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筝的翅膀
筝的翅膀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些爱好,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爱的程度也不同,有的只能说是喜欢,有的则达到痴的地步。所谓有爱好,就是心里总有它的位置,于其中则心旷神怡,于其外则心生惦念,或不做总觉少了什么,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在我的几个爱好中,惦其份量作排序的话,排在第一的应该是古筝了。我的感觉中,筝是灵动的,像是有了翅膀,她在我的前方飞翔,牵引着我的心绪和梦想。带着我达到一个美好的理想的境地。
与筝的缘分开始于2004年。一次去同事家,看到了她为女儿新买不久的古筝,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叫做筝的乐器。手指轻轻地拨动,发出了非常悦耳曼妙的声音,这种声音一下子就打动了我的心并难以忘怀。接着我按照自己的心愿做了我认为是此生最正确的决定:买一台古筝然后请专业老师教,一定要学会它。这个决定也成就了我的筝缘,一是花了2000多元买了一台红木嵌贝的精美古筝,这台古筝现在还用着,成为我十几年忠贞相伴的朋友;二是结识了的媛媛老师,她是歌舞团的古筝演员,同时也擅长长笛。初识媛媛,她还不到30岁,由于生得娇小可人,看起来年龄更小些,着装时尚文艺范,很可爱。特别是她的笑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坚定地想到了演员左青。媛媛是歌舞团的专职演员,演出任务不多,才兼职做了老师,主要教古筝,也教长笛。她的学生很多,她也总是忙忙的,有时甚至不能按时吃饭,有时午饭只是一个面包来解决。说到筝缘,还有一个要提到的那就是娜娜,那时是一位20多岁的女孩。她是我学筝后期认识的,老师说我俩学习进度差不多,两人组合学习学费要便宜些。在一段时间里一起上课,还有我仅有的三次比赛都有她的相伴。
带着热爱去学习是一件很舒心愉悦的事情,这种舒心和愉悦走在上课的路途中已经非常明朗了。每节课的45分钟大多是媛媛老师和我单独的时光,手把手地教,一遍遍地做示范。她的耐心与认真和我的专心加在一起,让我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幸福地前行,不断地进步。在认真练习已经学过的曲子的同时,向往学习更好听难度更大的筝曲。我还在弹奏五级筝曲的时候,在视频中看到七级的《战台风》,速度快,节奏感较强,而且技法运用多,感觉难度大,想学但又担心太难学不好。老师知道了我的想法,说你行的,我教你。我一边认真学,一边刻苦练,记得有段时间练习《战台风》中的摇指,把右臂练伤了,肌肉痛了一个多月。
为了向难度更大的筝曲冲击,我选择了考级,我认为这是督促我学习进步的较好途径。说起考级,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要面临几种心理上的挑战。一是勇气,在候考时,几乎没有什么成年人,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坐在我身边的一个小女孩问我说“阿姨,你是来考试吗?”我说是的。她又问你考几级,我说考七级。她回头对妈妈说“你看阿姨多厉害,妈妈你也学吧,我教你。”我当时很欣慰,在孩子们心目中,并没有认为学筝只是孩子们的专利。持准考证走进考场时,工作人员说家长不能进,我说我就是考生,他说不好意思请进吧。如果说来参加考级需要勇气,进了考场还要过一紧张关。平时自己在家练是平静的心态,面对关注于你的考官,说一点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当我颤抖着将《寒鸦戏水》弹完后,老师说,弹得很不错,就是太紧张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出了考场,仔细回味老师的话,能过吗?我不能肯定。终于七级证书发下来了,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我的第一次级考。在以后的几年里,我一次一个级别,终于拿到了十级证书。
在十多年的学筝时光里,我还经历了三次比赛。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是去北京的比赛,那是一场全国性综合性的艺术大赛,比赛地点设在郑各庄(温都水城)。有各类乐器,有舞蹈,有声乐等等,参加人数很多,很热闹。古筝只是其中一个小的门类,人数也是不少,阵势很大。在参赛时,我的面前共有四个评委,都是聘请的知名的古筝专家,我只记得其中一位是周展老师,他是秦筝演奏家、教育家周延甲之子,周望老师之弟。在我紧张地弹完比赛曲《雪山春晓》走下台的时候,工作人员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是手写的笔迹,是老师听过我的弹奏后,对我存在问题的反馈。记得有三条,一是左手也应佩带指甲,这样左手声音才能明亮。二是基本功还需进一步多练,还有欠缺。三是多经历演出及赛事,达到从容的心态与境界。看到这张纸条,我很有感触。老师们都是名家,能用如此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平易近人的姿态对待每一位参赛者,我很是感动。提出的几条我口服心服,正是我真正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这天起,我弹筝前第一件事就是将左手指甲戴好,虽然好长时间后才适应。还有就是增加了曲目以外的指法练习。
在学筝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后,我又有一个新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古筝老师。最近,我又新买了一台小筝方便携带,可以走向大自然,弹奏在山水之间。
我很庆幸与古筝结缘,它以那灵动的,飞翔的翅膀,带给我许多美丽的幻想与希望。生活中有了她,也同时拥有了许多快乐和宁静的幸福时光。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孟芹玲,笔名晓梦,柳筝儿。安徽濉溪人,安徽大学经管专业毕业,在蚌埠市市级统计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工作30多年。喜欢文学,特别是现代诗,早在大学期间曾在大学校刊,《雁声》文学报发表过诗作,后有零星作品发表在《蚌埠日报》上。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