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窝里横、外面怂 ,到底是谁让孩子变成了「两面派」?

最近有不少朋友问我,是怎么把 Jerry 养得那么天使?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都乖巧有礼。

其实不是,我家哥哥在家里一不如意,也会闹腾,甚至会躺在地上,甩开膀子哭闹。如果我不去劝他,他甚至会越哭越大声。

明明老师说 Jerry 在学校能自己喝水睡觉,甚至能主动帮助更小的孩子,为什么回到家像完全变了个人呢?相信很多家长也有同款困惑,好好的一个娃,为啥在外小绵羊,在家却是小霸王?

孩子为什么会

窝里横,外面怂?

1

性格慢热,自我意识强

老师说 Jerry 在幼儿园乖巧,我是能理解的,Jerry 是慢热并且自我意识比较强的孩子。

当一个慢热的孩子面对陌生环境时,就会变得拘谨内敛。而自我意识很强的人,会觉得自己好像始终被「注视」着,总觉得其他人在看他,在意他的一举一动。所以他们很难真正的放松下来,无法在人际交往中「忘我」,也很难享受到社交的乐趣。而一旦发生不愉快的事,他们更习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记得去幼儿园的第一天,他只敢看着别的小朋友做手工,始终不敢自己动手。在 Jerry 发呆的十几分钟,我很想催促他加入小朋友中,庆幸的是我没有这么做,而是在旁边,耐心地陪着并引导他:

做手工这件事会很有趣喔,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很开心对不对?而且做好了还可以带回家送给妹妹呀。

就算这样,也是过了很久后,Jerry 才慢慢参与其中的。不强推、让他用自己的步骤走下去,他才能走得开心自信。

2

缺少社交经验,感到巨大的社交压力

孩子从小待在家里比较多,接触的大都是百依百顺的家人,和同龄小朋友相处的经验少。

孩子在外面看到同龄小伙伴,一方面想和他们打成一片,一方面又不懂怎么交流。这些在社交上遇到的困难,会给孩子巨大的压力。

就像前面说的,Jerry 要和小伙伴一起做手工,就面临着开口、合作和融入等问题。每个步骤,Jerry 都要不断说服自己。再加上不知道怎么办,挫败感和压力感,就会让他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

回到家后,在一个放松的环境里,为了摆脱一天的紧张情绪,孩子就可能通过一点就炸的方式,来找到掌控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窝里横」。

大家想想,自己工作一天回家后,如果还摊上不顺心的事情,是不是也易燃易爆炸?

3

家里人太宠溺孩子

另外,还可能的就是家里人太宠孩子了。尤其是隔代亲的长辈,无论孩子怎样,家里人都包容她,孩子就容易恃宠而骄。

接受了这个设定,孩子就会选择把气撒在家里。越宠他的家里人越容易被当成他的出气筒。

一旦离开家,孩子就会发现,面对外界环境时,孩子要遵循更多的规矩,应付更多的人和事物,而对家人有效的方法对别人没用。

孩子不确定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容易产生不安全感,自然会更小心翼翼一点,也就是家长认为的「怂」。

我们成人不也是这样吗?在新环境里,也会倍感紧张,要先观察打探一番才行。只有感到安全了,才会展现更多真实的自己。

看到这儿,相信很多家长还是很着急。谁愿意自家娃在家小霸王,在外小绵羊呢?

面对孩子的两面性格

家长该怎么做?

1

EPS 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前面有说到孩子性格慢热且自我意识强的问题,其实我也为此苦恼了好一阵。

后来我查了很多资料,了解到一位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鲁斯 · 皮特斯博士,针对慢热的孩子总结了 EPS 法,帮助很多害羞的孩子培养社交能力。下面跟大家说说具体怎么操作。

E (evaluate)观察评估

先观察孩子是在哪些时间、地点或人群容易感到胆小焦虑?家长如果有条件,可以给孩子做一个观察表,从前面提到的几个维度梳理孩子的情况。

分析孩子慢热的具体原因,从而更好地预测孩子的行为,提前做好准备。

P(plan)制定计划

根据前面的情况,皮特斯博士给孩子安排一些从易到难的社交活动,制定一个跟孩子具体社交偏好相关的任务清单。简单点的去超市购物,难一点的,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再到去其他小朋友家里玩等(家长可以全程陪同)。

S (skills)教授技能

在安排计划的同时,家长要提前教会孩子相关社交技巧,比如怎么跟人打招呼、怎么做自我介绍,怎么处理矛盾等。

所谓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孩子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前期的准备,就直接把孩子向外推,很可能让孩子更加退缩。

2

给孩子一个宣泄情绪的机会

给孩子一个宣泄情绪机会是最重要的。

举个例子,周末大家在外玩了一整天,回到家 Jerry 随手就把外套包包丢在地上。我看得火冒三丈, 叫他把东西捡起来,放到该放的位置。没想到,他居然说:「 妈妈你太烦了,能不能让我先休息一下,而且平时不都是你整理的吗?」

让捡个东西,也能发脾气?还理所当然地甩给妈妈做?我当时很生气,但想起之前的经历,我很快就冷静下来了。

决定用戏精附体法,用演的方式和孩子沟通。

如果孩子还在情绪上,我会示弱,用很委屈的声音试探孩子:「没让你休息就叫你做事,你才生气的对不对?」看孩子的回复,我会继续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感受:

有时候较简单的家事,我认为一个人来做就可以了。我们吃饭的时候,妈妈也会让你把碗筷拿到洗碗池对不对?

不过对于你为什么发脾气,我很重视,所以想多了解你的感受,让我知道你为什么生气。

孩子说完感受后,看时机让自己林妹妹附体:

妈妈今天累到站都快站不住了。要是有个小天使,能够帮我收拾衣服,那就真的太好了。

当孩子做完,我会充分地肯定孩子:

天啊,宝贝儿,你把衣服收得整齐又好看,你是怎么做到的?下次整理衣服的时候,你来教妈妈好不好?

这样的训练可能不会一次就见效,但经常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会让孩子逐渐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外面的情况太复杂了,孩子在应付不熟悉的人和事物时,本身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挫败感,慢热的孩子更是。

真正地爱孩子,是教孩子一些正确的人际交往和技巧。不一味迁就,也不一味催促。让孩子用自己的节奏,学会如何与家人、与朋友相处,往往更加重要。

[1] Blushing, embarrassability and self-consciousnes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1(4), 343–349.

[2] 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 Tice, D. 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252-1265.

策划:王爷

监制:徐疯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