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自评给我们展示了什么
夏献平
高中新课改中,一个模块教学结束时必须及时给学生进行学分认定工作。在学分认定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业成绩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系统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自评。那么,如何看待学生的自我评价?自评在学分认定中的地位如何?
非 A 不填:深层原因在哪里
从某校部分学科的自评和互评结果看, 98% 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评了 “A”。这是否说明他们对前一阶段的学习状况都是持肯定态度呢?他们果真都那么自信?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都评 “A”呢?某同学平时上课不认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为此老师多次找他谈过话,且学科的模块考试成绩不及格,按理他的自我评价应该是“B” 或者 “C” 才符合事实,但还是将自己评成了 “A” 。
造成 “A” 泛滥的根源在哪里?一些表现并不优秀的学生为何也将自己评为 “A” ?一是 “ 自卫 ”心理。部分学生担心学分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升学。从他们获知的信息看,高考会与学分或多或少挂钩,若评价太低,势必是自我 “ 伤害 ”。二是从众心理。大家都打 “A”,为什么我不打呢?三是敷衍心理。认为平时的评价没什么实际用处,将来怎么样还是看高考,因此,随便写上 A,也没人来计较你。四是虚荣心理。只有评上较高的等级才能在同学和家长面前有 “ 面子 ” 。五是学校态度使然。学校对各 “ 等级 ”的人数没有指标限制,没有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组织这样的评价活动。再说,多点儿 A ,对学生、老师都没什么不好。正因此,间接鼓励了更多学生去选 “A”。当然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到位,而与教师的评价存在反差。此外,获得好的结果,是人的基本愿望,只是部分人只重结果不重实际过程而已。
遭遇挑战:如何对待传统价值观
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其中谦虚和诚实,更为历代仁人志士所倡导。然而,部分学生的评价结果中却很难找到它们的“ 影子 ” 。事实上,也有极少数在模块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将自己的学分打成了 “B” 。但个别分数很低、学习态度欠佳的反而评了 “A” 。应该说,敢于给自己评上 “B” 的同学是有一定勇气。他们有的认为,这次反正没考好,只要不打“C”(不合格)就心满意足了。还有人认为,这次确实比别人差,但会以此为新的起点,力争在下个模块取得好的等级。
不管怎么样,在评价过程所暴露出的部分学生自我认识不到位、不诚实和不谦虚的倾向,令人深感不安。它直接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若对他们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不仅会影响到今后评价工作的开展,更是对他们身上出现的不谦虚和不诚实的直接肯定,而威胁着一些传统美德在后代的发扬光大。事实上,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张扬自我和谦虚诚实的关系问题。在积极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帮助他们树立“ 我很重要 ” 、 “ 我能行 ”的态度的同时,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理解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新的困惑:评价过程面临走过场
虽然学生自评的结果并不准确,但若组织到位,其意义仍然不可低估。首先,自我评价过程可以成为生动的自我教育过程,通过在自评、互评活动中的表扬和自我表扬,批评与自我批评过程,可更好地认识自己。其次,评价过程本身能唤起他们进行比较深刻的反思和总结。虽然课改前,部分老师也开展类似总结评比工作,但毕竟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再次,评价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要看学习态度和能力等。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这一活动呢?其中关键的措施是,评价时应对每个班的各等级的人数有一定硬性指标限制,例如,至少要限制A (优秀)的人数。 “A” 的指标数一般不应超过班级总人数的 50% 。否则,评价的激励价值将会减弱。
国家课改实验方案指出,有效度和信度的学分认定应该作为高考录取的依据。然而,什么样的学分认定才是有效度和信度的呢?由各学校自我组织的学分认定,在现阶段要做到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很困难的。学分认定工作若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学校开展的过程评价等活动离“ 走过场 ” 的结局也就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