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冠心病——十味洋参心宝汤配方
配方:当归,川芎各40克,远志20克,柏子仁15克,黄芪,茯苓各10克,枣仁5克,西洋参3克,朱砂1.5克(冲服)炙甘草15克。
水煎服,早晚服下。
本方主治:一切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甲亢性心脏病,心慌,早博,等等,只懂仲景复脉汤,不知奇方心宝汤。心宝本是道医方,心宝公开救世人。
【十味洋参心宝汤】
当归,川芎各40克,远志20克,柏子仁15克,黄芪,茯苓各10克,枣仁5克,西洋参3克,朱砂1.5克(冲服)炙甘草15克,水煎服,早晚服下,本方主治:一切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甲亢性心脏病,心慌,早博,等等,只懂仲景复脉汤,不知奇方心宝汤。心宝本是道医方,心宝公开救世人。君子医圣!
妙“药”可除“心”病
明代有个铁脚道人在《霞外杂俎》这本书中有一处方,名叫“和气汤”用“药”即“忍”和“忘”二字。服用方法是将“忍”与“忘”两味和匀,用不语送下,可治一切客气、怒气、怨气、抑郁不平之气。他说:“此方先立以忍,可免一朝之岔也;继之以忘,可无终身之憾也。”如能将“和气汤”牢记在心,并做到及时应用,则可防治“心”病。须知,我们每个人无不是肉身凡胎,有七情六欲皆是常情。关键是要调提得当,不可使之太过。
医治“心”病的“药方”中,唐代的佛教大师无际汗出的“十味养心丸”尤为奇妙。他在方中告诫人们,凡欲齐身、治国、学道、养生,须先服“十味养心丸”,方可成就。何名十味?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漫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药”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之后,于“平等盘”内研碎,“三思”为末,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此方可谓养生之道,更是做人之道。依照服用行事,对于祛除私心太重、欲望过高、浮躁浮华、好大喜功等未随心愿而导致心理疾患者极有裨益。
冠心病秘方:养心定志汤
十味温胆汤治心律失常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赵某, 女,63岁。因心中悸动不安2年就诊。该患者于两年前受惊吓后出现心中悸动不安,时休时止,坐卧不宁。每于夜间、受惊吓后症状加重,夜寐差,易惊醒。平素 胆气怯,易惊恐,不能独处。曾于多家医院心内科就诊,诊断为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曾口服心律平、心得安、稳心颗粒等药物,症状稍有好转,停药症状反 复。刻诊:面色淡黄无华,神气虚馁不振,少气懒言。问之则曰心中空豁难以稳持,时感悸动,二便饮食尚调。舌质淡,苔白略腻,脉浮缓无力结代。诊为心胆虚 怯,痰气扰心证。处以十味温胆汤加味。处方:竹茹10克,枳实12克,法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神15克,茯苓1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5克, 远志10克,五味子6克,党参10克,甘松10克。上方5剂,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复诊:服上方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上方加丹参15克,5剂续服。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后以此方加减半月而安。随访一月未复发。
十味温胆汤始载《世医得效方》,明《证治准绳·类方》收录。有益气养血、化痰宁心之功。主治心虚胆怯,痰浊内扰证。表现为处事易惊,惊悸不寐,短气自 汗,夜多噩梦,胸中烦闷,坐卧不安,舌苔白腻,脉多缓滑或沉缓。本案患者惊悸不寐,心胆虚怯,方证对应,故服后效如桴鼓,仅用十余剂诸症消失,心电图恢复 正常。此方妙在加入甘松一味,该药甘温无毒(《开宝本草》),入脾胃经。有理气止痛,醒脾健胃之功。《本草纲目》载:“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 中,甚醒脾气。”脾胃健则痰湿自消,气血调则胆气舒顺。故用于脾胃湿郁,气机不畅之心腹满痛疗效明显。现代药理研究甘松具有中枢镇静及抗心律失常作用。此 方热甚者可加黄连,痰甚者可加胆南星,胸闷滞者可加瓜蒌,心悸甚者可加生龙牡。
十味温胆汤
【出处】首载于《世医得效方》,明《证治准绳-类方》收录。
【组成】
半夏(汤泡) 枳实(麸炒) 陈皮(去白,各二钱)白茯苓(去皮,一钱半) 酸枣仁(炒) 远志(去心,甘草汁煮) 五味子 熟地黄(酒洗,焙) 人参(去芦。各一钱) 粉草(炙,半钱)
【用法】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一盅,不时服。
【功用】益气养血,化痰宁心。
【主治】心虚胆怯,痰浊内扰证。触事易惊,惊悸不眠,夜多噩梦,短气自汗,耳鸣目眩,四肢浮肿,饮食无味,胸中烦闷,坐卧不安,舌淡苔腻,脉沉缓。
老祖宗留给今人的“心药”
现代人患精神疾病的特多,精神疾患,即通常所说的“心病”。“心病还得心药治”,下面这些“心药”是古人留下来的,不妨吃上几付,对于现代多发、高发的“心病”,会有非常好的疗效。
四味养生汤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手书过一帖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四味养生汤”:“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淡食以当肉。”
主治:平日奢望过度、喜欢攀比、心态易失衡、精神烦躁并有狂躁症倾向者。
铭心快活饮
《醒世良方》中记载有一则以“知足”、“常乐”二味“药物”组成的“铭心快活饮”。
主治:多欲而不得,具有焦虑症倾向患者。
保生无忧散
《霞外杂俎》中的“保生无忧散”,提出以栽花种竹之法陶冶人的情性、养心怡神、益肺调气。
主治:因精神压力大、身心疲惫不堪所致的慢性疲劳、失眠症患者。
真人养脏膏
《敏时笔记》载有“真人养脏膏”“药方”,主要方药为“不惊、少言、少欲”。
主治:情绪易波动、喜怒无常难以自制,对深陷名利场、欲壑难填而不顾自身健康者亦有效。
十味养心丸:
唐朝佛教大师无际遗留一帖“十味养心丸”的“药方”,其方: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德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药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之后,于“平等盘”内研碎,“三思”为末……每日进三服,不分时候,用“和气汤”送下。
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愈。此十味若能全用,可致上福上寿,成佛成祖;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减罪延年,消灾免患。此方可调理百病,尤其适用于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者。
快活无忧散
明代医家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辑录。其方有药二味:“除烦恼、断妄想。”用法:二味等份为极细末,用清静汤调下。
功用:清气爽神,快活无忧。方解:此方药味甚鲜,奏功极大,且药性不寒不热,不苦不辛,不必远求产药之区,自我求之,自我得之。虽《神农本草》未载,东垣(李果,元代名医)、丹溪(朱震亨,元代名医)所未论及,自是人间一种妙药。苟能日服一剂,胜服四君子汤百药也。此方对常做白日梦、一心盼天上掉下馅饼者有效。
和气汤
方药为“忍”与“忘”二字。用法是,上二味和匀,用“不语”咽下。服后要饮醇酒一二杯。飘飘然半酣尤佳。此方亦出自《古今医统大全》。
功用:专治怒气、闷气,抑郁不平之气,对情绪不稳,性情暴躁者亦有效。
古之“心药”今之妙用
精神疾患,即通常所说的“心病”。“心病还得心药治”,中国古人善用心药,这里辑录几则“心药”方,方中用“药”出神入化,功效奇特。对于现代人的多发、高发“心病”,或许有针对性——
四味养生汤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手书过一帖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四味养生汤”:“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淡食以当肉。”从健身养性的角度来看,此方告诫人们:应淡泊名利,面对现实,自寻生活乐趣,松弛紧张情绪,减轻外因所致的心理压力,心胸开阔地面对现实生活。
主治:平日奢望过高、喜欢攀比、心态易失衡、精神烦躁并有狂躁症倾向者。
铭心快活饮
《醒世良方》中记载有一则以“知足”、“常乐”二味“药物”组成的“铭心快活饮”。此方告诫养生者,宜去私欲和贪心,不奢望过度,保持笑口常开的健康心态。对因忧愁多虑而引起的心悸、消化不良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主治:多欲而不得,具有焦虑症倾向患者。
保生无忧散
《霞外杂俎》中的“保生无忧散”,提出以栽花种竹之法,陶冶人的性情、养心怡神、益肺调气。大诗人陶渊明将其菊园生活称作是“世外桃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境,足以忘却一切烦恼。
主治:因精神压力大,身心疲惫不堪所致的慢性疲劳、失眠症患者。
真人养脏膏
《敏时笔记》载有“真人养脏膏”“药方”,主要方药为:“不惊、少言、少欲”。此方提醒养生者,凡事应宠辱不惊,避免情志波动,坚持练呼吸摄生功,以调达气息;注意饮食的调养,可益脾胃之气;语言宜少,能保肺气。勿被名利、物质、情欲所困惑,一切以养生为本。
主治:情绪易波动,喜怒无常难以自制,对深陷名利场、欲壑难填而不顾自身健康者亦有效。
十味养心丸
唐朝佛教大师无际,遗留一帖“十味养心丸”的“药方”,其方云:凡欲修身、齐家、治国、学道、养生,须先服“十味养生丸”,方可成就。何名十味?1,好肚肠一条;2,慈悲心一片;3,温柔半两;4,道理三分;5,言行要紧;6,中直一块;7,孝顺十分;8,老实一个;9,阴德全用;10,方便不拘多少。此药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之后,于“平等盘”内研碎,“三思”为末…...每日进三服,不分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愈。此十味若能用全,可致上福上寿,成佛成祖;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减罪延年,消灾免患。此方可调理百病,尤其适用于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者。
快活无忧散
系明代医家徐春圃所著《古今医统大全》辑录。其方有药二味:“除烦恼、断妄想。”
用法:二味等份,为极细末,用清静汤调下。
功用:清气爽神,快活无忧。
方解:此方药味甚鲜,奏功极大,且药性不寒不热,不苦不辛,不必远求产药之区,自我求之,自我得之。虽《神农草本》未载,东垣丹溪所未论及,自是人间一种妙药。苟能日服一剂,胜服四君子汤百药也。此方对常做白日梦、一心盼天上掉下馅饼者有效。
和气汤
方药为“忍”与“忘”二字。
用法:上两味和匀,用“不语”咽下。服后要饮醇酒一二杯,飘飘然半酣尤佳。此方亦出自《古今医统大全》。该方先予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继之以“忘”,可无终生之憾也。
功用:专治怒气、闷气、抑郁不平之气,对情绪不稳,性情暴躁者亦有效。
以上诸方,均抄摘于《中华养生保健》。因读之,倍感其内容,为养生修道者之上上妙方,故摘录于此,供朋友们参阅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