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海南黄花梨都值钱
海南黄花梨名字当中的“梨”字,其中还是大有学问的。黄花梨的名字在古代并不是这样的,而是被称作花榈、花黎、花梨等,其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中成记载“榈木拾遗”中提出“(榈木)木性坚,紫红色。亦有花纹者,谓之花榈木,可作器皿、扇骨诸物。俗作花梨,误矣。”
紫油梨的产量十分稀 少,是海南黄花梨中的精品。紫油梨的油性很高,所以颜色深,在纹路上表现并不是很突出,有些甚至没有花纹,但是却完全不影响其价值。
海黄顶 级纹理之一。因树体病变产生的树瘿纹路,变化莫测,绚丽异常。相对于越南黄花梨,海南黄花梨瘤疤材料极少,特别是满瘤材料,经常开海南料的人都知道,海南瘤疤极少有满瘤。市面上的海南瘤疤基本上几年都难以遇到一条满瘤藏品。市面上 流通的满瘤手串绝大部分都是越南制品。
海南黄花梨讲格,就是木头中间形成了格,格这个地方才能用以加工,制作东西。一根木头,从外表是看不出格的大小和形状,只能依靠经验判断。如果格太小,或者不成格,那只能算是白皮,只好当成柴来烧了。”金先生认为,真正的藏家一般不会选择到海南赌木头,这种木头一般并不大,做不成大件,只能做一些把件。
古籍里很少能见到“黄花梨”三字的连用,而更多只是统称其为“花梨”,直到晚清,方才能在史志上大量见到“黄花梨”这个名字。《清实录·德宗实录》记载,慈禧为了自己身后的富贵,曾经大肆重修自己的定东陵,从地砖到房梁,几乎全部重换,善于溜须拍马的大臣奕劻提议“大殿木植除上下檐斗科仍照原估用南柏木成做外,其余均拟改用黄花梨木,以归一律”,这一提议深得慈禧欢心,这之后,慈禧也不断下懿旨,变本加厉地使用当时已经十分名贵的黄花梨,明确指示“普陀峪万年吉地东西配殿木植用黄花梨木,罩笼罩漆,一切做法均照大殿修理”。除此之外,“黄花梨”之名似乎并不常见于史书之中,而更多是以“花梨”名之。“黄花梨”这一称谓的流行,其实则要迟至民国之后了,随着民国时期对外贸易的日渐发达,越来越多的木料从东南亚、非洲、甚至拉丁美洲被进口到中国,使用红木家具蔚然成风。为了市场营销,许多木材商人利用“黄花梨”在木材界的地位,将一些价格相对低廉的进口木料冠以“花梨”之名。为了区分正宗的“花梨”,便有人在其名字之前冠以“黄”字,久而久之,“黄花梨”这一称谓便在民间流传开了。名木还需名人做陪衬,有人说“黄花梨”之名源自梁思成,此为一家之言,姑妄听之,不足为信。
越南黄花梨的国际命名是京东黄檀,这是在国际有关植物学会登录承认的,是已有国际身位证,反观海南黄花梨在中国登录降香黄檀,一旦被证明两者为同一物种,那降香黄檀的登录就要改称,越黄的数百年老树,历经水沉,架沉,也是珍贵异常,许多人以为越黄的芝麻点是特有标记,但不知这是黄花梨老树的共有特征之一,昌江黄下数百年的海黄大料亦会有,只是今天很难见到了。
珍藏在朝廷库房里的黄花梨材料并没有被彻底遗忘。清朝末期,大权独揽的慈禧以年久失修为借口,下令将定东陵隆恩殿和东西配殿拆除重建。重建后的隆恩殿与东西配殿工艺高超,规模庞大,豪华富丽,用料珍贵。三殿中的梁枋架木、门窗隔扇,全部采用名贵的黄花梨木制作;三殿中的彩画,也改成等级最 高的金龙和玺彩画,不披麻、不挂灰,直接在黄花梨木上沥粉贴金,更显得豪华壮美,气势非凡。在黄花梨已成为绝世稀有的清末,慈禧仍在陵寝建造中大量使用名贵的海南黄花梨木,奢 侈和挥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