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鸦片”真正可怕的地方
先来一个权威镇楼:
互联网是有气候的,比大自然更难捉摸。
昨天,《经济参考报》的一篇文章,轻轻扇动翅膀,便在半个中国互联网界掀起了狂风暴雨。
这篇题为《“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的新闻报道,将网络游戏称为新型“毒品”“精神鸦片”,被很多人解读为一个“信号”,文章也借此得以迅速传播。
随后,港股开盘,游戏股全线暴跌,腾讯控股一度暴跌超10%,网易盘中最大跌幅近15%、中手游跌幅超20%,心动公司大跌17%……
更有意思的是,昨天午间,经济参考报的官微、网站删除了上述报道。
港股游戏股也随之回升,但势头犹豫。最终截至收盘,腾讯跌幅仍超6%、网易收跌7.8%,心动公司跌超8%、中手游大跌13%,另外A股的三七互娱、中青宝、完美世界跌幅均超5%……
有财经媒体粗略估算,当日网游上市公司整体市值合计蒸发接近3000亿元。
一篇文章,3000亿,这还有着中途删除后的“手下留情”,让人叹为观止。
那么,这篇文章写得到底如何呢?不妨先看看网友们的评价:
而在我的朋友圈,不少媒体人也在吐槽这篇文章的专业水准。
这种现象很奇怪:在网络上,明明绝大多数人都对这篇报道的内容和观点不以为然,甚至是看不起,但是这篇报道依然可以把作用力传递到真枪实弹的资本市场,分分钟造成相关企业的市值暴跌。
如果网络舆论是一台机器的话,这场舆情中,好像有一个动力转换轴被忽视了,且这个神奇的转换轴可以神奇地将本来不屑一顾的观点倾向无限放大,直接促使资本市场暴跌。
这篇报道本身没有什么力量,甚至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讲,都是不合格的;而民间的舆论也不是和这篇报道的观点处于同一个轨道和方向,那么,它究竟哪来的力量?
这只不过是一篇狐假虎威的报道罢了。而那只老虎,也未必一定真,这才是最该反思的可怕之处。
这篇报道写的到底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特别在意是谁发的,谁又是谁的。一篇既缺乏详实数据,又缺乏严谨论述的报道,就这样在想象中,有了刺刀见红的杀伤力。
透过这次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到,谁才是真正的强者,谁才是真正的弱者。谁随便打一个喷嚏,就可以造成一个产业的“全员核酸”,这种主动权和影响力的对比,一目了然。
还有网友想不通,为什么有的产业明明白白写着“有害身体健康”,却可以长成超万亿的存在?甚至单是利税就可以上万亿?
定义“鸦片”的标准是什么?定义“精神鸦片”的标准又是什么?
一个产业究竟被控制在什么量级才是合理的?是不是说网络游戏产业维持在几百亿、几十亿的规模,就算是科学的了?
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当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这种“不利于”,又和成年世界的长时间抽烟、长时间喝酒、长时间选MV女主角有什么区别呢?
哪怕是之于孩子,这又和长时间写作业、长时间上补习班、长时间死记硬背有什么区别呢?
我朋友圈有位老师就质问地特别犀利:扪心自问,中国的大多数孩子,究竟是过长的学习时间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育,还是过长的游戏时间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育?
平台和游戏制作方,当然有责任出于保护和防止青少年沉迷,去对产品和平台做一些技术上的设计,但是这同样需要家长和学校的的配合,需要教育大环境的配合。
写到这里,也给大家留一道思考题: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精神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