伯半岛、红海和北非的海岸线,你会放下自己手头所有的工作欣然前往吗?波斯湾、阿拉伯半岛、撒哈拉沙漠、神秘的驼队、高高的金字塔、穿着长袍的阿拉伯人、波斯地毯和银器、阿拉伯水烟、红茶和清真寺等等情景将会在你的面前一一呈现,你宁愿错过吗?
"古老"神秘"灿烂"辉煌"惊奇"......这些华丽的辞藻只能能形容出中东的其中一面,更多的需要人们亲身去体验、去感受......读罢《驾行中东17国》一书,大家或许会在阅读中体验到脚踏实地的"中东之旅".对作者而言,这次在中东"游荡式的旅行"就是一次爬上岸来,寻找丢失的自我的旅程......这本书与余秋雨的《千年一叹》相距十年,十年之间,中东还是发生了不少变化的。十年前迪拜还不是那么的豪奢;十年前半岛电视台还不是今天这样牛13;十年前在中东还没有政治巨变......所以即便看了《千年一叹》,这本写于10年之后的同类型的《驾行中东17国》,还是可以给读者许多新的信息,新的知识的。这本书视角上特别有媒体人,电影人的烙印,还特别提到了《夺宝奇兵》,《北非谍影》,《星球大战》,《德黑兰43年》等中东电影的拍摄地点和迷人风光……这里曾是世界多个古文明和宗教的发源地,因毗邻欧洲而与之在中世纪以来进行了频繁的交流或冲突,更以石油资源和区域动荡而闻名于世.但除了战争和石油,其他国家的人们究竟还了解些什么——这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道德经》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君子为腹不为目。走遍世界只有一双眼睛,思之深者,处处是景观。(王安石游褒禅山)。旅游书分为两种:一种是工具指南类,一种是个人体验类。本书属于第二种,完全的个人的驾行感受,有路线指引,还贴心的有护照签证费用介绍(不管这个可以在旅行中介公司咨询或者网上百度一下即知)。作者开车去中东17个国家跑了3个月,就有了些体验和感受写了这本书。中国人写中东的书不多,能够一口气写出17个中东国家见闻的,更少。应该说,这本书跟普通的游记不同,跟旅游指南也不一样,它比学者的书更生动,比普通游记更深入,比旅游指南更有趣。
《驾行中东17国》记述了刘武先生用3个月时间驾车走访阿联酋、科威特、沙特、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约旦、摩洛哥、土耳其、伊朗等中东17国的旅程,为人们描绘了这些国家及其主要城市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发展特点。《驾行中东17国》这本书与一般游记有所区别,也不同于新闻报道,它是以一个中国旅行者的身份,去认真寻访、观察、感觉和理解17个中东国家。在书中,作者耐心介绍了一些中东国家和主要城市的历史沿袭,刻画了出一个个既存在广泛相似特征、又有重大区别的国家和城市的风貌,还讲述了与所到之处的人民接触交往的故事。我觉得,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今天,我借此机会再次推荐这本书,大家可以每天在新闻联播看完中东巨变再看刘武先生的书,相信会有更丰满的感觉。
《驾行中东17国》书中关于土耳其那一章写的趣味横生,每一个建筑里头都有故事。当然,作者也莫名其妙赶上了一起暗杀事件,想知道神秘内幕吗?去看看吧,别错过本书精彩片段哦~
在沙特,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沙特阿拉伯”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幸福的沙漠”。首都利雅得的意思是“花园”,传闻它附近有一片绿洲——沙特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希贾兹——阿西尔高原,其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高达3000米以上,中部是纳季德高原,东部则是平原,这里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圣地麦加只对穆斯林开放,非穆斯林一律谢绝入内,公元15世纪,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就到过沙特,在他之后,阿拉伯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统治。
巴林,在阿拉伯语中意为“两股水源,两个海”,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由岛屿组成的国家。阿拉伯各国的古籍中多次提到天堂一般的“狄尔蒙岛”,据考证,就是现在的巴林。公元前3000年前后,这里已有原始形态的国家组织——狄尔蒙国。它景色秀丽,财富集中,素有“海湾明珠”之称。如今的巴林,被誉为“中东的香港”,金融、工业、旅游成为三大经济支柱。巴林的第纳尔太贵,一个第纳尔等于18元多人民币,许多人常常以为英镑是世界上最值钱的钱,其实全世界最值钱的钱在中东:第一值钱的钱在科威特,第二值钱的钱就在巴林。据说驻巴林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司令部就在巴林王宫附近。
说到埃及,人们马上想到开罗和金字塔,但埃及最神秘的历史其实藏在卢克索。这座古城在埃及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西安,古称底比斯,是诗人荷马笔下的“百门之都”,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底比斯帝国维持了1500多年,到公元前88年,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被毁,留下了无数残垣断壁的神庙和陵墓。这是个给人们留下了太多想像空间的地方,包括所有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法老的传说,或者整个古埃及的兴衰史,都浓缩在这片方圆十几公里的土地上。古埃及历史除写在莎草纸上外,更多地是刻在这些石头上。
作者把《时光流转》翻译成了五言诗句:舔吻在卡城,转眼人无踪。时光任流逝,爱你情更真~这座城市和《北非谍影》、里克咖啡馆紧密相连,那时是英格丽.褒曼最绝美的时光,电影里黑人山姆唱的《时光流转》原曲很爵士。这部影片本来是请的里根主演的,但是后来当了总统的他嫌弃剧本过于糟糕,就和另一位女演员双双退出。世事难料,英格丽.褒曼和亨佛莱.鲍嘉却点石成金让此片成为一部不朽的名作。卡萨布兰卡原出于西班牙语,意为“白色的房子(宫殿)”,当地人认为白色代表真诚、纯洁,喜欢穿白色的长袍,建白色的房子。摩洛哥(当时是顺从了纳粹的维希政府辖下的地盘)是二战时被殖民的法国人遁去美国的最后一站。
迪拜是在沙漠上建起的城市,这里的人对沙漠难免别有一番感情。许多阿拉伯人都热衷于开着豪华汽车到这里来玩冲沙运动。而给冲沙爱好者带来无限乐趣的就是这种四轮摩托,冲沙者骑在上面很是威风,冲沙车在起伏柔软的沙地上上下游走,会让冲沙者有一种驾驶帆板在波浪上颠簸的快乐感受。书中尽情描绘了了从“阿里巴巴与七十大盗”到“辛巴达七海传奇”,无一不是讲述人们获得从天而降的财富带来生活变化的故事。迪拜仿佛就是这种故事的现实版~~~从北京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海滨城市迪拜约6100多公里,空中飞行时间为8个多小时。外形酷似帆船的号称7星级的伯吉酒店也叫“阿拉伯塔”,最低房价900美元,最高的总统套房则要18000美元。书中第一节“被迪拜的豪奢震惊”可让您饱览伯吉酒店之奢华。看完不由感慨:太奢侈了,其他酒店都是浮云了!迪拜最值得炫耀的56层321米高顶层能停直升机的伯吉酒店会让您体会到什么叫做金碧辉煌,什么叫美仑美奂,什么叫叹为观止。第25层最豪华的780m2的总统套房也是金灿灿的,客房面积从170m2到780m2不等,家具是镀金的,还设有一个电影院,两间卧室,两间起居室,一个餐厅,出入有专用电梯谓最完美的豪华饭店。阿拉伯传说中最诱人的故事就是发现宝藏。1833年迪拜统治者马克图姆家族的先人率领一支大约800人的部落在迪拜湾河口居住下来,到如今迪拜成为阿联酋的第二大酋长国。
2001年5月4日落成的卡布斯大清真寺位于宽阔的苏尔坦卡布斯大街旁,它占地面积达41.6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人做礼拜,是阿曼国内最大的清真寺,是北回归线旁边最为豪华、壮观、开放的清真寺。站在苏哈尔古堡上,遥望辽阔、蔚蓝的阿曼湾,恍惚依然能看到当年的古帆船从这里启航和靠岸。大清真寺内的礼拜堂对外开放,走进这个宏大壮丽、金碧辉煌的礼拜堂内参观。礼拜堂内铺设着长长的蓝色地毯,总重量达21吨,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地毯。礼拜堂内的其它建筑装饰也都保持了阿拉伯民族的传统风格,精雕细刻,对称整齐,令人叹为观止。它如今是马斯喀特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建筑。
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以高薪和享有完全自由的双重许诺从英国BBC挖走一大批记者,堪称一支“泛阿拉伯国际纵队”。与美CNN、英BBC并驾齐驱,并迫使CNN与它谈判签订合约,以每分钟2万美元的天价,每天购买数小时半岛电视台报道新闻,半岛电视台中文名称其实是误译,阿拉伯语中的Al Jazeera本应译为“岛屿”。
人这一生,很多时候不是缺乏勇气去追求去放弃,而是不知道for what,所以内心有召唤的人是有福的,能在一个羊肠小道上看到瑰丽风景是有福的,而能在本书片段章节中领略17国风景,那是太难得的缘分,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彼此不断的错过。
总结如下:
这是一部视野独到的游记,它记载了作者驾车走过17个国家的特殊经历;
这是一部不寻常的探险录,它描述了作者深入中东腹地遭遇的各种风险;
这是一部海外投资参考书,它讲述了众多中国人在中东经商的精彩故事;
这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散文,它展示了中东17国历史文化神秘诱人的魅力。
活动如下:
1,高校讲座:作者在天津大学讲座签售新书。
2,电台讲座:书中最想告诉读者的东西是整个阿拉伯世界与西方社会、亚洲社会,完全是不同形态的,虽然欧美现代的一些潮流、思想、风俗也在影响阿拉伯世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书中采访了很多在中东生活的中国人,他们的故事对读者应该会有一些启示----摘自作者在国际广播电台访谈的内容。
3,网络访谈:作者做客天涯杂谈访谈【如右图:作者刘武(左)与主持人李智超(右);时间:2011年25号上午10:00;地点:天涯社区北京分公司-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赛尔大厦B座26层/清华科技园】。访谈的主题是“在中东,有信仰是很幸福的”,作者谈到了他所行的17个中东国家中宗教的力量,结合最近孙海英&吕丽萍夫妇的“信仰基督论“扬起的口水。姑且不论基督的十字军东征与伊斯兰的圣战,心有大善和大爱足矣~一路采风,一本酷书,立体地展示了中东的迷人和激荡。文字简洁,节奏很快,可称中东17国速览~读下来很有快感。
早在最近中东动荡不安之前的几年,就有几个中国人把利比亚、突尼斯、埃及、巴林、沙特、叙利亚等国家走了个遍。这位作者没有像如今的背包客小资们那样夹私货加上了各种矫情的个人体验和感悟感觉注水很多~这书妥妥的34万字啊!从中东地理涉及到人文/风俗等并配有300多张图片及速写(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赵均教授画).文字有音乐感,有韵律、节奏;有画面、留白;有起伏、高潮;有休止、渐强!有自述、日记、创作手记、听音读画观舞感受……简洁节制,文雅幽默,见解清晰、叙述真切,本书算是一个大文化观和历史观的全息扫描.他只是真诚的叙述中东17国见闻~~叙利亚大使馆和前驻伊朗大使刘振堂先生分别致电对我们出版这本书表示了感谢,也感谢《中国青年报》 @卢跃刚 为本书写序言~他是我最尊重的记者之一 —— 《北京晨报》2015年10月25日刊发书评,推荐,《中东17国见闻录》。详见:http://t.cn/RUJqIqz
利比亚这出肥皂剧终于完本了,请大家放心购买《驾行中东17国》大胆的出门去旅行吧,那里终于安全了。别纠结了,世界的真理是由赢家说了算的。放下梦想,生生活不过是空虚的沙漠......还是美食和旅行重要啊,去沙漠叩问人生吧:茫茫宇宙,地球就是一个另类。我总觉得,我生活在梦里。人类,你说呢?
那里那么乱那么美,为何?关键是俄国的态度,叙利亚问题还牵扯到了以色列吧,俄国还想把黑海舰队搬到叙利亚不是,乌克兰那快到期了,叙利亚完蛋的话,下面就是伊朗了~说几个乱像之源吧:
伊拉克分裂成事实了,库尔德人占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库尔德斯坦挤压逊尼派生存空间,伊朗迟早也得对库尔德人下手!库尔德人原来就是让英国人给骗了,现在没有自己的国家!
至于利比亚。这还真不是利比亚的问题,而是关系全球金融秩序的大问题,打利比亚才能避免真正的全球大危机,要是真爆发全球大危机,那是人类存亡的问题了。
如果让卡扎菲胜的话他就是英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英雄中心的文化,而卡扎菲本来就是纳赛尔精神继承人。海湾六国的大酋长就很可能不再支持美元(美国让穆巴拉克下台已经使沙特、阿联酋出离愤怒了,以至于不通知美国就出兵巴林了,这其实是向美国示威)!如果海湾六国大酋长不支持美元了,那样真正的金融大危机就来了。虽然现在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不公平,但暂时无法替代。这就好像人类的身体结构不好,造成可能得癌症,而苍蝇身体结构好,不会得癌症。但如果简单把你身体结构改造成苍蝇的结构,那你不会是强了,而是死了。而一旦卡扎菲稳住的话,作为纳赛尔精神的继承人,埃及民众会心向往之,那样埃及军方就难以稳住了,就会倒向卡扎菲,而埃及自古以来一直是阿拉伯世界核心。埃及倒向卡扎菲的话,海湾六国的大酋长们就没法在阿拉伯世界混了——因为他们在阿拉伯世界本来就是跳梁小丑角色。埃及军方会倒向卡扎菲的,不是喜欢反美人物的问题,而是阿拉伯人对西方文化非常了解,因为了解所以根本排斥,而现在西方在中东的存在,在阿拉伯人看来就是侵略,就是要灭之,这就好像有人跟你说武士道文化比孔子高级,你什么感觉?武士道不过是山寨中国文化的杂碎而已!
俺不想就中日文化孰是孰非辩论。回到西方文化繁荣上来,他们从时间上晚于阿拉伯,更何况是被阿拉伯人拯救的。伊斯兰文化可以说是曾经是西北欧的老师,欧洲中世纪文化本来已经熄火了,是从大阿尔伯特、罗吉尔培根他们的“亚里士多德研究”复兴起来的,亚里士多德在欧洲早就灭了,是阿拉伯人设在西班牙萨拉曼卡等地的翻译所--从阿拉伯文的亚里士多德翻译成拉丁文,欧洲人才有了复兴的可能,结果复兴了还搞十字军,这跟日本人侵略中国是一样的。
其实这里真正带头的还是美国 ,只不过让英法出头而已。事先私下做了充分沟通的,所以中俄才弃权。萨科齐的法国北非移民人数比希拉克的法国多很多,法国按现在人口趋势,30年后将成为首个穆斯林占多数的欧洲大国,而萨科齐是右翼。法国担心一旦卡扎菲稳住,那他在阿拉伯文化就是英雄。这样的话阿尔及利亚就会倒向卡扎菲,那样法国的命根子就没了。法国在非洲的殖民事业就是从阿尔及利亚开始的,阿尔及利亚为法国贡献了兵员、石油。连齐达内都是阿尔及利亚人。埃及这次“革命”的性质其实是反美,因为穆巴拉克长期亲美,而“革命”被军方顶住了---也就是坚持了亲美路线。
阿拉伯人还有伊拉克-苏美尔文明这条线呢。其实伊斯兰教有很多比基督教先进的东西的,比如说反对偶像崇拜 /不拜人格化神,伊斯兰教各中心地方巴格达、大马士革、麦纳麦这样的地方,都有天主教教堂甚至犹太教教堂,因为伊斯兰教讲宽容。而西方大城市则不让清真寺存在,不可能按照西方的世俗化定义去世俗化,伊斯兰可以像伊朗、像萨达姆那样世俗化,甚至土耳其并不排斥,但按照西方的定义方式,那就是要求他们放弃自己的生存方式问题了,让你改成天天吃黑面包/生牛肉,说话不许孔子而是必须圣经,你受得了吗?实际上正是有沙特的存在才阻止了中东的世俗化进程,阿拉伯酋长国等等都是君主制国家,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人,悲剧的坐拥石油。地理环境就那样,阿拉伯也有经验主义+科学方法,只是没有上升到反神学。西方科学反神学第一阶段其实是经院哲学,里面寻找上帝存在的逻辑证明。引起过根本性的争论,比如1227年巴黎会议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西方的上帝是人格化的,而穆斯林的真主基本是个抽象概念。所以虽然有长期的激烈辩论,但形不成反对。其次,阿拉伯地区没有西方那样的教会,天主教会是统一的层级化机构,所以才有新教来反对它。新教争取不过,就是争取来个自由组建教团。
而伊斯兰教从一开始就能自由组建教团,以至于教团多得不得了,互相打,这次利比亚就是东部的赛努西教团打西部的马立克教团。 利比亚是由三个省合并的:首都的黎波里所在的的黎波里塔尼亚是绿色,东部首府为班加西的昔兰尼加是黑色,第三部分是费赞是白色......三种颜色代表三个省。卡扎菲的国旗就是绿色,摆明了不承认另外两个——这三个怎么玩三国大战?这样的绿帽旗怎么指望其他两省跟你混?再考虑到班加尼系一直有游击队存在……还号称人民革命,其实什么都没革,部落体系根本没革掉,倒是伊拉克和叙利亚把部落革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