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祛除身体里的寒气?(附语音)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
(接前文)第四种认知,他认为“阳宜损而阴宜益”,正好跟张景岳的认知相反,这是《素问集注》里边的注解。他认为∶“言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也。”因为阳常有余,因此需要损这个阳气,因为阴常不足,因此需要增加、补益阴气。因此他认为∶“然阳气生于阴精,知阴精之不足,而无使其亏损,则二者可调。”这种认知跟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特别类似。(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他认为阳气生于阴精,就相当于我有了肉体,有了这个身体之后,才有这些所有的生命活动,眼睛才能看,嘴才能说话,都是凭借于肉体,肉体就是“阳化气,阴成形”,就是指的阴精所化的。阳气就是我们身体的动能,基础是什么?基础是阴精。一个人衰老的表现是什么?也是形体的不足,形体出现了衰老。所以要“知阴精之不足,阳气生于阴精,知阴精之不足,而无使其亏损,则二者可调。”所以他就特别重视调阴精,这就是金元四大家朱丹溪的这种治病的这种法则,他是从这块来观察的。阴阳本身就是二者相辅相成、互根互用的。所以无论重视阳气也好,重视阴精也好,总而言之得把阴阳调整好。这都是他们的临床过程中提出来的一些看法。
我们读《黄帝内经》,有的是医学理论家,就是专门研究《内经》《难经》《伤寒》,还有各个注家,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还有一些注家你会明显地看出来这个人注解是偏重于临床的,直接联系一些临床问题,直接联系人体的生理现象来进行注解或者是临床用药的方式来进行注解。所以他这些思路跟一些前贤的思路就不太一样,我们如果在临床上用的话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