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的"顶头悬"与"垂尾闾" 有怎样的关系?

头是身体的司令部。"七窍"是被人类用来接受信息、做出判断,并表达诉求的,除此之外,头和脖颈在身体结构上一点都不多余。"顶头悬"就是它的物理表达。

意念是人类的一项能力,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变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句话可不是心灵鸡汤,他是实实在在的练拳诀窍。首先你的意念要能够放大,你就可以驻身于天地之间,不想,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了。

拳论上把"顶头悬"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

可是为什么一般习练者很难保持意念在头顶上呢?一是习惯使然,二是没有真正明白身弓的结构。

拳谚云:"一身备五弓"。通常人们对五张弓的理解是:两臂弓、两腿弓和身弓,但我觉得"身弓"的叫法有些笼统了。理由是:人的脊椎呈S 形,有柔韧,张弛、转动、传递之功能,每个弧形都有"弓"的特性,除了尾锥虽有弓形而不具弹性除外,可分别称它们为"腰弓"(五节)、"胸弓"(十二节)和"颈弓"(七节)。

整体脊椎有"弧形立中","柔软弹性","传递能量"等多种功能。"弧形立中"须有对称,这里有"胸椎"反向对称"腰椎","颈椎"反向对称"尾椎",各施其用,自然有中。"柔软弹性"主要靠"腰椎"和"胸椎"的联合张弛作用。而"能量传递"需要"腰椎","胸椎","颈椎"乃至"尾椎"的递个有序的工作来完成,(比如"波浪劲")所以笼统地以一个"身弓"来概括整个脊椎,不利于对人体脊椎次第做功和身体的具体实施的细致把握。初学者尤其易失之于身体的整动僵化,难以放松。故,不如将"身备五张弓"按类别求之为:1)腰弓,2)胸弓,3)颈弓,4)臂弓,5)腿弓。

那么整体的"身弓"存在吗?当然存在!它可以看作脊椎上各弓的再组合,事实上我们说的"身弓",其精细组合应该是:"颈弓"为身弓之"上部弓把","胸弓"加上"腰弓"的一半(命门穴以上)为身弓之"弓背","腰弓"之下一半为"身弓"之"下部弓把"。 那么十分重要的尾闾是什么?是"身弓"的下部弓梢,是能拉紧意念"弓弦"的节点。那么与之相对应的颈弓之上的上部弓梢是什么呢?就是头颅上的"百汇穴"了。整弓的张弛力量来自上下两弓梢的对称移动。

如果想要这张"身弓"左右转动,我们只需意注两弓把同步旋转,即我们需要腰部与脖颈同时、同方向、同幅度、同频率地旋转即可。但如果你想上下把这张弓进行张弛的处理甚至"张弓放箭",则必须依赖弓的上下端梢节:在下叫"尾闾",可向下向前;在上对应的就是头颅骨了。也就是说"百汇"穴的向上顶劲是与尾椎向下之力相对称的,而如果尾椎有一个向下并向前的力,则头部则要收下巴,额前顶。这是两弓梢的对称作功。

以上说明了人体的身弓并非只含脊椎,还包含了头部。忽略了顶劲,你的身弓就不完美了。如果你在练拳中,已经练出了尾闾做功,那么想要"身弓"完美,则头上的顶劲是须臾不可少的。

(半生太极缘,喜结八方友,有用即拿去,敬请点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