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西翼城西周大河口霸国墓地M1017号 墓葬出土铜人顶盘的用途猜想
芦栋浩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西周大河口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其中铜人顶盘是较为引人注目的。到目前为止,因为缺少实际证据,对于铜人顶盘的用途还不够明了。文中,主要就铜人顶盘的用途进行了推测。
震惊中国考古学界的西周大河口墓地的发现,让史书上从未露面的霸国再现人间。墓里出土了大量铸有铭文的精美青铜器,其中造形奇特、纹式精美的器物精华展陈在山西省临汾博物馆晋霸春秋第一展厅中。
铜人顶盘就置于这一展厅出口处,笔者曾无数次听展馆讲解的器物说明,但因出土相似器物较少,前人的研究资料不足,该器物一直处于用途不明的状态。
根据时任翼城西周大河口墓地发掘领队谢尧亭先生的推测,铜人顶盘器应属于灯具类的用器。若油灯推测成立,铜人顶盘将会成为目前考古发掘中出现最早的灯具。
但在一次非官方会面中,谢尧亭先生表示铜人顶盘的灯具用途因无实际证据而自行推翻。
本人观察青铜人顶盘器,做出一些新的用法推测。
据谢尧亭先生参观临汾博物馆时回忆。铜人顶盘出土时并非直接埋藏于土中,而是放置在大河口墓地M1017号墓葬内的一只青铜提梁卣中。排除墓室进水塌陷等自然问题外。铜人顶盘出现在提梁卣中只可能是古人为之。若以铜器陪葬相关器物伴出现象分析,同时期大墓的铜器伴出以盘盉伴出为主。铜人顶盘与提梁卣之间具有某种使用的关联关系。铜人顶盘的属性分类应属于酒器一类。
对铜人顶盘的铜人的思考,该铜人为二十到三十岁男性;五官刻画明显。上身裸露,下身围有敝膝。学界对铜人的身份有两大推论,一为奴隶,二为普通侍从。持奴隶观点的学者认为。青铜人的使用年代仍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头负重物从事低贱的工作是奴隶的日常工作。
普通仆人身份說,出于对该器物铜人的坐姿分析,该铜人以正坐姿势挺直腰身属于具有一定社会身份的坐姿。
所以青铜人顶盘的形象来源,应来自于《礼记·内则》中记载行沃盥之礼“进盥,少者奉槃,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这一礼仪中来的。
其中少者奉盘这一形象,应该就是铜人顶盘的制造的创意来源。或是最初形象。
青铜人顶盘的盘子部分。是沃盥礼中用来承接废水的器具。其本身具有一定重量。再加上承接废水铜盘会更重。周代尚未发现如盆架这一功能器具,因此便于接受盥洗者的考虑,奉盘的少者以正坐姿势在头上先放软垫并在垫上置盘。对受盥洗者来说,在自己胸腹高度处的铜盘伸手接水更加轻松,对在奉盘者头顶接受盥洗可避免因高度问题弯腰受水影响礼仪仪态,保证了仪态上的端正。而奉盘人虽然正坐顶盘,但由于头顶盘子的重量会由颈椎传导至脊柱,整个过程中无主要肌肉支撑,奉盘人并不会感觉到重压,减少了长时间手持铜盘而产生的肢体疲劳。
在世界很多的国家与民族中,至今不乏有头顶重物的运输方式。在印度非洲等地及我国西南地区,因生产生活及生存地形的原因,采用了头顶重物的搬运方式,有经验者可以在头上顶起数十公斤的重物上山过桥如履平地。铜人顶盘的流行年代,生产力相对落后,极有可能存在此类头顶重物的现象。
铜人顶盘的使用时期未出现较高的桌凳,为保证沃盥之礼的仪式正常进行,由仆人正坐,在头顶置盘充当盆架。另一方面,青铜人顶盘中的铜人之所以赤裸上身,可能是因为进行盥洗时,溅出的水会沾湿衣物,所以为了避免着湿衣衫而导致影响盥洗礼的礼仪性,才让奉盘者仅着一条敝膝。同理可参考近代公共浴池搓澡技师的着装。同样存在日常与水的接触,便于行动所以穿着少量贴身衣物。
铜人顶盘的真实用途应为与其同时出土的青铜提梁卣的卣盖置架。
判断依据如下:
铜人顶盘上部为双附耳圈足铜盘,与同时期主流器物并无明显差异。若铜人顶部铜盘为油灯的灯碗。则顶部铜盘中央必有用来安置油灯灯芯的灯芯座。经反复确认铜盘内部光滑无任何灯芯座迹象。由此油灯一说不攻自破。
综合上述,本人对这件铜人顶盘器用途的看法是:这件造型精美,用途不明的铜人顶盘,是属于西周中期偏早,M 1017号,墓主人生前宴饮祭祀时,酒具提梁卣的盖置(盖置为茶道具的一种,用于专门放置盖内带有水珠的器盖支架,目的在于防止盖内的水珠浸湿桌面及污染器盖)。
铜人顶盘的铜盘为西周时期的常见器物造型。与盘口齐平的双附耳,在大河口墓地也有出土相似器物。关于铜人头顶为什么不是一件附耳高于盘口的铜盘,笔者认为,出于铜人顶盘的实用支撑作用。纤细的铜盘附耳极容易受损,并且高于盘口的双附耳会使放置的器盖摆放不稳,因此让原本高于盘口的双耳,变得与盘口齐平,这样更方便于将提梁卣的器盖稳定地放于铜人顶盘上。此外一件私人收藏的晋侯铜人,在其敝膝上铸有二十一字铭文,铭文内容是霸国受外敌侵犯,晋侯带兵救援并俘虏了敌酋。这一件目前已知与铜人顶盘造形相似,并且带有文字证明晋国与霸国有地缘上的互助关系,遗憾的是这件铜人头顶圆垫上的部分已经缺失,不知头顶上方为何物。但这件器物证明了霸国与晋国的关联,是目前研究铜人顶盘器的相关实用证据。
笔者认为铜人顶盘器与提梁卣的使用关系如下图所示。
提梁卣,本身有盛放热酒的功能。盛放热酒时卣盖应盖于卣身上。加热的酒水会挥发出水蒸气,遇到盖内后冷凝成水珠。在揭开器盖取酒水饮用时,盖子内的水珠依然凝聚在盖子内,如果直接将盖子放置在桌子上,盖内的水珠必然会沾湿桌面。对接下来饮用时的卫生会有影响。如果将盖子放置于铜人上方的盘子上,可以直接避免器盖与桌面直接接触。铜人顶盘顶部的盘子,铜盘本身是实物的缩小模型。同样可以承接住盖子内残留的水分,可以减少对桌面的水渍污染。这与铜盘的本身的制造使用目的吻合。古代人的设计思路,是出于最实用角度的考量,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概念:古代匠人或统治者,在沃盥之礼的行礼过程中,从使用铜盘承接废水的礼仪行为中受到启发,而祭酒的整套过程中也在周礼的严格范围,因此统治者命匠人按照沃盥之礼中奉盘少年的形象,铸造铜人顶盘,保证祭祀时桌面的整洁,由此看来,铜人顶盘所包含的真正意义,不仅与其真实的用途有关系。连同周礼中所记载的沃盥之礼,具体是如何实施的,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如今临汾博物馆的游客不知已经游览了多少批次,晋霸春秋一展厅的出口,总是游人留下疑问最多的地方。本人的考古启蒙老师,曾参与大河口西周墓地的发掘。本篇研讨性的文章出于对精美文物的功能思考,因在临汾博物馆展厅的疑问而写下了这篇文章,旨在学界可以对这一类型的新器物有更多的思考。本文因可接触的实物资料不足,相关研究资料空白的情况下编写此文,还望业内学者专家同志指正。
作者单位:临汾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