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 | “世道变了!”
《正在消失的报纸》,【美】菲利普·迈耶著,张卫平译,新华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图片/夜书房
我1982年开始做报纸的编辑记者,之后差不多一直和报纸打交道,所以十几年前看见《正在消失的报纸》这个书名,我马上就想买来翻翻。尤其封面上那几行小字,更让我感到将信将疑——
“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
我是2008年初读到的这本书。……嗯,2043年?一算,还有足足35年呢!抱着这种心态读此书,倒是读出了一点信心。那年去北京看了奥运会,去巴黎递交了深圳申请成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报告,还去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达菲开了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的创意城市会议。“从此,报纸就消失了”?笑话!每到一地,我都收集一堆当地当日的报纸,带回深圳,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参考借鉴。记得在圣达菲的一间酒吧门外,时任宣传部副部长的宣柱锡和我一人一瓶啤酒在手,聊起报纸的前途,高谈快论,踌躇满志。我和他说起《正在消失的报纸》一书,坚信书中所说“影响模式”必能创造报纸未来。他举起啤酒瓶和我的对撞,说为“影响模式”干杯!之后这个词就成了我们时时挂在嘴边的“语词旗帜”,有几年时间在许多场合动不动就说出来挥舞一番。
今天下午,新媒体大厦的新办公室终于整理出一点眉目,纸箱全体退场,群书上架接近尾声。空气清洁机上的雾霾数字高高低低,四周装修施工的声音起起伏伏,尖声有时刺耳,辛味偶尔刺鼻。正在此时,书架上《正在消失的报纸》看见了我。有没有搞错!耳鼻受“刺”之外又加一“旧书刺目”?
持书在手,我先找那几行小字,确认所谓“报纸消失了”究竟按在了哪年头上。2043年。嘿嘿。“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如今重读这句话,已经不怎么觉得遥远,也不再觉得有多悲观。怎么会这样?
书中有当年阅读时勾勾画画的墨迹,所“圈”之句,全是报纸应对之策与编辑改进之法,可见那时思虑之重点所在。而有几句今天看来很要紧的话,我十几年前读时,没有注意,没有划线,甚至都不记得读过,那一定是我无意中忽略或选择性回避了。这几句话是——
“我们中那些曾在经济繁荣时期为报纸工作的人,往往希望我们能回到报纸的黄金时代。但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世道变了,而我们也在考虑其他的事情。”
世道变了!而且比想象得更快。我也确实在考虑其他的事情。
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也很辛苦。幸运的是我们赶上大变革时代,需要学习也果然学会了许多东西。辛苦的是,从小到大,我们不断发现刚刚学会的东西已然无用,而新的知识正源源而来。
因“地缘”关系,十几岁时我已开始几乎天天读报。一辆“电驴子”每天傍晚会呼啸着把前一天的报纸送到我们村我们胡同我家门口斜对面的“大队代销点”。我常常闻声而动,抢在“大队部”或学校的人取走报纸之前先翻一遍,有时趁四下无人还会藏起一两个副刊版回家细读。那是“薄报时代”,《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河北日报》《衡水日报》加一起,都远不如深圳前几年“厚报时代”时一份报纸那么厚。可是,现在又是“薄报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